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红、古、绿、客家文化为载体,记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遂川浴血奋斗、建功立业的革命故事,描绘了千年鸟道、鹰盘山、茶盘洲、白水仙、南风面、桃源梯田等景点的秀美风景,选载了郭知章、郭维经、周埙、孙氏三龙等遂川先贤正气凛然、彪炳千秋的历史故事,介绍了大汾折扇、五龙下海、“斗牛狮”、笼藏米棵等客家文化的特有风俗。
“遂川建政”树旗帜
在遂川县红色街区,有一栋文物保护单位——“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旧址正面为砖砌的红色高墙,整体为清代庙宇式建筑,占地00多平方米。这栋见证了“遂川建政”的旧址,时至今日依然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光辉的历史。
1928年1月2日,率领工农革命军从宁冈出发,冒着严寒向遂川县军。1月5日,率部在大坑乡打垮地主武装肖家璧部,乘胜向县城。县城的敌军、警察和官吏闻风弃城而逃。工农革命军从北门长驱直入,占领了遂川县城。城后,住在邱家厦所。其间,任命陈正人为遂川县,建立了中共遂川县委。工农革命军分兵下乡,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子,掀起了革命的高潮。各地纷纷推翻旧的政权机构,建立了地方红色政权。
在区乡红色政权广泛建立的基础上,县级红色政权创建的时机也日趋成熟。为使新建立的红色政权有章可循,指示陈正人等着手起草拟制一个《临时政纲》。不久,陈正人执笔拟定了《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的初稿。《临时政纲》共有30多条,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土地、生产和人民生活诸多方面的施政措施和方法。《临时政纲》条明确规定:“凡从事劳动不剥削他人以为生活的人,如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此外,还对人民委员会的选举和产生、废除契约借据、没收地主土地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亲自审阅初稿,并与陈正人一道逐条讨论修改。为使群众容易理解,还亲自执笔,将一些深奥难懂的语句改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
如:把“废除聘金聘礼”改成“讨老婆不要钱”,把“不虐待”改为“不准大人打小孩”,把“废除债务”改为“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等等。经修改后的《临时政纲》,是中国革命部真正代表工农利益的施政大纲,它代表了中的早期政治主张,成为后来赣南、闽西等根据地建设的初步蓝本。
1928年1月24日,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在县城李家坪召开,会场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参加大会的有工农革命军战士、区乡农民协会代表、队和赤卫队队员,以及万安、泰和两县的农民代表等数千人,号称“万人大会”。大台坐北向南台顶上插着两面大红旗,横梁上挂着“庆祝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台两边木柱上,贴着经亲自修改的对联。左边是“想当年你剥削工农,好就好,利中生利”,右边是“看今朝我斩杀土劣,怕不怕,刀上加刀”。
台上就座的有、陈正人、张子清、宛希先、谭震林、毛泽覃等人和遂川、万安、泰和县的代表。大会由陈正人主持,农民出身的王次淳当选为县工农兵政。在会上,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