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汉语研究与汉语教育研究联系起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是《汉语发展与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汉语研究的论著少有涉及汉语教育者,汉语教育的著述也少有涉及汉语发展者。该书的这一特点,不仅在于表面的结构形式,而且有其内在的逻辑。那就是作者坚持和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汉语教育必须把握汉语的发展;汉语需要依靠汉语教育来发展。按照这一思想,作者形成了系统的、有深度的、逻辑清晰的语文教育理论和汉语发展观。
汪禄应老师的《汉语发展与教育研究》即将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
将汉语研究与汉语教育研究联系起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是本书的鲜明特色。汉语研究的论著少有涉及汉语教育者,汉语教育的著述也少有涉及汉语发展者。本书的这一特点,不仅在于表面的结构形式,而且有其内在的逻辑。那就是作者坚持和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汉语教育必须把握汉语的发展;汉语需要依靠汉语教育来发展。按照这一思想,作者形成了系统的、有深度的、逻辑清晰的语文教育理论和汉语发展观。
讨论语文教育,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教育究竟是什么?语文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语文设科的基本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语文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尽管有人调侃说“不要那么多的性骚扰”,但上述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汪禄应老师的回答很明确: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语文就是语言,或者干脆说就是母语,就是汉语。他旗帜鲜明地主张,将“语文”的课程名称改为“汉语”。汪禄应老师的这一立论对于克服语文教育实践的弊端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实践最大的误区就是重内容轻形式,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技常识课或泛文化课。教《武松打虎》,就没完没了地讨论老虎该不该打,而不学作者是如何写武松打虎的。教《我的母亲》,就不厌其烦地讲母爱,就是不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母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的。甚至《中国石拱桥》的作业竟然是“为家乡设计一座拱桥”。
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误解了语文教育的手段。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然而,我们要培养的是善于运用母语的人,而不是研究母语的人,因此,必须通过母语的言语作品即课文来学习母语。许多人不明白课文是学习母语的手段。他们把课文看成语文教育的内容,甚至将课文的内容误作语文课程的内容。
其二,人文性的误解。课程改革提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倡导张扬人文精神是正确的。然而,许多人对人文性的理解狭隘。他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将人文性机械地对应于课文的思想内容。殊不知,人是语言的动物。重视学生的语言建构,培养学生成为善于运用语言的人,正是人文性的深刻表现。他们更不明白,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华文化的灵魂既不是孔孟之道,也不是老庄哲学,而是培养了孔孟之道和老庄哲学,哺育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汉语,我们的母语。他们不懂得,对母语的热爱,是最深刻的民族情感,是人文情感最朴素、最深刻的表现。他们将语言形式的意义局限于工具性。殊不知,语言形式也有人文性。记叙文的六要素难道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叙事必须有时间地点这是人类普适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他要素无不体现人文性。
其三,课标的倾向性。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但在“教学建议”中只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把握”的条目,却没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相关条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最了不起的进步,就是将语文课程定性为“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课程”。
其四,课标组成员的理性理念倾向性。有的课标组成员在宣传课标时,不是站在课标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自己的学术立场上。课标明明写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课标组成员却只讲人文性不讲工具性。
其五,名师的误导。少数名师的教学游离文本,无限地拔高和阐发他们自己认为的课文的文化内涵。例如将《背影》的主题讲成“生命的喟叹”,甚至将“背影”拆成“背”和“影”。语文界、教育界,专家误导不少,名师误导也须警惕。
其六,重内容轻形式的文化传统。我们的民族文化存在重内容轻形式的传统。在古代,文献的内容叫经学,语言形式叫小学。现代则强调作品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长期的突出政治和政治挂帅,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不重视人文性是对课程改革的态度问题。
其七,教师的语言功力不够。许多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或语言功力不够,看不出课文中富有语文教育价值的语言现象,也就只好不厌其烦地讲文本的文化内涵。语言功力的薄弱与错误的语文教育思想正互为因果。当然,当下语文教师语言功力的薄弱,与教育家们“怎样教比教什么重要”的误导密切相关。
汪禄应,男,安徽安庆市人。2000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师从倪文锦教授。现任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汉语发展及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关注当代学生作为汉语母语“表达主体”的成长和发展,并尝试在学界提出“当代学生语言生活”建设理念。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瞿秋白汉语规划思想影响研究(1932-198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表达为本:语文课程教学范式转换研究”等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瞿秋白汉语现代化的探索》《瞿秋白与书国现代语言规划》2部,在《学习与实践》(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汉语发展与汉语母语教育》等论文60余篇。
绪论
第一部分 汉语革新与规划研究
第一章 胡适的革新与规划
第一节 一流白话文学的努力建设
第二节 现代汉语教育的全面跟进
第二章 瞿秋白的革新与规划
第一节 汉语革新接力的瞿氏“文腔革命
第二节 “口语本位”鲜明的汉语规划思想
第三节 “普通话”为基础的汉语地位规划
第四节 “真正的白话”为核心的汉语本体规划
第二部分 汉语母语基础教育
第三章 汉语母语课程改革研究
第一节 语文课程:基础学力是价值所在
第二节 语文课改:民族化是不变的灵魂
第三节 语文课名:汉语课程是法律规范
第四节 语文教材:时代性是首要标准
第五节 语文能力:言语交际对话能力是本质内涵
第六节 语文教学:对话讨论是课改基本走向
第四章 汉语母语教学改革研究
第一节 表达范式:“主体型”学习的核心指标
第二节 表达主体:语文学习的学生身份
第三节 表达受体:检验表达是否成立的试金石
第四节 学好表达:语文教育最需要突破的教学目标
第五章 汉语母语写作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主体培养:写作课程新取向
第二节 自我形象:写作评价新标准
第三节 读者意识:写作行为新动机
第三部分 汉语母语高等教育
第六章 汉语作品经典篇目解读
第一节 古代汉语作品:戴圣《礼记·礼运·大同》
第二节 现代汉语作品:张爱玲《封锁》
第三节 当代汉语作品:刘亮程《鸟叫》
第七章 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第一节 大学语文与其课程形态的演进
第二节 大学语文与其课文作者的研读
第三节 大学语文与大学生高品位读写生活建设
第四节 大学语文与工科大学人文通识教育
第五节 大学语文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第四部分 汉语母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第八章 地方资源开发
第一节 齐梁文化特质与江南重镇崛起
第二节 常州“文化名人”精神风貌
第九章 特色课程开发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资源
第二节 成语写作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