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方言这一语言学视角来切入中国现代新诗,可概述为对方言入诗的诗学考察,重点在于论述方言与现代新诗的复杂关系。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按历时性维度梳理方言入诗现象与史实,主要以新诗语言为纲,以新诗流派、诗潮、个案为骨架,呈现了白话新诗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被遮蔽的历史细节,突出了方言入诗在白话新诗不同时期的特色、作用、意义,以及方言进入新诗的途径、效果等相关内容。20世纪前半叶整个国家都处于国语发展不甚理想与不均衡状态,受此深刻影响的诗人话语特征呈现出方言化色彩,方言与现代新诗的关系由此错综多变。下编则以方言入诗的社会、文化与语言背景,方言入诗与声音的诗学,方言入诗与新诗去方言化之间张力形成及其实质渊源等命题为主。主要观点如方言入诗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潜流;方言入诗与新诗的发生密切相关;母语方言化影响新诗创作的思维与话语方式,新诗的白话化与方言化有同构性;“化土”与“化古”、“化欧”三足鼎立是新诗语言发展衍变的常态;方言入诗存在“正名”问题;方言入诗具有未完成性等,都是论著阐述较为深入之处。
新诗研究,多从翻译影响、留学国别、大学校园及社团等等人手,近年又引入了出版、杂志等角度,但鲜有从方言与新诗的关系考察后者的历史生成过程,仅此而言,这是一篇很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博士学位论文。
——程光炜
将视点聚焦在方言与诗歌关系问题上,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颇有新意的视角,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由此切入,论文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发展做了建设性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极富启发性的见解。
——邹红
论文分上下两编展开论述,既作了历时性考察,又以问题为单位进行研究,结构合理。论文对方言与新诗间的重要关系问题,思之甚深,立论多有新意,富有原创性。
——方长安
从新诗发展史的纵向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梳理论述了方言介入对于中国新诗发展成长过程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论文命题鲜明,论述逻辑缜密,举证材料翔实,语言文字简洁有力,是一篇十分不错的博士论文。
——宋剑华
本论文选题不仅对探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有意义,且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具有启示性。
——袁国兴
颜同林,男,1975年出生于湖南涟源市,行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2007年获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自1992年始,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百余首。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方言、国语与中国新文学(代序)
引言 缘起、背景与视角
上编
章 白话入诗:从潜流到激流(1916—1925)
节 方言入诗与中国新诗的产生
第二节 正统以立:“白话”与“新诗”
第三节 打油诗、白话诗与“胡适之体”
第四节 乐山方言与《女神》
第二章 从白话入诗到土白人诗(1926—1937)
节 扇形与球面:转轨深化中的多元拓展
第二节 刘半农:举灯者的足迹
第三节 土白入诗与新月诗派
第四节 “化土”:在“化古”与“化欧”之间——以卞之琳为例
第三章 转折与嬗变:救亡语境下的方言与新诗(1937—1949)
节 驱赶与停留:战争语境下新诗的地域置换及空间性
第二节 上海方言与马凡陀的山歌
第三节 自我突围与方言自觉:论沙鸥的四川方言诗创作
第四节 叩问经典:陕北方言和《王贵与李香香》
下编
第四章 作为背景的歌谣与方言文学
节 歌谣:新诗的语言资源与精神资源
第二节 方言文学视野下的方言诗
第三节 口语:现代白话新诗的一个关键词
第五章 声音的诗学及诗歌史意义
节 土音入韵的现代轨辙与嬗变
第二节 “读诗会”及其诗学价值
第三节 “新诗中的新诗”:论朗诵诗及其运动
第六章 方言入诗与去方言化
节 新诗集版本变迁中的方言因素
第二节 新诗方言化写作与普通话写作及其消长
第三节 方言入诗的合法性辩难与认同焦虑
余论 困惑与诱惑
附录 方言语境下的现代诗人地域分布概况
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