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二辑)·费兆馥中医诊断学讲稿
定 价:59 元
丛书名: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二辑
- 作者:费兆馥著
- 出版时间:2009/2/1
- ISBN:9787117111461
-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241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本书是根据费兆馥教授授课讲稿的精要内容编撰而成,总结了费兆馥教授长期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学术观点。
全书分诊法、八纲、辨证、分部诊断,病案五篇,共28章,概念明确,论理清楚。其中:分部诊法:篇,按临床疾病诊察习惯,从形态、感觉、功能异常三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各部位常见病证。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费兆馥教授中医诊断学教学经验和理念。讲稿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缩短了基础教学与临床诊疗的差距,使学习者得到启迪,有助于提高临床应诊能力。
本书可供各层次的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西医学习中医、自学中医人员参考使用。
费兆馥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中医诊断学教学与诊法客观化研究领域中享有直名,曾任各类教材主编、副主编、主审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是根据费兆馥教授授课讲稿的精要内容编撰而成,总结了费兆馥教授长期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学术观点。 全书分诊法、八纲、辨证、分部诊断,病案五篇,共28章,概念明确,论理清楚。其中:分部诊法:篇,按临床疾病诊察习惯,从形态、感觉、功能异常三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各部位常见病证。
费兆馥,女,国内著名中医诊断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程费兆馥名师研究室名师,长期从事中医学临床、教学工作,并致力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8l获中医学硕士学位;1982以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中医诊
绪论
篇 中医诊法学
章 中医诊法的原理和方法
节 中医诊法的原理
一、中医诊法的原理
二、中医诊法的特点
第二节 中医诊法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诊法学的起源
二、中医诊法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诊法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一、中医诊法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法学的学习要求
第二章 望诊
节 望神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
三、神气盛衰的程度及其临床意义
四、望神的方法及注意点
第二节 望色
一、色诊的原理和意义
二、色诊的主要内容
三、色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节 望形态
一、望形态的原理和意义
二、望身形的内容
三、望姿态的内容
四、望形态的方法
五、形态和体质
第四节 望排出物
一、望排出物的原理和意义
二、望排出物的内容
三、望排出物的方法和注意点
第五节 望络脉
一、望络脉的原理和意义
二、望络脉的内容
三、望络脉的方法
第三章 闻诊
节 听声音
一、声音发生的原理及听声音的意义
二、听声音的内容
第二节 嗅气味
一、病气的产生及意义
二、嗅气味的主要内容
三、嗅气味的方法及注意点
第四章 问诊
节 问诊的意义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全面问诊
二、重点问诊
三、常规问诊
第三节 问主诉症状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异常感觉
四、问饮食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第四节 问生育
一、问月经
……
第五章 切诊
第六章 舌诊
第七章 脉诊
第二篇 八纲
章 八纲的形成
第二章 八纲征象
第三章 八纲辨证
第三篇 辨证
章 中医辨证的概述
第二章 病因辨证
第三章 外感病辨证
第四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五章 脏腑辨证
第六章 经络辨证
第四篇 分部诊断法
章 头颅(脑)
第二章 颜面、五官
第三章 颈项
第四章 胸部
第五章 腹部
第六章 背部、腰部
第七章 二阴
第八章 四肢
第九章 皮肤、毛发
第五篇 病案书写和选读
章 病案书写
第二章 病案选读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