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话题。讲育儿的书本五花八门,甚至观点相悖,让人更加不知所措。专注于动物行为学研究的沃多琳博士另辟蹊径,立足于的科学发现,试图从演化的视角寻找答案。
从孕育新生命时的胃口不佳到分娩时的状况百出,从初为父母时的过度焦虑到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从解决子女之间的纷争到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从离婚与重组家庭到收养一个孩子……原来人类在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都能在动物家庭中找到影踪。不同的是,动物们尊重天性,少有纠结。它们是如何面对新生命的到来,又是如何养育子女的?尽管有些做法令人大跌眼镜,却也有不少应对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 生于荒野的动物具有多面性,是有想法、有情感、有原则的存在
★ 千奇百怪的动物养育行为背后,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演化智慧、社交技能和情感深度
★ 人类的做法并非黄金准则克服对动物的偏见,从动物的育儿之道中获得全新启示
欢迎围观野生动物的家庭生活
它们的行为有时令人震惊,却往往别具深意!
每个物种都让我们大开眼界:
草原田鼠总是在恰当的时刻为伴侣按摩,以缓解对方的压力;
作为冷血的爬行动物,泰塔山蚓螈居然会用自己的皮肤喂养刚刚孵化的后代;
为了教会后代捕猎技能,虎鲸母亲往往忍饥挨饿,甚至不惜付出搁浅的代价。
……
理想的家庭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如何养育子女,又该如何处理与伴侣的关系?动物的解决方案或许将赋予我们全新的启示。
珍妮弗·L.沃多琳(Jennifer L. Verdolin),杜克大学常驻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动物行为学,其研究成果曾被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多家媒体报道。沃多琳曾担任BBC纪录片《恋爱中的动物》(Animals in Love)的特邀学者,也是美国广播节目休利脱口秀的常驻嘉宾。著有科普图书《野性与温情》《野性的纽带》等,探讨动物求偶和养育行为对人类社会的启示。
译者简介:
李玉珊,二级翻译,北京国际科技协作中心项目主管,长期从事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