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认同建构为视角,以第一代考入高校并系统接受语言教育的中国女性为对象。内容包括:女性的语言学习与认同建构、研究方法、民国女性语言教育的背景、国语教育与新女性认同的建构、英语教育与新女性认同的建构、民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及其对新女性认同建构的影响等。
本书是一部近代中国语言教育专题史,考察的时段锁定在民国初期。那时候,许多锐意进取、期盼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家国怀有一种想象,而这一想象的图景经常在本□□的语言教育□革中得到映射。安德森(B.Anderson)指出,人们常说的“□□”无非是借一种特定的语言所构想的共同体(Anderson,1991)。关于语言教育在我们的国家和□□认同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海内外并不缺乏关注。比如学界经常会提到这方面的一些大事件,像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型以及相应的白话普及教育,英语被纳入教学大纲等,但我们还需要以应用语言学为框架,用现代的方法对这段语言教育改革史加以梳理。这便是本书尝试要做的事情。
全书以认同建构为视角,以□□代考入高校并系统接受语言教育的中国女性为对象,采用的史料来自国内外共六处图书馆、档案馆,包括校史校刊、回忆录、日记、书信、课程作业、成绩单、访谈稿等。本书研究的步骤和要点大抵如下:
绪论指出,学界对民国初期受教育女性的探讨多专注于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缺少应用语言学视域下的研究。鉴于此,本书将研究目标设定为通过考察新女性的语言学习与认同建构,探讨语言教育如何通过培养具有某种特殊认同的□□来参与社会□革。
□□章提出全书的概念体系,着重于语言学习与认同相关理论,并对海内外女性语言学习与认同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第二章阐述研究方法,主要是个案考察法和叙事分析法,尤其强调叙事分析在历史、历时研究中的特殊优势。第三章叙述研究背景,包括民国初期语言教育格□的形成、教育领域的语言意识形态,以及本书选取的两个群体案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金陵女子大学。
对个案的分析集中在第四、五两章展开。第四章解析了两位国语学习者——程俊英和黄英的学习经历,第五章解析了三位英语学习者——徐亦蓁、鲁桂珍和张肖松的学习经历。她们几乎在同一时期接受高等教育,就读期间恰逢文白转型、英语教育□□化等教育政策□革,在语言权力、语言资本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她们各自确定了重点学□□语言,并在毕业之际建构了同中有异的新女性认同。其认同的相同之处在于,她们都通过学习体现较高资本和权力的语言,部分打破了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建构起“新”的女性认同,且都体现出对于国家和□□的强烈责任感;相异之处在于,两位国语学习者建构了“国文女教师”和“新文学女作家”的认同,基本符合□性教育改革者的预设,而英语学习者则建构了隐含的“女性领导者”认同,虽然符合女传教士的教育理念,却脱离了中国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第六章尝试在理论上再进一步,探讨了意识形态(语言、性别等)、认同定位、话语权三个概念。把这三个概念综合起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教育对学习者认同建构所产生的影响。第七章基于语言教育政策与认同的关系理论,探讨了民国时期的语言教育政策对新女性认同的影响,以全面理解语言教育在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属性,即,语言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特殊认同的□□,而这些□□当中的许多人将投身社会□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