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附光盘1张)/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课程规划教材
定 价:39 元
当前图书已被 3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孔祥洪,孟健,王令群 编
- 出版时间:2009/3/1
- ISBN:9787811242584
- 出 版 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P368.1
- 页码:33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要介绍了凌阳16位微控制器芯片SPMC75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接1:3应用。全书共分11章,主要介绍单片机结构、原理及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多功能I/O口、时钟与中断、模/数转换器、同步及异步串行接口、开发系统简介、开发板的使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多功能捕获比较模块、BLDC(电机驱动专用位置侦测接口)、两相增量编码器接口、能产生各种电机驱动波形的PWM发生器等特殊硬件模块。
《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单片机课程实训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单片机技术课程是目前各大专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单片机技术也是一个电子类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三大技术之一。《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组织并编写了本教材。《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讨论了单片机设计的原理及应用,书中包含原理、设计范例和开发工具,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单片机应用的系统设计技巧。
单片机技术课程是目前各大专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单片机技术也是一个电子类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三大技术之一。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组织并编写了本教材。本书讨论了单片机设计的原理及应用,书中包含原理、设计范例和开发工具,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单片机应用的系统设计技巧。
SPMC75F2413A是由凌阳科技公司设计开发的工业级16位微控制器芯片,其核心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micro-n-Sunplus)微处理器,集成了多功能I/O口、同步和异步串行接口、模/数转换器(Analog-Digital(20nverter,简称ADC)、定时计数器(T/C)等功能模块,以及多功能捕获比较模块、BLDC(电机驱动专用位置侦测接口)、两相增量编码器接口、能产生各种电机驱动波形的PWM发生器等特殊硬件模块。SPMC75F2413A可以应用于诸如家电用变频驱动器、标准工业变频驱动器、变频电源、多环伺服驱动系统等复杂设计。实际应用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上。
本书的设计程序及开发软件均可在由凌阳公司开发的SPMC75的EVM硬件开发板上运行。EVM是SPMC75系列芯片的功能评估板,它是一个SPMC75F2413A的最小应用系统。开发板上配有RS-232接口、8个LED指示灯、4位数码管显示、6个按键、EEPR()M存储器和外部电位器等基本硬件,以方便SPMC75系列芯片的开发之用。
本书还提供了部分软件资源,其中包括:基于SPMC75F2413A交流感应电机驱动函数库;基于SPMC75F、2413A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函数库;DMC Toolkit调试环境MCU部分的驱动函数库;实用应用实例(包括源码和详细的设计说明);交流感应电机驱动应用实例(使用交流感应电机驱动函数库);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应用实例(使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函数库);DMC Toolkit调试环境MCU部分的驱动库应用实例。
本书由孔祥洪、孟健、王令群主编,张慕蓉、陈明、华健、孙玉强、黄勇、高静霞参编,顾滨为主审,孔祥洪和王令群负责了全书的统稿。本书共11章,孔祥洪编写第4、5、10章,孟健编写第9、11章,王令群编写第3、7、8章,张慕蓉、华健编写第1章,陈明、黄勇编写第2章,孙玉强、高静霞编写第6章。
另外,在资料收集、整理方面,还得到高镜霞、诸杭、李吉鹏、杨明霞、张彦之、江瑞煌、陶佳元、王贤娉、赵红霄、金殿、苏孙国、金鑫、沈敏、马琰、韩鹏等同学的帮助,在此谨致以诚挚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教委高职高专嵌入式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台湾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以及黄冬梅教授、邹国良教授等人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1章 凌阳SPMC75F2413A概述
1.1 简述
1.2 特性
1.3 80-Pin QFP封装
1.4 80-Pin QFP封装引脚描述
1.5 SPMC75F2413A功能描述
1.6 SPMC75F、2413A的应用
第2章 SPMC75结构概述
2.1 芯片结构
