本书收录了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求是》《学术月刊》等一流学术刊物发表的主要论文,从中可以窥见其在在治史中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相互结合的研究特色。书中所收录的有关其学术著作的书评以及同事友人的回忆文章,也有助于人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其学术著作的书评其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与学术贡献。
编后记
这部书仅20余万字,但从今年9月初到10月底我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予以细校,原因在于想尽可能地去寻找原籍以核对刘修明先生当年的引文。由于时代的原因,其中的漏字、错字亦在所难免,但订正之余却使我这个从未涉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人在古史知识方面也有了些许提高。希望刘先生的在天之灵对此能够有所体察,晚辈若有错谬或画蛇添足之处,亦请海涵。
自2021年2月17日刘先生离世之后,我即产生了为他编一部纪念集的想法,当然这也符合我多年来编纂“历史研究所名人堂”丛书的构想。今年2月17日刘先生一周年祭时,我曾向参加追思会的每一位师友赠送了我初编的纪念集(征求意见稿)。之后,又经刘潇江先生(刘修明先生长子)的大力支持,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霍覃先生的精心编辑,翁长松先生题写书名,李志茗研究员全文审读,终于即将率先付梓了。
在编纂尤其是校对的过程中,沉浸其字里行间,常感觉刘修明先生仿若就在眼前、在身旁,像生前一样向我讲述着他的真知灼见。我也因此有缘系统地领悟了他的治学理路和行文风格。刘先生受业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其基本思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强调主要从经济原因来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规律和特征,具体来说,就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关系作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秉承着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的历史观,刘先生就像他那一代的大多数学者一样,认为中国历史是不断向前进步的,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从萌芽到发展,又从高峰到末世的演变过程。特别是,他还从个人历程的体认出发,结合大量的史料,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缜密研究,充分展现了历代统治集团与儒生们之间的合与不合,并揭示了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又能对抗争者褒之,对遁世者惋之,对鹰犬者挞之。这也使我联想到,平日里刘先生就是一位是非观念很分明的人,这应该是他治学的生活基础。此外,我还从他那一贯朴实而又逻辑严密的文字中,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眷恋??
这几天,我还从旧相册里找到一张1994年9月14日刘先生和我与几位同事的合影,那是一同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赴无锡、苏州等地疗养。只见5人在宾馆的草坪上并排而坐,戴着墨镜的刘先生居中,我居右一,大家神情怡然。那年的刘修明先生差不多就是我现在的年龄,他当时自然不会想到,居他左侧的一位25岁的小青年将在28年后为他编纂了这样一部书,以此唤起学术界对他人品、学品的缅怀和追忆。
这个小青年现在已经53岁了,或许多少年后,也有一位现在的青年将会为他编一本书,但愿吧??
学术的故事需要一代接着一代人来讲述。
马军
2022年10月29日
马军,1969年生,1992年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生活之路
苏州河水悠悠流
呵,正红里
校园里种过庄稼
楼道灯亮了
人生的路、探索的路
读书累
当年我写《汉武帝》
难忘的一本儿童读物
与明月湾张小霖
口述:理论、历史、现实三者要结合
论文遴选
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性与长期延续原因
“汉以孝治天下”发微
两汉的历史转折
秦王朝统治思想的结构和衍变
历史科学和社会改革
汉末至魏晋文人的心态转变与人生择向
“治水社会”和中国的历史道路
农民问题
——东方社会发展的关键
序言汇集
《从崩溃到中兴——两汉的历史转折》自序
王守稼著《封建末世的积淀和萌芽》序言
《晚年过眼诗文录》前言
《儒生与国运》自序
“话说中国”丛书总序:现代人与历史
《老子答问录》修订版自序
学界书评
在两汉历史承继和转折的函线点上
——读著《从崩溃到中兴》
……
苏州河水悠悠流
刘修明
从小住在苏州河边,到河边直线距离不到200米。童年的梦总离不开苏州河。河水正好绕一条弯,一边是长寿路,一边是昌化路。那时没有桥,过河靠摆渡,付5分钱,就可来回。河畔都生着青草,河水是嫩黄色的。常有小鱼在河边游。
河边穷人多,在河边打上木桩,搭成简易的木屋,成为水上人家。一个同学就在这儿住,上他家,看临河来来往往的船,热闹有趣,但两边的水上人家把河水挤窄了,常有事故发生。解放后,人民政府给水上人家安置了岸上住处,苏州河变得宽敞流畅了。后来,长寿桥、昌化路桥也造起来了,浜南浜北的交通不再为河水所阻隔,我常去这两座桥溜达。长寿桥北堍,左右有两块绿地,一边临水,在那里看嫩黄的河水,看南来北往拖着船队的小火轮,突突突,冒着黑烟,激起黄色的水浪,荡得两旁的木船上下颠簸。因为河水比较清洁,常有人在夏天从桥头上跳下去游泳。水上公安局不得不涂上醒目的标志:“禁止游泳!”
