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到罗瓦涅米》是贵州作家山峰历时5年创作的长篇“中芬元素”地理小说。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讲述隐居贵州荔波的剧作家枕水帮助上海“问题少女”西苏重返校园、留学芬兰,并从西苏身上获得灵感,完成小说后皈依佛门的故事。其间展现了贵州的独特风土人情,以及芬兰民族的特性。第二部讲述千河与万海,以及千河父祖辈两代人的爱情守望故事。
小说构思巧妙,文笔细腻优美,情节回环跌宕,悬念设置合理,风格淡雅脱俗。正文中插入中国贵州和芬兰罗瓦涅米两地的社会人文风景图片,精美绝伦,与本书内文相得益彰。
★首部“中芬元素”跨境地理小说。
“西苏”既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在芬兰语中西苏(SISU)意味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耐劳的品质,意味着凭着勇气和力量,可以去完成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疯狂目标。来自上海的“问题少女”西苏得以重返校园、留学芬兰,与她在贵州山水中遇到枕水老师的启迪息息相关。
★精美的芬兰图景展示。
本书封面图,以及数十幅精美的贵州与芬兰场景图,均为芬兰与贵州摄影师联袂提供,奇异而和谐地结合为一体,更加具有尺幅万里、穿越时空的动人之美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守望的小说。
无论是西苏曲折的最终在芬兰找到自己与心灵的归宿,还是千河与万海,以及千河父母、外祖父母共三代人的爱情归宿,都始终弥漫着淡淡的情愫、淡淡的欢愉,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百折不回的韧性。
★贵州山水秘境、人文习俗的集中展示。
无论是小说中对贵州山水秘境的描述,对各种人文风俗如百鸟衣、村寨婚嫁风俗等的展示,还是书中数十幅贵州精美的插图,均呈现出秘境贵州的古朴之美。
山峰,原名石伦。1977年1月11日生于贵州黔南长顺。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导演。2013年,出版长篇处女作《黔上听香》,被文学评论界誉为“寓言之书”“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有精神高度的爱情小说”,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4年中篇小说《骑士少年的歌声》被改编成电影《山那边有匹马》,于2015年入围第52届韩国大钟奖“最佳外国优秀故事片”奖,2016年5月全国公映,2017年提名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2017、2018、2019年,受到塔斯马尼亚、罗瓦涅米、图卢兹等囯际旅游城市的官方邀请,前往釆风、创作、交流。2021年5月,执导院线电影《云在江口》,预计2022年公映。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部
第一章-002
第二章-015
第三章-021
第四章-033
第五章-050
第六章-072
第七章-138
第八章-141
第二部
第一章-154
第二章-161
第三章-176
第四章-215
第五章-246
第六章-259
第七章-281
第八章-286
尾声-296
补记-297
特别鸣谢-298
正文图片索引-300
★为什么说“西苏”代表了芬兰精神?
★同样的一封信,为什么要在小说的首尾出现两次?
★西苏是怎样走出失意并成就自我的?
★枕水为什么要皈依佛门?
★万海经历了多少村寨才找到千河?
★西苏的守望,与万海的守望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