2.1.1 SPMC75F2413A内部结构图
2.1.2 硬件设备资源表
2.2 外围功能模块
2.2.1 时钟发生模块
2.2.2 省电模式
2.2.3 中断
2.2.4 复位管理
2.2.5 通用I/O端口
2.2.6 定时器/PWM模块
2.2.7 PDC0和PDC1
2.2.8 TPM2模块
2.2.9 MCP3和MCP4模块
2.2.10 比较匹配定时器
2.2.11 时基模块
2.2.12 串行通信接口
2.2.13 模/数转换
2.3 存储器结构
2.3.1 SPMC75系列存储器结构
2.3.2 SRAM
2.3.3 外设控制寄存器
2.3.4 复位和中断入口地址
2.4 Flash的存储和控制
2.4.1 控制寄存器
2.4.2 Flash访问控制寄存器
2.4.3 Flash控制命令寄存器
2.4.4 系统选项寄存器
2.4.5 Flash写保护
第3章 指令系统
3.1 SPMC75系列微控制器内核结构简介
3.2 SPMC75系列微控制器内部寄存器
3.2.1 SPMC75系列微控制器内部寄存器简述
3.2.2 程序计数器PC
3.2.3 堆栈指针寄存器SP
3.2.4 状态标志寄存器SR
3.2.5 CPU状态标志寄存器FR
3.2.6 基址指针寄存器BP
3.2.7 通用寄存器R1~R4
3.2.8 辅助通用寄存器SR1~SR4
3.3 CPU寻址方式
3.3.1 立即数寻址
3.3.2 直接寻址
3.3.3 寄存器寻址
3.3.4 寄存器间接寻址
3.3.5 寄存器间接增量寻址
3.3.6 基址变址寻址
3.3.7 多重间接寻址
3.4 SPMC75F2413A指令系统
3.4.1 简介
3.4.2 算术逻辑单元操作
3.4.3 条件分支跳转
3.4.4 指令集
第4章 程序设计
4.1 μnSPTMIDE的项目组织结构
4.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2.1 代码流动结构
4.2.2 汇编代码
4.2.3 汇编语法格式
4.2.4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
4.2.5 嵌套与递归
4.3 C语言程序设计
4.3.1 μnSPTM支持的C语言算术逻辑操作符
4.3.2 C语言支持的数据类型
4.3.3 程序调用协议
4.3.4 C语言的嵌入式汇编
4.3.5 利用嵌入式汇编实现对端口寄存器的操作
4.4 应用程序设计
4.4.1 查表程序
4.4.2 数制转换程序
第5章 I/O端口
5.1 通用I/O端口简介
5.2 I/O口结构与功能
5.2.1 I/O口结构
5.2.2 按键唤醒中断
5.3 I/O端口A
5.4 I/O端口B
5.5 I/O端口C
5.6 I/O端口D
5.7 I/O端口编程注意事项
5.8 I/O初始化
第6章 时钟与中断
6.1 时钟模块
6.1.1 RC振荡器
6.1.2 外部时钟输入
6.1.3 晶体振荡器
6.1.4 时钟监控
6.1.5 控制寄存器
6.1.6 应用电路
6.1.7 OSF中断设计示例
6.2 中断
6.2.1 IRQ中断向量分配
6.2.2 控制寄存器
6.2.3 中断模型
6.2.4 中断程序设计
第7章 定时器及应用
7.1 PDC定时器模块
7.1.1 PDC定时器的功能
7.1.2 PDC定时器输入/输出特殊功能引脚
7.1.3 PDC定时器的工作模式
7.1.4 PDC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7.1.5 PDC定时器的标准计数操作
7.1.6 PDC定时器的PWM比较匹配输出操作
7.1.7 PDC定时器的输入捕获操作
7.1.8 PDC定时器的侦测位置改变模式操作
7.1.9 PDC定时器的相位计数模式操作
7.1.10 设计参考
7.2 TPM定时器模块
7.2.1 TPM2的功能
7.2.2 定时器TPM2的输入/输出特殊功能引脚
7.2.3 定时器TPM2的计数操作
7.2.4 比较匹配定时器寄存器
7.2.5 TPM2的操作
7.2.6 程序设计
7.3 MCP定时器模块简介
7.3.1 MCP3和MCP4的特性
7.3.2 MC2P3和MC2P4输入/输出特殊功能引脚
7.3.3 MCP定时器的计数操作
7.3.4 MCP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7.3.5 MCP定时器的操作
7.3.6 设计参考
7.4 比较匹配定时器
7.4.1 比较匹配定时器寄存器
7.4.2 比较匹配定时器程序设计
7.5 时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
7.5.1 控制寄存器
7.5.2 程序设计
7.6 复位
7.6.1 复位方式
7.6.2 复位源列表
7.6.3 控制寄存器
7.6.4 程序设计
7.7 节电模式和唤醒功能
7.7.1 唤醒源
7.7.2 控制寄存器
7.7.3 设计参考
7.8 看门狗
7.8.1 控制寄存器
7.8.2 程序设计
第8章 模/数转换器
8.1 比较匹配定时器寄存器
8.2 ADC转换时序
8.3 使用注意事项
8.4 程序设计
第9章 通信接口
9.1 SPI标准外设接口
9.1.1 SPI控制引脚配置
9.1.2 比较匹配定时器寄存器
9.1.3 SPI运行模式
9.1.4 程序设计
9.2 通用异步串行通信UART
9.2.1 控制寄存器
9.2.2 UART的操作
9.2.3 程序设计
第10章 SPMC75开发系统
10.1 开发系统连接示意图
10.2 凌阳μnSPTM集成开发环境
10.2.1 菜单
10.2.2 工具栏
10.2.3 窗口
10.2.4 项目
10.2.5 代码剖视器使用及功能
10.3 DMC工具介绍
10.3.1 DMC工具介绍
10.3.2 监视窗口
10.3.3 应用举例
10.3.4 使用DMC工具
10.3.5 快捷方式
10.4 SPMC75F2413A EVM开发板
10.4.1 系统概述
10.4.2 硬件模块介绍
10.4.3 连接端子和操作说明
第11章 SPMC75F2413A变频控制技术应用
11.1 三相带霍尔传感器的BLDC电机控制
11.1.1 工作原理
11.1.2 硬件设计
11.1.3 PID控制
11.1.4 软件说明
11.1.5 参考程序
11.1.6 MCU使用资源说明
11.1.7 实验测试
11.2 用SPMC75的MCP定时器产生BLDC电机控制波形
11.2.1 工作原理
11.2.2 SPMC75F2413A
11.2.3 软件说明
11.2.4 参考程序
11.2.5 硬件及信号测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