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哲学的论文结集,内容主要在王阳明、贺麟、熊十力、牟宗三研究方面,旨在用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学,破除对它的种种成见,显示心学在中西哲学史上的深厚传统,彰显心学高扬精神的能动性,同时吸收其他学派的长处,在即心即理、即下即上(形而上下)、即知即行、即内即外的基础上突出精神、理想的先在性、统御性这一点。本书注意吸收西方思想深刻、细密、逻辑秩然的长处,又保持中国思想单刀直入、明快犀利的优点;立足传统哲学的本意,又注重根据新的时代条件进行哲理发挥。不为时流所困,也不故意标新立异,一切从学理出发。
张学智,1952年生,宁夏中卫人,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院教授。社会兼职: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宋明理学、中国现代哲学。著作有《明代哲学史》《中国儒学史?明代卷》《贺麟思想研究》《缁门警训注译》,合著有《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导读》等。译著有《莱布尼兹与儒学》。
古代篇
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一西方关于身心关系的几种典型理论
二斯宾诺莎的身心合一论
三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四简短的结论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
一儒家三统并建
二修德
三明经
四经世致用
五未来实学的结构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一道德理想主义
二普遍和谐
三自律原则和内在
四儒家的价值次序
儒学的复兴与宋明理学的理论贡献
一韩愈、李翱与宋初三先生
二北宋五子
三南宋理学
四及其后学
程明道之“生之谓性”及其歧解
一“生之谓性”详解
二程明道思想的特点
牧隐李穑儒学思想的渊源与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