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华语成为国际语言时,使用者和学习者会不断改变华语的面貌,使华语出现各种变异。这是华语成为国际语言的关键。华语必须保有共同的核心,也需要接受不同的变体差异。本书比较普通话和华语的语法差异,并讨论怎样对待这种差异以及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提供系统的华语教学语法知识,重点分析教学中可能遇见的语法、词汇问题,并提示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教学重点。
本书作为华语区华语语法教材,也可供语文研究与教学者、华语区语言政策研究者参考。
该书是周清海从全球华语的角度描写新加坡的华语语法,可以成为华语区师资培训所用的语法教材。
周清海,现任香港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华侨大学荣誉教授。曾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筹建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并担任主任,筹建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并担任理事长。新加坡已故资政李光耀先生称誉其为华语文教学的先驱。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南洋理工大学校友成就奖杰出教学奖。2018年获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荣誉学者 称号。
和中国友人共同提出大华语的概念,并积极倡议编纂《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以促进华语区的语言和谐。倡议并参与全球华语语法研究。近年来更致力于建立华语区之间的联系,参与并进行华语研究,推动华语走向世界。
章 概论
1.1 汉字分类
1.2 语素
1.3 词
1.4 词类
1.5 词汇、词语、短语
1.6 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
1.7 句子
1.8 现代汉语
1.9 口语和书面语
1.10 汉语语法
第二章 名词
2.1 名词的定义
2.2 合成名词的结构
2.3 有些名词是有标记的
2.4 名词的重叠
2.5 们的用法
2.6 名词与量词、动词、形容词的配搭
2.7 特殊现象
2.8 表示时间、处所和方位的名词
第三章 动词
3.1 动词是表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3.2 自动词和他动词
3.3 动宾结构的动词
3.4 名动词
3.5 动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3.6 动词的词头和词尾
3.7 动词的重叠
3.8 动词加上着、了、过
3.9 用动词提问
3.10 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
3.11 趋向动词
3.12 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的句型
3.13 复合趋向动词的活用
3.14 新加坡华语回的特殊用法
3.15 能愿动词
3.16 学习能愿动词应注意下列几点
3.17 判断词是
3.18 是的活用
3.19 是……的的用法
第四章 形容词
4.1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4.2 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4.3 名形词
4.4 形容词的特点
4.5 形容词和其他词类的关系
4.6 形容词带宾语
第五章 数词
5.1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5.2 一的用法
5.3 二和两
5.4 分数和倍数
5.5 表示不定数(概数)
5.6 数词与量词的结合
第六章 量词
6.1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者动作单位的词,也叫单位词
6.2 物量词的类别
6.3 形体单位量词的来源
6.4 动量词的类别
6.5 个的用法
6.6 一个一种
6.7 学习量词应注意的事项
第七章 代词
7.1 代词的类别
7.2 人称代词
7.3 疑问代词
7.4 指示代词
第八章 副词
8.1 副词的定义
8.2 副词的语法特点
8.3 副词的类别
8.4 学习副词应注意下面几项
第九章 介词
9.1 介词的定义
9.2 常用的介词
9.3 对对于关于
9.4 被叫让给
9.5 连……都和连……也
9.6 比跟同
9.7 把
9.8 除了
9.9 为了和由于
9.10 介词短语从 X到 Y的分析
第十章 连词
10.1 连词的定义
10.2 和、或
10.3 而、而且不但……而且况且
10.4 并并且
10.5 虽然……可是(但是、但)
10.6 不管(无论、不论)……都(总)
10.7 只有(除非)……才
10.8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10.9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第十一章 助词
11.1 助词
11.2 结构助词:的、地、得、个、所、似的、与否
11.3 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
11.4 语气助词
11.5 感叹语气词啊
第十二章 叹词
12.1 叹词的类别
12.2 叹词的写法与用法
第十三章 句子与句子成分
13.1 句子
13.2 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13.3 主语和谓语
13.4 宾语
13.5 定语
13.6 状语
13.7 补语
13.8 句子分析
13.9 病句改正
第十四章 复杂的谓语
14.1 连谓式
14.2 兼语式
14.3 兼语式和连谓式套用
14.4 复杂谓语常见的错误
第十五章 复指与插说
15.1 复指与插说
15.2 同位成分
15.3 外位成分
15.4 独立成分
第十六章 复句与复句的分类
16.1 什么是复句
16.2 复句的分类
16.3 复句常犯的错误
16.4 紧缩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