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本书是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批准号:00BYY013)的最终成果,首先要感谢国家社科基金及各位评委专家的支持。从2000年批准立项,一晃六年多过去了,其间杂事纷扰,研究工作时断时续,进行得相当艰苦。2002年秋-2003年夏,我在韩国延世大学任教,这部书稿也曾跟着我的笔记本电脑在汉城毋岳山下的宿舍里陪伴我度过许多课余时间。由于不断地分心,加上自己缺乏定力,学识有限,原先的一些设想没有实现,留下不少遗憾。我已经没有耐心再磨下去了,还是先拿出来接受广大同行的批评吧。项目2005年结项,承蒙评审专家们抬爱,被评为“优秀”,但我并不因此感到轻松,倒是十分惶愧。
感谢业师鲁国尧先生给予本课题的关怀和支持。由于先生实在太忙,我一直没敢拿这份不像样的作业去打扰他。业师张永言先生也始终关注着课题的进展,时常提供信息和建议。好友方一新教授和友生杨荣贤博士、真大成博士、刘君敬硕士认真阅读了书稿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纠正了初稿中的不少疏误,好友储泰松教授就论谚语部分补正多处,都让我感受到切磋琢磨之乐。友人史光辉教授赠我温州图书馆所藏孙诒让批校本《齐民要术》照片的光盘和他写的几篇论文;友生邱冰博士为我从国家图书馆复印了栾调甫先生的《齐民要术考证》这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友生方云云硕士替《〈齐民要术〉新词新义词典》编制了笔画索引。谨向以上各位致以深切的谢意。上海教育出版社张荣先生一力襄赞,使本书有了面世求教的机会,作者铭感于心。爱妻石方红女士自始至终给予我支持,是她一字一句替我输入了《齐民要术》全书,并一次次校对,为课题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保证。还有许多师长和朋友给过作者各种各样的帮助,在这里统致谢忱。
书稿终于杀青了,此时最深切的感受是:做学问太难了。就拿这个小小的课题来说,要想把它做得差强人意,也着实不容易。作为一部专书的语言研究,本来应该包括语音,但我对音韵学和语音史素无研究,所以这一方面只好阙如。书虽名曰《〈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其实并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只是专题研究性质,即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个人的兴趣,选择了几个专题进行探讨。像复音词这样的热门问题,因为已经有几位同行写过专门的论文,本书就不再置论。《要术》全书虽然只有近14万字,本书也只研讨其中的几个词汇和语法专题,但涉及的问题仍然十分广泛,相关的研究论著相当丰富,笔者虽然尽可能地搜求来研读,但没有寓目的仍不在少数,特别是由于本人外文底子薄弱,海外尤其是日本学者的一些重要论著未能直接阅读,这是自己深感不安的。
家乡俗语云:“慢廿岁,快三十。”意思是说,从二十岁到三十岁好像觉得时间过得比较慢,一上了三十,就过得快了。这话真是经验之谈。三十快,四十似乎更快,转眼间自己已到了将近“知天命”之年,日子仿佛越过越快。要做的事情太多,总觉得时间不够,更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学力不逮。书中的疏误和不周,恳请海内外同道是正。
作 者
2006年8月28日于南京清凉山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