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赏石艺术理论研究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其一,对赏石和赏石现象进行了整体分析,对赏石标准和赏石理念进行了辩证思考,对中国当代赏石的现状给予了理性认识,为当代赏石艺术理念萌发的必要性作了现实逻辑上的铺垫。其二,运用哲学与逻辑的方法,对艺术和文化加以综合,重点阐述了当代赏石艺术;阐明了如何超越审美习见的束缚赏玩观赏石、欣赏观赏石艺术品和判定其价值;论述了赏石艺术与主流艺术的关系。其三,把赏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理解,通过辨伪考证,把赏石与有关哲学、宗教和精神因素联系在一起,提纲挈领地介绍了魏晋南北朝至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赏石文化史,梳理了历代赏石脉络、赏石变迁以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赏石代表人物,深入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赏石精神。 总体上,本书阐述了一种赏石艺术理论,阐明了一种赏石艺术理念,为赏石艺术这种新生的艺术形式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为赏石艺术与主流艺术的交融铺就了一条道路,为新时代大众赏石指明了新的方向。 本书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厚重而凝练,图文并茂,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引发人的神思。同时,作者饱有高尚的意图,富有启发的思想性必将有助于那些对赏石艺术深感困惑的人们。
自序 了犹未了 赏石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同时作为一 门新的学问也是未知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西方的智慧》里说:对于未知的事物,实际 上有两种态度:一是接受人们基于书本、神话或神灵启示所做的声明;二是自己亲自走出 去看一看,而这种方法正是哲学和科学的方法。对于赏石艺术的研究,一方面要从文化和 艺术传统,特别是从中国赏石的史料和典籍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要在赏石活动的沃土里去 探求理性的光芒。然而,文化和艺术传统里少有赏石的身影,中国赏石文献史料又分散零 碎,而且赏石本身也充满了令人困惑的东西。厘清思想上的混乱是研究赏石艺术的基础。 宋代哲学家吕祖谦说过: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希望用我自己的方式对赏石艺术的 发展做出一点尝试,同时也能够间接地对赏石的新潮流做一点贡献,这也正是写作此书的 初心。它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述: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抓住和解决它的难点,我 试图从理论上把赏石艺术说清楚,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赏石艺术就仅仅是赏石 人顺口说说罢了。换言之,赏石艺术的道路没有很好地铺就,赏石艺术连赏石人自己都说 不清楚,就期待着得到主流艺术的认可,得到主流收藏界的重视,简直是虚妄的矜夸,结果 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世界》里指出:人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置 身在艺术领域中,而这一点本是不需要用艺术理论来告知他们的,部分原因在于这个领域 的构成之所以是艺术的,恰恰是因为它遵循了艺术理论的缘故。而且,艺术理论除了能够 帮助人们区分艺术与其他东西外,它还能够使艺术成为可能。然而,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 并未真正意识到观赏石是艺术品。赏石艺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概念,它是当代的一种 艺术形式,一种赏石实践,更是一种赏石理念,迫切需要理论阐释赋予人们以理由和信念。 001 每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以及由基本概念所形成的结构和系统。尝试着陈 述一种相对完整的赏石艺术理论需要远见和学识,但艺术史中的无数事实证明,这几乎是 不可能完成的。由于没有现成的赏石艺术理论做参考,并且赏石艺术又涉及诸多学科,因 此,在酝酿和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花费了自己很多精力,历时四年才写成,正可谓物有甘 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中国古人要求好文章要有义理、考据和辞章。同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 和表象的世界》里说过: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然而,赏石艺术理论属于 学术性研究,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在深刻理解赏石实践的基础上,把赏石与哲学、心理、 社会、历史、宗教、文化、文学、绘画、雕塑、艺术和美学等多学科置于一个综合层面之上,并 遵循一定的逻辑形式来系统和完整地论述。