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止庵 蒋方舟 苏枕书 宁远 茉莉 莲羊 推荐、 《知日》多次推荐
蔡澜*欣赏的女性名取裕子,即电影《序之舞》上村松园扮演者。
2.“**古人,后无来者” 的天才少女,日本文化界*高奖励“日本文化勋章奖”第一位女性获得者。
3. 一场时空交错的日本画坛美术展:
*全面·收录上村松园重点美人画作品 *丰富·甄选影响上村松园一生的画家代表作。
4.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比摩西奶奶更励志。女性必须为自己而活,比《傲慢与偏见》更反叛。
5. 穿越时空看京都风情物语,还原大正、明治、昭和年间关于美的追寻,真实呈现和服之美演变史、京都发髻变迁史、青眉红唇美妆史。
6. 随书附赠2021年和风美人月历,6张双月月历,6幅甄选松园经典美人画。每一天!和美人在一起
7. 精致小开本,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阅读。
上村松园生于明治八年(1875年),是一位活跃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的传奇女画家。作为画坛“天才少女”,她15岁以《四季美人图》参展第三届内国劝业博览会,获得一等奖,这幅作品还被来日本访问的英国皇太子看中而买下。此后,上村松园在日本画坛崭露头角,不断发表优秀作品,并于1948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
她一生致力于画美人画,线条纤细,色彩雅致,洋溢着日本古典的审美与韵味。但是松园对于画的艺术追求,并没有停止在视觉感知的层面,她所渴望传达的,是蕴含在温文典雅的美人画中、女性温柔而不屈的坚定力量。
她说:“我从不认为,女性只要相貌漂亮就够了。我的夙愿是,画出丝毫没有卑俗感,而是如珠玉一般品味高洁、让人感到身心清澈澄静的画。人们看到这样的画不会起邪念,即使是心怀不轨的人,也会被画所感染,邪念得以净化……我所期盼的,正是这种画。”
松园作为一名画家,一名画美人画的画家,一名女性画家,她的随笔中,不仅记录了创作的构思灵感与艰辛历程,还有她的成长经历与生命中难忘的邂逅,而更能充分表达她的思想的,是关于女性如何生活、处事的论述。松园推崇传统的日式美,认为这是*适合日本女性的审美表达,而对于随波逐流、学着欧美人的样子把自己弄得不伦不类的打扮,她则保持怀疑态度。她冷眼观世,“然而如今世人,都醉心于‘流行’,从和服的花纹到发型,不管什么都追在‘流行’的后面,却从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却对真正的美充满热心,“我希望妇人们能各自独立思考,找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在审美打扮上,松园希望女性能够找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一味被潮流所左右,这一点与Coco Chanel的名言“时尚易逝,风格永存”,是多么不谋而合。
上村松园的“传奇”,除了体现在她出色的作品上之外,还因为她波澜起伏的人生。当她还在母亲腹中,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仲子带着两个女儿,一人经营起家里的茶叶铺,支撑家计。在明治时代,女性被认为“只要学端茶倒水、做饭缝衣就够了”,而松园却因为热爱画画,开始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亲戚朋友们都不理解,纷纷指责“上村家把女儿送去学画,是想要干什么?”,幸而松园有一位开明达观的母亲,她坚定地支持女儿的梦想,送她去学画,尽可能地给松园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
松园回忆起温柔而慈祥的母亲,描绘童年时与母亲的生活点滴,不禁让人为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动情落泪:
我十多岁的时候,母亲去亲戚家,我和姐姐在家等母亲回来。但左等右等,也不见母亲回来,我很担心,就拿着伞,从奈良物町穿过四条大桥,去接母亲。当时下着雪,是一个寒冷的冬夜。还是小孩的我非常想哭,终于走到了亲戚家门口,正好,母亲起身准备回家,看见我,“啊”地一声显出吃惊的样子,接着又很高兴地说“你来了啊,哎呀,哎呀,一定很冷吧”,说着把我冻僵的手握在母亲的两掌之中,为我搓热。
