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随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关于文化,历来有多种说法,仁智之见至今难以完全一致。但文化的核心,是人和人的精神活动,则是相对比较一致的看法。凡人类创造性的思维与行为而非自然性的生物行为,都是文化。从小的日常生活方面说,譬如吐痰是人本能的自然性的生物行为,人人都有吐痰的行为,但吐在规定的地方如痰盂之类就是文化,随地乱吐就不是文化。又譬如走路也是一种自然的本能行为,但知道走在人行道上,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就是文化,随意乱行就不是文化。这些都是行为文化,现在也叫文明。
又譬如吃饭也是人本能的生物行为,但吃什么,怎么吃,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不同的时代各有不同。西方人吃西点,用刀叉,分食制;中国人吃中餐,用筷子,共食制。以前我们吃的都是家常便饭,很少上饭店;现在有人经常上饭店,吃生猛海鲜,吃小龙虾,吃珍稀动物。这就构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
又譬如结婚。结婚生子原是人类种族延续的本能,与其他动物一样的。但人类的结婚,却要讲究结婚对象、年龄、工作,甚至学历和家庭等,结婚时还有许多手续、仪式乃至禁忌,而且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还各有不同的规定。这些是动物所没有的。
所以,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从器用性的工具之类到艺术性的文学之类到社会性的制度习俗之类,直至抽象性的心理认识与语言哲学之类,都是文化,都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与行为,不是人类自然性的生物行为。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区别于非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化就其本质说就是人化。
但文化有大小之别。大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概念,从物质器具到精神心理到语言艺术到制度习俗,无不在大文化的范围之中。小文化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指精神层面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语言知识、道德信仰、法律制度、社会习俗、教育艺术、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方式等,是一些非物质层面的文化,也就是“文化”这个词的本义“以文教化”的范畴。但小文化和大文化不是割裂的,小文化蕴含在大文化之中,精神层面的文化同样受到物质层面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这是对文化的基本理解。而就文化的特征说,却还有民族(地域)和时代的不同。
先说文化的民族性差异。
在古代埃及,法老死后是葬在地上的,所以留下了一座座金字塔;而在我国,皇帝死后却葬在地下,留下的是许多看不见的地下宫殿,如唐太宗昭陵,如明宫十三陵。
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小辈可以直呼长辈名字以示亲热,男女见面也常用亲吻与拥抱的方式;而在我国,则有严格的避讳制度,不要说不能直呼长辈名字,连长辈名字中所用到的字,平时说话写文章也须敬避,男女之间则历来讲“授受不亲”,不要说拥抱,连握手也没有可能。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很大的。
再就姓名说,中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所以叫姓名,很顺;美国人却是名在前姓在后,但我们也叫姓名,这就不顺,应该叫名姓才对。中国人写信,收信人地址在上面或右面,寄信人的在下面或左面;美国人正相反,寄信人的地址在上面,收信人的反而写到下面去了(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礼敬对方和美国文化看重自己的不同)。此外如年月日的署写顺序也是相反的(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讲究顺序和整体,美国文化看重现时和当下)。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庞朴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引用一个笑话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文化的这种民族性差异。
他说有三个不同国籍的客人在咖啡店里喝咖啡,招待端来的三杯咖啡里各有一只苍蝇。日本人首先发难,“马上生气地拍桌子让服务员把经理叫来,要教训经理怎样经营一个咖啡店,怎样管理他的下属。英国客人看见杯里的苍蝇,把钱放在桌子上一声不响地走了。美国客人则把手指一勾,把服务员叫过来说,在我们美国,如果要请客人品尝苍蝇的话,一定是把它们单独放在盘子里,和咖啡分开,客人爱吃几只自己去加(《稂莠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美国人很幽默,英国人绅士派,日本人讲究管理”。这虽然“是个笑话”,却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就是不同的民族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中国人,或者说,如果就是你,你会怎么做?
这种民族心理的不同,反映在文化上,便必然是有差异的。
庞朴先生说他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参观时,看到一对中国的石狮子,它们摆放在门口的位置,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很别扭。在中国,门前石狮子一般都是脸微朝里相对的,而伯克利那对却是脸朝外互不理睬。中国人就以为摆错了。但美国人“为什么会那样摆错呢”?这里所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差异。他们或许以为脸朝外“很英武”,才更像一个守卫者,看上去才更舒服。中国人性格比较内向,美国人比较外向。这种不同位置的摆放,似乎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更多一点。
文化还有很强烈的时代性差异。
譬如从事娱乐演出的人,古代地位很低,被称为“倡优”或“戏子”,现在却被誉为艺术家、明星,甚至还形成了许多几乎没有是非观念的追星族。就教授而言,八九十年代似乎是一个分界,以前的教授专心研究学问,被称为老师或导师,与学生有一种学术的传承关系;现在的教授被称为老板,研究重心大多已转移到经济上去了,与学生成了老板与雇工的关系,学生为老师打工,老师按劳付酬。再譬如阅读与写作,原来的纸质读本变成了电子文本,写作已很少用笔,变成了键盘打字,阅读习惯和书写方式都变了,这些都是文化的时代性差异。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器具、制度、习俗,乃至艺术样式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古今文化就会有所不同。
但两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虽说文化有古今的时代差异,但由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代代相传的,所以,虽不断会有创新和变异,却都始终保留有自己的民族基因,也就是民族文化固有的特征和遗产。这些总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顽强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文化的继承性。
譬如中国文化很讲究人的社会等级,同时又很看重人的亲属关系,整个社会其实就是一个严格的宗法社会,一个具有等级结构的大亲属系统。所以从历史上看,皇帝是君父,百姓是子民,官员就是大大小小的叔父和伯父,这样一来,社会的政治关系就成了一种家族关系。这种家族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称县太爷为“父母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里,始终把亲属关系当作人际关系的最主要的主体。现在人们常把不是亲属乃至陌生人,称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各种称呼上,就依然很清楚地延续着这种家族关系。而对等级的看重,则明显地体现在国人喜欢用职务来称呼对方,如孙局长(孙局)、李处长(李处)、刘主任等。在这些称呼里,具有区别身份的明确含义。这种体现等级的称呼,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如今已愈演愈烈了。
这本随谈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说得精确点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化,是小文化概念。全书有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人生礼仪,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成年到婚姻一直说到死亡以后家人的有关丧葬礼仪,还有人与人交往中的一些礼仪习俗等;第二部分是和皇帝有关的文化知识,如皇帝的称谓、庙号、谥号、年号以及皇位的传承,还有皇帝的家庭成员,如太上皇、太后、皇后等;第三部分是有关官制的文化知识,介绍帝制社会主要的职官系统和隋唐以前如何选官的几种制度;第四部分主要讲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也就是以科举方式的选官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校与书院等;第五部分讲历法和地理方面的知识,附带说了有关属相的知识;第六部分比较杂,有关于姓氏称谓和名字的,有关于避讳的,有关于文字狱的,还有关于梦和梦占现象的;第七部分专讲国学,着重介绍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并示例性地对《易经》和《论语》的两段文字试作讲解,对庄子的养生思想、韩非的法家思想和《论语》中个别有争议的公案,也略有解读。
以上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文化里的中国》的基本内容。
古代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了,古代的那些文化也只是我们通过文献来了解的过去的历史遗迹,是一些早已消逝了的传统,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似乎显得有点遥远。但作为一个民族,骨子里不可能不流动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因此还是需要了解一些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希望这本随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小书,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一点古代中国的文化习俗和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