把赏石艺术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 有思想的文学外观,又有思想的严肃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把赏石艺术喻为池塘里的荷叶和荷花,赏石艺术理论不应只限于描述它的美妙 动人,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还应该深入水面之下,看它是否茎叶相连、根茎相通, 更应该掘地三尺,去探究根茎是如何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 沿着这个比喻,有义务向读者指明本书的建构大体遵循着如下脉络: 其一,在赏石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对赏石进行了多视角分 析,对赏石标准和赏石理念作了辩证思考,对中国当代赏石的真实现状给予了理性认识, 为当代赏石艺术理念萌发的必要性作了逻辑与现实上的铺垫。 其二,运用哲学与逻辑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当代赏石艺术;阐明了如何超越审美习见 的束缚赏玩观赏石,欣赏观赏石艺术品和判定其价值;论述了赏石艺术与主流艺术的关 系。通过赏石艺术的诠释,以及对观赏石艺术品的品鉴,赋予赏石艺术以一种合理解释; 宣示赏石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存在,以澄清人们对赏石艺术的模糊认识,扭转主 流艺术对它的漠视。 其三,观赏石既为物之物史,更为透过观物之文化史。在梳理中国赏石文献史 料的基础上,把中国赏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理解。通过辨伪考证,简述了中国赏石的来 龙去脉,梳理了历代赏石脉络、赏石变迁以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赏石代表人物,探究了背 后的社会、宗教、文化和艺术因素及其主导力量,终落脚于赏石艺术精神之上。其目的 002 中国当代赏石艺术纲要 是要引发人们去思考:中国赏石不仅可以成为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面镜子, 还可以对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有所省发;赏石艺术也并非无根的浮萍,它有着自己的内在生 命活力,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说,树冠看不到树根,却能够感觉到它。 本书的写作一方面来源于我的赏石体验、赏石观察、赏石感受和赏石思考;另一方面 受益于一些先贤思想的启发。文中撷取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艺术史 学家和赏石家对艺术、美学和赏石等方面的理解,不仅仅是作为论证之所需,还在于人们 能够从中体会到一种思想的力量。当然,这些引用与所述观点如何熨帖在一起,不但看起 来浑然一体,更要符合内在逻辑。这在写作过程中颇费周折。 赏石艺术是关于纯正鉴赏力的艺术。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所说: 判断美的对象,需要鉴赏力。美学是以主观鉴赏判断为基础的。又如唐代文学家柳宗 元所言: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对于观赏石来说,趣味决定了审美,而美又取决于欣赏 者的眼光和艺术修为。书中所入选的观赏石并不代表永久的审美准则,只是蕴含了个人 的审美情愫和主观偏爱。所以,绝不能宣称书里所有的观赏石都是珍品之作,它们只是在 我心里有着一定的典型和示范意义。 由于自己非石圈内之人,在联系这些观赏石的过程中,也费了很多波折。其中,有的 低调收藏家并不愿意自己的观赏石露面;有的观赏石虽露过面,但使用的是托名;有的观 赏石被海外藏家收藏了,失去了踪迹;有的收藏家因为身份特殊,不愿留下姓名;有的观赏 石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但也遗憾未能与石主取得联系。特别是有的观赏石经过人为修 治,但依然成为中国赏石的代表符号而具有了特殊的赏石文化意义。至于其中出现的个 例只希望读者从其他意义去理解了。由于绝大多数珍品观赏石在藏家手里秘而不宣,自 己又无暇实地去探寻,自然无缘相识。相信,随着赏石艺术理念的逐步深入,待赏石艺术 真正圆熟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珍品观赏石涌现出来。在此,谨向允许我对这些来源于网 络上的观赏石图像复制的个人和藏家们致以谢意。 从古至今,观赏石未能够进入艺术史和美学史,它仅是作为赏石人以适性和游心为特 征的喜好和情趣而在私人领域存在着。所以,相对于主流艺术来说,赏石艺术研究是边缘 性的,我只是试图播下一颗种子不安、思索和期待赏石复兴的种子。理想地说,如果 这颗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和成长,那么,就会预示着中国赏石艺术将逐渐清晰。观赏石将 003 自序 了犹未了 会从私人生活逐渐走向艺术的舞台,赏石艺术也会成为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媒介,为整个 艺术提供一种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通过赏石艺术和赏石文化的宣扬,还能够加深 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层底蕴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来看,从古 代相石标准的皱、漏、瘦、透、丑和形、质、色、纹、声,到当代赏石艺术理念的过渡,也有 着一定的超越意义。