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魏武挥
郭楠是我认识相当久的一位年轻朋友。我知道她自工作以来,就一直混在内容生态江湖,还混得风生水起,我想,这和她一直以来的努力勤奋且行业嗅觉敏锐是密不可分的。
当下,谁都会承认,B站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内容生态。作为一种媒介表现形式,视频在4G技术的加持下,早就成为移动互联网里重要的分发内容。而弹幕这一互动形式,亦从早年的亚文化,走向了今天的主流文化。
郭楠很早就很有灵气地嗅到了这一趋势,自己也躬身入局,成了一名不错的UP主。但她就像一个社会观察家和研究者一样,不仅自身深度卷入其中,还能做到抽身出来,客观冷静地分析这一个大趋势中所蕴含的种种战术细节。她把自己的这份观察和研究,写成了你我面前的这本书。
我觉得,无论是内容创业者,还是营销从业者,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战手册:既能深入理解B 站这个平台的运作机理,又能学会如何在B 站海量的UP主中拔得头筹,也可以帮助企业主掌握UP 主投放的窍门。这是一本相当可读的创业指南,也就是说,如何利用到这个大趋势,利用好B 站惊人的流量,来为我所用。
推荐序二
B 站UP 主@ 毕导THU
那是2011 年,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隔壁寝室的同学来我们寝室玩时说:推荐你们上B 站啊!可有意思了!那时4G 网络还没商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没到来,整个内容生态才刚刚起步,我们拿着老式的电阻屏手机,不知道在这个新奇的网站上能看点什么。
谁能想到,10 年后的今天,5G 手机已经快速普及,看视频成了每个人的日常习惯,B 站在一片内容的红海中成了年轻人聚集的社区,而我自己,竟然也成了一名在B 站更新了4 年的百大UP 主。
B 站、微信、微博、抖音、快手每个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调性。我在各大平台均有涉猎,但我个人觉得B 站有为特殊的氛围。观众、UP 主、B 站官方在这里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精神归属感。举个简单的例子,UP 主这个词本身清晰地定义了我是一名在B 站耕耘的创作者,而在其他平台是没有这种身份标识词汇的,只能统称为博主。B 站强大的弹幕文化也模糊了创作者与观众的界限。在弹幕的碰撞与迭代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火遍网络的梗,身处全国各地的观众隔着屏幕在23333(从表情符号延伸出的大笑的意思)中灵魂相通。随着内容行业日趋饱和,红利渐渐消失殆尽,唯有频频出圈的B 站还能给广大创作者以涨粉的信心。
在人人都可以随手拍视频的今天,成为一个UP主好像很容易。但当你拿起手机、打开剪辑软件之后,却发现不知从何做起。当你忐忑地按下投稿键等待审核的时候,你也许会幻想这期视频一夜爆红的快乐。但当你审视每一个百万粉丝UP 主的内容时,你又会感慨他们各有各的绝活儿,为啥自己啥也不会啊!视频专业水平的壁垒、起步时选题的迷茫、对商业转化获利的困惑,这些都是UP 主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曾受B 站邀请,在创作者大会上跟UP 主们分享我的创作理念与方法论。当时思来想去,总觉得这是一个宏大而缥缈的命题。我在B 站创作了4 年时间,做过很多平平无奇的视频,也在后来出过一些镇站之宝级的内容。4 年来实战所积累的经验真的很难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所以当郭楠给我发来这本书的初稿时,我十分惊讶。天哪,她竟然把这么丰富的内容总结成了一本精华教程,她未免也太闲了吧!
我和郭楠相识于2017 年。那时我写图文小有成绩,在五道口拘谨地接受了她的采访。此后我才知道,观察内容行业正是她擅长的工作。在内容的红海里,我们两个同龄人,我在水中游,她在岸上走。她将自己多年来对B 站的研究学结成了这本书,当我看过这本书后,也获益颇丰。这的确是一本面向创作者的、非常全面的宝典!不管你处于做UP 主的什么阶段,你都能在书中汲取灵感。毕竟这本书汇集了许多UP 主的案例,而这对你一定会有参考价值。或者当你发现原来大UP 主们也有迷茫和痛苦的时候,你自己说不定也会开心一点呢!
B 站是一个很尊重原创内容的地方,B 站的粉丝与UP 主的关系也十分亲切。如果你想做视频,我推荐你选择B 站,我也推荐你看看这本书。它读起来很有趣,你也一定会很有收获!
杰克·伦敦说过:你不要等灵感来找你,你得拿着棍棒去找它。希望大家都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与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