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钱穆先生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重磅论述,是一部洞彻儒家文化的思考精华。
钱氏一生崇扬孔学,并倾力于《论语》和孔学的研究,精勤笃实。本书既是先生一生的学养缩影,亦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的学界标杆,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于“孔子与论语”这一对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的研究心得。
解读圣贤,重温典范,钱穆先生将带领读者直抵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归处。
★“一代通儒”“史学四大家”之一,钱穆先生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重磅论述,大陆shou发简体中文版!
★ 原书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本次出版,除了对原版进行了繁体字竖排转简体字横排的处理,并对各类专有名词统一加专名线,便于半白文体的阅读。简体中文版《孔子与论语》,更易上手更好读,近距离感受来自钱穆先生的温情与敬意。
★ 国学宗师追述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孔子,解读中国人的“圣经”——《论语》。还原真实的圣人形象,重温中国人的价值典范。
★ 一部洞彻儒家文化的思考精华。重塑中国人智识、情感的筋骨血肉,解答中国人从过去到未来的道德母题。在失道、失礼、失乐之天下,实现救时、救世、救人之伟大叙事!
序言
余少失庭训,赖母兄抚养诱掖,弱冠为乡里小学师,即知读孔孟书。为诸生讲句法文体,草为《论语文解》,投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获赠书券百元,得购扫叶山房等石印古籍逾二十种。所窥渐广,所识渐进。时为民国七年,新文化运动,方甚嚣尘上。窃就日常所潜研默体者绳之,每怪其持论之偏激,立言之轻狂。益自奋励,不为所动。民十一转教中学,先在厦门集美学校一年,转无锡第三师范。校规,每一国文教师分班负责,随年级自一年递升至四年;一班毕业,周而复始。每年有特定课程一门,曰“文字学”“论语”“孟子”“国学概论”。余按年编为讲义,自《文字学大义》《论语》《孟子要略》《国学概论》,四年得书四种。惟《文字学大义》以篇幅单薄,留待增广,今已失去。其他三种,络续出版。时有中学同学郭君,游学东瀛,与余同事;其案头多日文书,余借读得蟹江义丸《孔子研究》一书,始知《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生平历年行事多疏误;自宋迄清,迭有纠弹。余在《论语要略》中先撰有《孔子传略》一章,《孟子要略》中续草《孟子传略》。时国人治先秦诸子之风方炽,余益广搜群籍,详加考订,扩大为《先秦诸子系年》。民十九赴北平,在燕京、北大、清华、师大诸大学授课。默念卫扬孔道,牵涉至广,兹事体大,不能专限于先秦孔孟之当时。抑且读书愈多,乃知所了解于孔孟之遗训者乃益浅。因遂不敢妄有论著。数年中,草成《近三百年学术史》。避日寇,至滇南,独居宜良山中,草成《国史大纲》。转成都,病中读《朱子语类》全部,益窥由宋明理学上探孔孟之门径曲折。至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乃又时时为诸生讲《论语》。赴美讲学,以羁旅余闲,草为《论语新解》。辞去新亚职务,移居来台,草为《朱子新学案》。又值批孔之声骤起,新近又草为《孔子传》。并汇集港台两地二十年来所为散文,凡以孔子与《论语》为题者,得十六篇,成为此编。回念自民初始知读孔孟书,迄今已逾六十年,而余年亦已八十矣。先则遭遇“打倒孔家店”之狂潮,今又嗅及“批孔扬秦”之氛。国事日非,学风日窳。即言反孔一端,论其意义境界,亦复堕退不可以道里计。然而知读孔孟书者,亦已日益凋零。仰瞻孔孟遗训,邈如浮云天半,可望而不可即,抑且去我而日远。念兹身世,真不知感慨之何从也。
一九七四年七月七日钱穆识于台北士林外双溪之素书楼。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曾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移居台北,于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一生著述丰富,学识博达,被誉为“一代通儒”,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目次
孔子略史及其学说之地位 / 001
大哉孔子 / 011
孔子诞辰讲辞大纲 / 023
孔子诞辰纪念辞 / 031
一九八六年美洲第五届祭孔大典献辞 / 041
孔子诞辰劝人读《论语》并及《论语》之读法 / 051
再劝读《论语》并论读法 / 071
谈朱子的《论语集注》 / 085
漫谈《论语新解》 / 099
谈《论语新解》 / 121
再谈《论语新解》 / 141
孔子之教与学 / 157
孔子之为人及其学与教 / 173
孔子《论语》与中国文化传统 / 183
本《论语》论孔学 / 197
孔学与经史之学 / 231
从朱子《论语》注论程朱孔孟思想歧点 / 255
《四书》义理之展演 / 299
孔子思想与此下中国学术思想之演变 / 317
孔子思想与现实世界问题 / 329
孔子与中国文化及世界前途 / 337
孔子思想与世界文化新生 / 353
孔子与世界文化新生 / 375
民族自信心与尊孔 / 389
孔子之史学与心学 / 399
孔子之心学 / 411
孔孟的心性学 / 425
中国近代儒学趋势 / 435
日译本《孔子传》序 / 443
编后记 /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