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散文作品。全书共分“江南江北”“芳草萋萋”“渐行渐远”“近踪远影”“河山揽胜”“读书留痕”六辑。作者以平实自然的笔调勾勒了一幅极具地域色彩的生活长卷。
朱国平著的《湖光海韵》,是作者近年行走于苏州大丰两地,深入当地生活各个角落,观察入微,记录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也不乏传统民风、民俗的叙写,富于历史的厚重感。作品记人、叙事、论理,皆言之有物,引人回味。
灭渡,觅渡,觅度
在苏州古城区东南角,
葑门之外,有一座建于元
代的石拱桥,叫灭渡桥。
站在桥上远眺古城,在粼
粼波光中,古运河和护城
河汤汤而来,交汇后,从
脚底的桥下,沿着运河古
道,拐个浅浅的弯,向城
外的澹台湖、向着杭州方
向奔流而去。
从桥堍拾级而上,横铺
的条石薄而宽,所以行走
方便而省力。桥面上,或
浅或深的履痕,像模糊的
历史年轮。桥两侧石块剥
落处,有修补的痕迹。我
端详刻在栏杆一侧的“元大
德二年始建”的字样,宛如
面对一位从历史深处走来
的老人,我想聊点什么,
却因为相隔年代久远,连
语言的障碍都无法越过。
在六十米之外,建于2002
年的灭渡新桥长而宽,除
行人、过车之外,还设有
供行人观景、散步的专用
便道。新桥落成,这老桥
,便成为一件文物,作为
灭渡桥景区中心,任游人
盘桓其上,领略古城新韵
,感受时代变迁。
灭渡桥的两端,是繁华
的莫邪路和南门路。七百
多年前,这里虽是由吴江
通往昆山、常熟,连接吴
越的必经之路,但荒野连
绵,水宽路断,全靠渡船
连接南北交通。“春潮带雨
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正自焦急,船主出现。
客人上船,当船儿行至河
中,船主却狮子大开口,
根据客人的不同身份或穿
戴,敲诈勒索。如客人与
之发生争执,便有同行过
来添威助势。客人人生地
疏,只得自认倒霉,伸着
脖子任其宰割后继续赶路
。这,便是灭渡桥建桥之
前的真实境况。
当时,昆山有一个法号
敬修的和尚,对葑门外这
片水域的不太平有所耳闻
。一日,敬修陪师父来此
寻舟过河,果然亦遭遇敲
诈。敬修具文上诉,官府
缉拿惩办了一些不法之徒
,劣行有所遏制,但勒索
之事仍时有发生。于是,
敬修决意修桥,以图造福
民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广告社会各界,摇唇
鼓舌,化缘募捐。经过三
年的呕心沥血,终于桥生
渡灭,得遂所愿。灭渡者
,除暴安良,惠泽一方也
。古之贤达,取桥名“灭渡”
,贴切准确,用心良苦。
新建的灭渡桥,已更名
为觅渡桥。觅渡,很容易
使人联想到李清照词中“寻
寻觅觅”和“争渡争渡”,十
足的文艺味,比之“灭渡”,
更具文墨之雅。再者,和
苏州相距不远的常州,既
有觅渡河,又有觅渡桥,
而且,因为梁衡先生《觅
渡觅渡渡何处》这篇堪称
经典的散文,更使“觅渡”成
为一个热词。这样,新的
灭渡桥建成后,由方言的
谐音,引发“灵感”,改“灭”
为“觅”,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在老桥还在,在其南堍
立着的石碑上,“灭渡桥”三
个字依旧赫然在目,向游
人叙说着“觅渡桥”的前世今
生。
觅渡有诗意,但在早已
成为闹市区的葑门外一带
,已无法寻到“觅渡”的意境
。到处都有的高速公路,
跨海过江,翻山越岭,能
把相隔千里的两个地方连
成一体,哪里还有“渡”可觅
?觅渡不如无渡,七八百
年前的敬修和尚,其超前
思维确实了得!当然,只
是那个“灭”字,似乎总带着
一股戾气。灭渡,总有一
种煞风景的意味。
由此,我想到佛家的“度
”。假设将新桥改名为“觅度
桥”呢?跨越自然界的山山
水水,即便是冰山大洋,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而“度”
引领人类精神升华,任重
道远,潜力无限。从凡人
到圣人,学无止境,知亦
无涯,度已为贵,度人为
德,度人度已,功德无量
。度,虽然不牵涉具体,
但却无所不在。
纵观古往今来所有的文
字,其实都和“渡”与“度”相
关。作为一种媒介或符号
,文字“渡”人“渡”已之功不
言而喻,而通过文字形式
的表达或接受表达,总会
对人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
响,这既是度人,亦是度
己。当然,就我而言,愧
乏度人之力,确有度己之
愿。
书名《湖光海韵》,是
说我行走于苏州大丰两地
,而大丰乃海之一隅。苏
州有临湖蜗居,拜天所赐
,书中内容难免沾上一些“
湖光”“海韵”,故借光偷韵
,以充门面。
2020.9
朱国平,江苏省作协会员。做过农民,文字有泥土的芬芳;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舌耕十年,语言规范而不失灵动;谋食行政机关,得接触观察社会之便,思考冷峻,情怀炽热。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杂文月刊》等刊发百余万字。本书是作者继《窗外》《雕刻心中的理想》之后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
第一辑 江南江北
一蓑烟雨永宁桥
做客三山小蓬莱
木渎老豆腐
一山临湖观浩渺
朗朗的回归之梦
相约吴中观胜境,同登古寺听梵音
千秋高义一担当——访苏州义风园
草堰古镇寻胜
斗龙河畔是吾乡
姑苏城外觅“寒山”
第二辑 芳草萋萋
小径芳草绿
美食最忆炒三鲜
家有土坯房
四奶奶和她的宝贝外孙女
和父母一起过年
那晚,我陪叔叔
听老同学聊那过去的事儿
老汪
难忘乡下的月光
第三辑 渐行渐远
流萤——大表奶奶的故事
懂我不言
杏林诗韵墨生香
天边湖畔隔世缘
归
兴化,那些事儿
午餐不免费
走过红绿灯
寻访张阿姨
第四辑 近踪远影
在城市的边缘
快乐忙年
农忙时节常回家
清风夜半听鸣蝉
被移挪的楼房
小区里的老人
我的农具档案
青春拾零
逝去的时光
将签到进行到底
被追尾的疼痛
第五辑 河山揽胜
长陂云气满淮东
南下北上俱欢欣
第六辑 读书留痕
读刘炜,我踮起脚尖儿
每一次相遇,都被叩动心灵
捡拾文字化霓虹——序韦江荷诗歌集《飞越一道彩虹》
再读刘炜,他用诗歌点亮寻常的日子
少年有梦天地宽——读徐景新新作《秋怀集》
别开意境自通幽——读于斌老师《彤史外纪》
归来仍是少年时——读沈慧瑛散文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