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论文艺》里指出:以前没有被感知和理解的东西,将 一种强烈的情感变成人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这就是一件艺术作品。然而,在 艺术的世界里,没有确定的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所以,绝不敢妄议凡是不符合自己 观点的都不是观赏石艺术品的排他性武断。而且,限于篇幅,很多观点稍露端倪,但没能 够展开论述;很多问题有所触及,但没能够解决。这也是本书的遗憾。 赏石艺术既需要拓宽视野,又需要细节研究,并非一蹴而至,犹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在《谈谈方法》里所说:真理是只能在某些对象里一点儿、一点儿发现的。同时,德国思想 家阿多诺在《美学理论》里指出:研究艺术的现象学方法是要不得的,因为它总以为一下 子就能把握住艺术的精髓。赏石艺术虽是一门崭新的艺术,但也处于不停地生成和流变 之中,因为它是一种无限的艺术。它能够再现和表现大自然和人类的一切东西,它又是纷 繁多变的,往往云深不知处,人们的知识只能达到某种界限。因此,这也是把本书命名为 纲要的缘由它既非定论,又非模式;既非蓝本,又非宣言。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当 人们面对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品,被迫去弄懂,或者试图去弄懂,它是如何发生 的,正在经历什么,以及将要发生什么时,在不断趋近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已经取得了些 许进步。 英国艺术史学家罗杰·弗莱在《弗莱艺术批评文选》里说:从人类的长期效应来看, 对美的追求与对真理的追求一样重要。然而,一旦谈及美和真理必然会充斥各种争议。 在赏石活动中,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持有某种偏见和各自的喜好。同时,如同德国诗人 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赏石艺术既是超越性的,又是前瞻性的,本书 是在石市萧条的背景下写成的,亦是特定时代和文化氛围里的产物。希望读者对它的瑕 疵和探索给予宽容。 哲学家陈鼓应在《庄子浅说》里指出:对整个中国的艺术境界而言,美的恐怕不是 004 中国当代赏石艺术纲要 以复杂精巧的语言符号表达的艺术,而是看起来淡然、冲漠的浑然一体的世界。中国艺术 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要在自然当中寻找和自我内心契合的那个不言之美。赏 石,一方面追求大自然的完美性,一方面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大自然的存在物与人的品格 完善得以内化、和谐与统一。反过来说,只有持开放的心灵和审美的情怀,才能够彻底解 放石头,赏石艺术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在写作过程中,虽然注意到了读者对象的文体意识问题,但总体上还是多了些学术味 道。不过,也并不难阅读。坦诚地说,本书在满足了自己好奇心的同时,特别献给对观赏 石有兴趣的主流艺术人士和对赏石艺术有兴趣的高知赏石人士,以期共同建立一座赏石 艺术与主流艺术圈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我虽怀抱善良、诚实、问题意识和美好愿望来写作 的,但才学窳陋,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特别是面对赏石艺术这部天书,更遑论胜任。我 之所为,或不配受到称誉,亦不至遭人诟谤。更希望主流艺术家们和海内外赏玩石头的方 家肯审查它,并指出我的错误和纰漏之处。 感谢王毅高先生给我的一些专业性建议,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麻俊生先 生对书稿提出的修改意见,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王永长先生的帮助才使得本书顺利 与读者见面。感谢美学家、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朱良 志教授赠予本书的序一。感谢古瓷古石收藏家、赏石家、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会长杜海鸥先 生赠予本书的序二。 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傅颖慧博士,她在我人生低谷的时候而不务正业地写作本书 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一次又一次地从复旦大学图书馆借阅相关专业性书籍,为本书的写作 提供了资料来源。还要感谢我的女儿李嘉懿,她在生活中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成了 我完成这份极具挑战性工作的动力源泉;同时,她对我的石头感兴趣,也是了解它们 的人,这是值得我欣慰的。 李国树 二○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于上海石器时代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