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

定  价:50 元

丛书名:北京文史京剧专辑

        

  • 作者: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长安大戏院编著
  • 出版时间:2015/12/1
  • ISBN:9787200118520
  •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821-53 
  • 页码:319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9
7
1
8
1
7
8
2
5
0
2
0
0
  我国戏曲,肇自宋、金,延至清初,已数百年。套曲演唱,文辞训雅,渐失广大观众,观者日少,时称“雅部”。斯时也,民间小戏渐兴,生动活泼。然小生、小旦配戏,品位或有稍低,时称“花部”。花、雅相争,以花代雅,已成趋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宗八旬万寿,三庆班等借徽商之力,晋京祝嘏献艺。初演旦角小戏,尚受欢迎,时日稍久,渐趋冷落。不仅难入堂会主流,且稍涉情色,便有被逐之虞。然徽班善于应付变局,适应文化环境,乃渐改以生行为主,演出《三国演义》等历史剧目,以适应京师官员堂会之需,编演《彭公》《施公》等清代公案故事,以迎合满族权贵口味。表彰忠孝节义,淡化脂粉风情,以遵循京师正统文化。复借京师条件,吸收陕西秦腔之长,改用胡琴伴奏;融合湖北汉调之美,形成京式新腔。徽班由是既立足京师,得演官员堂会,预于主流文化,更不干禁例,永无被逐之险。三庆班班主程长庚即因堂会一鸣惊人而声名大噪,京师戏园半唱皮黄之腔矣。  内廷演戏,旧以昆腔、弋阳腔为正宗,自皮黄兴起,内廷传戏亦渐杂皮黄。唱腔动听,娱乐性强,迨至光绪末年,内廷皮黄取代昆、弋矣。上行下效,皮黄既邀御赏,身价自然百倍。于是,京师戏园皆成皮黄天下,皮黄渐姓“京”矣。且夫,封建社会,帝王即国家。宫廷所演戏曲,即为国家剧种。此时皮黄,剧目丰富,行当齐全,伴奏严谨,表演精湛,唱腔动听,且名角辈出。凡此既远超出原始徽调,亦非其他花部戏曲所能比拟,虽仍“皮黄”其名。已有“国剧”之实矣,清代京师帝都文化,孕育出京剧矣。  辛亥革命,肇造民国。清帝虽然退位,北京仍是国都。昔日满汉权贵,今天尽成遗老。既无官守之责,得享悠闲之乐,逐日观剧,遂为常课。且民国注重平等,伶人地位提升,遗老、名士、富商每与伶人交往。或与斟酌演技,甚或为之编写新戏。于是,遗老、名士之文化品位,渐人于此种新编剧目之中。演出因之典雅,品位因之提高,剧目因之丰富,京剧更上一阶。梅兰芳新排诸剧,其代表也,其他伶人亦大体若是。此又北京历代帝都文化之余韵也。  皮黄之所以立足京师,发扬光大,演员演技超群,为重要因素。皮黄初形成时,即有程长庚等老生前三鼎甲、谭鑫培等老生后三鼎甲之目。同治、光绪时又有程长庚等“同光十i绝”。人民国后,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称京剧“三大贤”,后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被目为“前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为“后四大须生”。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