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组人生考题,20位哲学家,20个概念 听大师们解答人生困惑 我的时间为什么总是不够用?男人和女人怎样才能好好沟通?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咋处理? 如何说服讲不通道理的人?如何在梦想和现实间寻求平衡? 本书由20道人生路上常见的疑问,引出了20位哲学家和他们解决问题的理念,将高深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实际的日常生活当中。翻开本书,我们便可以跟随这些哲学名宿一起探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哲学,看他们如何对待这“恼人的日常生活”,从中获得更好的人生模式。
★融会贯通,结构清晰,解决问题之余,也能进行一次西方哲学知识之旅 本书结构清晰,文字轻松流畅,先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再引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哲学家理论,为读者介绍哲学家概况。让人们在获得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西方哲学知识的科普。
★作者理论基础深厚,社会阅历丰富的,是以哲学概念解决人生烦恼的高手 作者精研东西方哲学体系,介绍了不同流派的许多哲学家,读后脑中会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架构,同时,因为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他擅于将哲学理论融入日常生活中,高深的理论被他解释得通俗易懂,并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是以哲学概念解决人生烦恼的典范。
“追”救了我们
你听过“御宅族”(Otaku)吗?“御宅族”一词曾被用以代指那些沉迷于游戏、模型、玩偶等无用之物,变得不善与人交际的族群,是带有些许贬义的。或许正因为他们终日沉迷于游戏、模型、玩偶等,又成天足不出户,世人才会以日语中代表“贵府”的“御宅”来形容他们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御宅族”开始出现正面的含义。现在“御宅族”指的是热衷于某些特定领域的人,是一群“比专家还要专业”的非正规专家。
是的,我是个“哲学宅”。还在职场时就开始研究哲学,最后竟因哲学大大翻转了我的人生。个性外向又善于交际的我,为了钻研哲学,渐渐开始在社会上进入“无形个人空间”里,将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最后更是索性辞掉工作,蛰居在名为“写作房”的“有形个人空间”中,成为一个在那里钻研哲学、写写文章的“哲学宅”。
I
常有人问我:“要养活自己都已经够忙了,你怎么还在研究哲学?”每次一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就会想起某位“御宅族前辈”的脸。在“御宅族 =loser(输家)”这种想法当道的时期,我也曾问过那位朋友相同的问题:“唉!生活都那么难过了,你还玩什么高达(一般是指 SUNRISE 制作的系列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及其衍生作品,此处是指高达拼装模型)?”他一脸淡然地对我说:“因为喜欢啊。只要把这些家伙(高达)组装起来,我就觉得精神舒畅。”我钻研哲学的原因,就和朋友收集高达的原因一样。一直以来,我深信自己活得要比任何人都还认真。然而就在某天,忧郁症像突如其来的车祸般找上门来。这个不速之客不仅给我带来不安、焦躁、无力、失眠、躁郁等症状,甚至还渐渐地蚕食了我的生存意义。它不停地折磨着我。当世界看似越大,我
就感觉自己越是渺小。我想摆脱忧郁症,不,我想活下去。但每当我越是挣扎,别说是摆脱了,反而只会越陷越深。
此时,我碰巧认识了一位哲学家。我深深迷上他对人生的确信和渊博的知识、果断的口吻、有如闪电般迅速的洞察力,还有充满魅力的悖论。“御宅族”深究自己喜好领域的行为叫作“追”,于是我开始“追”起哲学。一开始,我先是一股劲地买成堆的哲学书,盲目地阅读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接着,在我迷上“追哲学”
之后,人生开始出现了惊人的转变。
当然,“追哲学”并不能替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每当我开始研读起哲学,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就像那位“高达宅”朋友,我开始说出“我就是喜欢哲学,它让我通体舒畅”这种话。
此时我才了解到“不为实现某个目标进行研究,研究本身就是目标”,它能为我带来很大的乐趣。自学校毕业多年后,我终于明白读书的乐趣。研究哲学的快乐抚平了我的忧郁症,也让我因此迷上“追哲学”,成为一位“哲学宅”。
我想先问一下正在阅读本书的你,现在有没有什么东西让你强烈地想“追”?就像我和朋友追“哲学”、追“高达”那样。
有没有什么是可以让你在“追”的当下,感到身心舒畅的呢?如果有,请你立刻合上这本书,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马上去“追”它!不管“追”的是什么,都会让我们得到救赎。因为拯救我们的并非那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而是成为目标本身的“它”。
若你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想“追”,不妨和我一起“追”哲学吧!希望我这个“哲学宅”能带着你一起感受“追哲学”的乐趣。
期盼你也能一起体会不过轻也不过重的生活乐趣与哲学的快乐。
说不定你也能透过哲学之乐,得到犹如骑上魔法扫帚般的神奇体验,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不同以往的人。
二〇一八年二月七日
哲学宅?? 黄珍奎
1 我们有办法摆脱成见和偏见吗——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2 你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吗——帕斯卡的“虚荣”
3 做喜欢的事情可以成功吗——斯宾诺莎的“自我完善力”
4 我能成为一个好人吗——休谟的“同情心”
5 凡事一定得亲自体验过才行吗——康德的“先验”
6 要如何找到“我”——费希特的“自我”
7 该选择梦想还是现实——黑格尔的“辩证法”
8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9 人生如何不受风向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
10 一定要先思考过才能开口吗——索绪尔的“语言”
11 为何无法操控心绪——弗洛伊德的“超我”
12 时间为何总是不够用——柏格森的“绵延”
13 男人和女人为何如此不同——拉康的“神经症”
14 为何在工作时会感到畏怯——阿图塞的“意识形态”
15 找到天职就能得到幸福吗——萨特的“脱存”
16 人生一定要有计划吗——列维-施特劳斯的“博艺不精者”
17 有办法和讲不通的人沟通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18 如何克服低潮——托马斯·库恩的“范例”
19 明明很自由,为何还会烦闷——福柯的“生命权力”
20 你想要重置人生吗?——德勒兹的“配置”
后记 不经意学到的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