1950年代后期,河水变得浑浊了。开始是深黄色,后来就变成褐色、黑色,而且有股异味。这时,不用任何禁令,也不会有人下河游泳。黑与臭,使我很少再到河畔漫步。在我住的6层楼的阳台上,可以望见东流的河水。夏日,东南风吹来,阵阵腥臭,不得不关上窗。童年记忆中的嫩黄色的水,绿色的草,翕忽的游鱼,再也不见了。
1980年代,一项伟大的合流污水工程上马了。随着这项浩大工程的完成,人们欣喜地看到,河水泛起了希望的黄色。它唤醒了我童年的梦,召唤着未来的希望。如果再把河底的污泥挖掉,严格控制再污染,苏州河水变清指日可待,游鱼再现的日子不会是梦想。然而,排污清淤的工程不能再为人为的污染毁于一旦。当我每天清晨走过长寿桥时,看到河里成片漂浮的垃圾,看到桥栏和人行道上随便向河里小便的尿迹(附近就有厕所!),不禁对那些污染苏州河的人感到气愤。看来,把苏州河污水引流入海容易,而要把人们头脑中的污水荡涤干净,要艰难得多!
人人都爱护我们的母亲河,苏州河、黄浦江就会成为清理后的泰晤士河、塞纳河。使她们成为上海大地上的绿树成荫、水质洁净的玉带,让她不断流淌清流,汇入长江,流进东海,在每天的清晨,托起一轮红日,照亮东方!
苏州河水,应当在每个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的心头,悠悠地流,清清地流??
(原载《新民晚报》1995年6月12日,第10版)
呵,正红里
刘修明
我住了几十年的正红里是座光荣的里弄。1920年代它是日本内外棉的工房,又叫东京里、五厂工房。顾正红烈士生前就住在原来7条弄堂的第一条里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里弄改名为正红里,报上还报道过。
里弄居民绝大多数是工人。许多大爷大妈辛劳一辈子,从小在厂当童工,直到白发苍苍退休在家。他们在正红里度过了一生。几十年的老邻居,他们相敬如宾,纯朴、热诚,有事相托邻里,你可以完全放心。他们热爱着这块浸润着他们汗水、泪水和欢笑的土地。然而,50年的风雨,原来的矮平房成了危房,终于在1970年代后期被推倒,人民政府为正红里人重建了6幢6层的新工房。当老人们携着儿孙踏进这批市区最早重建的新工房时,他们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中迎来正红里的第二次新生。在里委沈妈妈的领导下,大家一齐动手搞卫生、讲文明,使里弄成为区文明单位。光荣的里弄获得了光荣的称号。
不知什么原因和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意经冲击了里弄。不少人通过劳动发了财,有了钱,可是里弄面貌却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私搭的棚棚一间又一间,绿化地带被吞食破坏,垃圾袋装化非常艰难,每天清晨抛下的垃圾“天女散花”,楼梯过道里堆满杂物。街道、里弄干部一次次打扫,一户户动员,可是“天女”们依然“散花”。终于,“文明单位”的牌子被痛心地摘掉了。事实教育了人们:身体养胖了头脑依然贫困的畸形人不是现代的文明人。根除千百年的习惯势力,要比发财致富艰难得多。人们痛感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
宣传“七不”和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春风吹到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也吹到了正红里。乱搭建的棚子,在宣传和执法中被拆掉了,乱丢垃圾的也少了。里弄的面貌在发生变化。但总有那么少数人积习难改。但我相信,我们里弄干部的愚公移山的精神会感动这些不自觉的“上帝”的。公共利益和切身利益的统一,会促使他们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搞爱国卫生运动一样,大家一起动手共建精神文明。
呵,正红里,愿这里的每一位居民通过自己的行动使里弄重新挂上“文明单位”的牌子,让我们的孩子在优美环境中,成长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这样才无愧于先烈光荣的名字。
(原载《新民晚报》1996年5月9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