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学实用手册》通过系统梳理中药调剂学实用技术,旨在规范中药临床应用,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技能。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本学科的工怍特点,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采用模块化的编写方式,共分为两部分。理论篇:开展中药临床调剂前,要求掌握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篇:开展中药临床调剂过程中,必须突出掌握的常用实用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中药饮片调剂技术、中成药调剂技术、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技术、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技术、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中药饮片的管理与养护技术等。
中医临床用药需要合理和规范。合理是保证用药疗效与安全的基础,规范是推动中医药行业标准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临床调剂作为影响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开展其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药临床调剂直接关系中医临床疗效。对中药临床调剂常见的审方、调剂、复核、交待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规范化探讨,有利于健全和完善药学服务功能。中药调剂人员需要首重中药饮片品种质量,加强中药煎煮加工科学,力保中药剂型剂量准确,才能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有效性,保证中药“质、工、剂、效”与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确保临床调剂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立足于梳理中药临床调剂实用技术,探讨中药临床应用技术的规范化,在编写中根据工作特点,以掌握操作技能为出发点,采用模块化的编写方式,共分为两部分。开展中药临床调剂前,要求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中药调剂学术源流及传统术语,是为理论篇;开展中药临床调剂时,常用的实用方法主要包括中药饮片调剂技术、中成药调剂技术、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技术、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技术、特殊中药饮片的调剂与管理等,是为实践篇。
本书承蒙国医大师、我国中药调剂学科创始人金世元教授主审定稿,导师王永炎院士在百忙之中作序推荐,金世元名老中医工作室各位老师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诚挚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研制专项:临床中药调剂技术规范(编号ZYYS-201414)、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金世元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分部)立项资助。
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先后师从于颜正华教授、王永炎院士、金世元教授,主编《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用药集萃》等著作,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颜正华名医工作室核心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秘书,教育部“国家中药学教学团队”骨干教师。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中药调剂的学术源流
第二章 中药调剂的关键技术
第三章 常用的中药传统术语
第四章 药学道德规范和职责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五章 临床常用中药饮片调剂
第一节 解表药
第二节 清热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四节 祛风湿药
第五节 化湿药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第七节 温里药
第八节 理气药
第九节 消食药
第十节 止血药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三节 安神药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
第十五节 开窍药
第十六节 补虚药
第十七节 收涩药
第六章 临床常用中成药调剂
第一节 中成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成药调剂的操作规程
第三节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第四节 常用中成药临床调剂
第七章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
第一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规格设定
第三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操作规程
第五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仓储管理
第八章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
第一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概述
第二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操作规程
第九章 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第一节 麻醉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第二节 有毒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第三节 有毒中药的炮制与管理
第四节 贵细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附录 中药调剂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