“母亲!”我用哭腔叫道。
“啊,你来接我了啊,这么冷的天!”母亲说着,握住我冻僵的双手,一边呵气一边揉着。我不禁流下了泪水。
母亲的眼中也浮起了泪光。虽然是件平常不过的小事,但此情此景,我却一生难忘。
虽然有了母亲的支持,但松园的绘画道路依旧坎坷。在女性受教育尚不普及的年代,绘画学校的女学生很少,出门画写生时也不如男学生那般方便。更有甚者,有嫉恨她的人,在松园展出的作品上胡乱涂鸦。松园坦诚,有好几次,她都想到了一了百了。
然而,照亮这崎岖幽暗道路的,正是松园的几位老师,他们也是日本画坛中如灯塔般矗立、为后辈照亮前路的伟大人物:铃木松年、幸野楳嶺、竹内栖凤。在松园的回忆里,三位老师画风不同、性格迥异,但都对艺术充满热忱、对学生十分爱护。从松园与老师的互动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日本师徒之间的传道方式、绘画技巧,还能感受到一代大师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情流露。
有时候先生会画描绘雨中场景的画。如果只用湿毛刷把画布刷一下,水汽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充分渗透到绢布里。要让水汽充分渗透,不仅要用毛刷刷,还要用湿布巾“飒飒”地擦,情况才会变好。之后在上面画柳树或别的什么,再在上面用湿布巾擦。擦的时候绢布会发出“啾啾”的声音。先生频繁地擦,隔壁房间的小园就走出来用可爱的声音说:“阿爸,画在‘啾啾’地叫呀。”于是先生应道:“嗯,画是在‘啾啾’地叫呀。再给你做一遍吧。”就又在绢布上“飒飒”地擦。我曾经在一旁给可爱的小园画过写生。如今突然拿出当时的写生册来看,不禁思绪沉浸其中。
松园的母亲还没生下她时,就成了单身母亲;似乎是命运的相似,松园在27岁未婚生子,作为单身母亲抚养儿子长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经受了怎样的流言蜚语、指指戳戳,可想而知,但松园丝毫没有提及这些不愉快,相反地,在她的随笔中,尽是与儿子松篁相处时的幸福回忆。
儿子松篁也和我一样喜欢金鱼。到了冬天,我就用粗草席把金鱼缸包起来放在暗处等待春暖花开,但松篁总是等不及春天来,常常把走廊角落的鱼缸上的草席掀开,从缝隙看里面。当他看到心爱的金鱼像寒冰中的鲤鱼一样一动不动,马上显出担心的神色,于是拿来竹枝,从缝隙间去戳金鱼,看到鱼动了,就露出安心的样子。
我耐心地教导他:“金鱼在冬天要冬眠,你这样把它弄醒,它会因为睡眠不足而死掉的……”
儿子松篁似乎不明白金鱼为什么要在水里睡觉,只是苦着脸说:“可是,我担心呀……”说着,回头看了看鱼缸。
不知是否是画家的血液得到了传承,松园的儿子上村松篁和孙子上村淳,也都成为了日本画坛知名的画家。对于这一点,松篁说过:“母亲并没有教过我画画需要注意什么,但她始终勤奋努力的身影,是她留给我*大的遗产。”这大概就是,*高境界的教养,不是对孩子“耳提面命”,而是让孩子“耳濡目染”吧。
在世俗生活与艺术道路上饱尝艰辛的松园,深深体会到,女性要想在这世上生存下去,必须坚强,必须自己拯救自己。
人活一世,实际上就像乘一叶扁舟羁旅,航程中有风也有雨。在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的过程中,人渐渐拥有了强盛的生命力。他人是倚仗不得的。能拯救自己的,果然只有自己。做人不出色,其创造的艺术也无法出色。因为艺术是由创造者的人格所限定的。笔上所描画的是自己的心,即便总是注意着在人前装模作样,如果内心没有表里如一的真诚,是不行的。不断地反省自己是极其重要的,人类正是因此才会进步。
坚强、自省、保持真诚,松园从七十多年绘画生涯中提炼出的感悟,又何尝不适用于我们的人生呢?
在审美上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在事业上持之以恒、勤奋精进,在生活上坚毅刚强、勇敢面对,这是上村松园身为一个画家、一名女性,想传达给我们的。
有幸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的邀请翻译此书,多次读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用心读完,仿佛与作者一道,经历了波折起伏、不屈奋斗的一生。由于时间匆促,难免或有错漏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海涵。
方旭
2019年12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