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永远的童心
吴涛厚厚的一本自装书摆在桌案上,静静的,却有种诱人的魔力,把我拉回童年。
这本书叫《飞翔的苍耳》,作者牛耕是一个来自基层教育局的普通机关干部。这是他业余时间勤奋笔耕结出的硕大果实,洋洋洒洒二三十万字,满满的童年生活趣事,仿佛在中年的时光中设计出斑斓多彩的梦的童装。
无论是哪个年代的孩子,童年都是难忘的、五彩斑斓的。“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回忆童年,谁没有做过这样的游戏——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脚掌相抵,两手互钩,做拉锯的动作,身体前俯后仰,同时嘴里唱着欢快的儿歌。童年在哪里,游戏就在哪里。在这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小时候做过的各种游戏。比如在《拾个冰糕棍儿,咱俩换换位》一文中,详细描写游戏“挑冰棍儿”的玩法:“两三个人围在一起,蹲着或跪着,地面上画一个圈,平均拿出来一定数量的冰糕棍儿,自己留一根做挑棍儿……挑完为止。”除此之外,作者还饶有兴致地回忆了滚铁环、跳皮筋、砸沙包、捉迷藏、摔凹窝、吹柳笛、烧红薯、挖田鼠、捅马蜂窝等童年趣事。
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比如在《鸡毛毽》一文中,作者说:“鸡毛毽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需要铜钱、碎布、针线,还有必不可少的漂亮鸡毛。”字里行间透着小小的得意,蕴含着满满的成就感。“后来我们学会了另一种做法,收集尿素袋子封口用的红红绿绿的塑料绳子,就像裹灯芯一样把绳子攥紧,剪出合适的长度,捆好塞进铜钱的方孔,放在煤油灯前将一端烤热到熔化,然后放在玻璃板上一按,塑料绳子就焊在了铜钱上,将另一端的塑料绳子一点点地梳理蓬松,一个简易的鸡毛毽子就做好了,其实一根鸡毛都没有。”这简直就是小发明小创造啊!孩子们像小小的工匠,在游戏中想方设法破解“难题”,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合作。比如《砸沙包》一文写道:“课间十分钟的校园里、操场上,同学们随意分成两拨儿,一方是兴致勃勃地轮流夹击地砸,一方是高度紧张地蹦跳躲闪……
版权信息
序 永远的童心
自序 你的童年,在哪里?
老家的电影院
伤口上撒盐的滋味
水坑里漂满不能潜水的青蛙
课桌上的流水时光
地理老师家的葡萄架
拾个冰糕棍儿,咱俩换换位
酸甜酸甜的桑葚子
我们站在高高的苹果树上
剥出来的小鸡
自制渔具的年代
打弹弓
挤尿床
灯会
摔凹窝
吹杏核
老布鞋
我的童年是在豫东平原一个到处是泡桐树、槐花树的乡村度过的。乡政府那时候叫“公社”。“公社”所在的村子大家都喊“集上”,集上有卫生院、粮店、学校、派出所、邮电所、新华书店……集上最大的建筑物应该就是那个叫“周堂电影院”的大房子了。
老家的电影院修得高大气派,红色的顶,灰白色的墙,坐北朝南,每次进电影院我都会迷方向。房顶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挂着好多排绿色的大吊扇,墙壁上有很多圆圆的凹陷窝,应该是处理影院回音的。影院里的座位很是原生态,全部是砖混结构的,外面抹着一层厚厚的水泥,坐的人多了,水泥面就像如今包了浆的文玩一样锃亮。影院能够容纳上千人,春夏秋冬,看电影的热情往往让人们忽略了水泥座位的冰凉。
那时虽然电视机已开始普及,《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等电视连续剧正热播,但似乎并没对电影造成多大威胁,电影依然是相当受欢迎的。每当引进新影片,电影院前面的告示牌上就会贴起用美术字写的海报,人们纷纷驻足观看,然后便排着队去买票。那些手里拿着蓝色、红色或者黄色电影票的人,往往能使周围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电影放映的时间通常是晚上,常常是离开映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时候,影院前面的空场上便已是人山人海。看电影的人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在贴身的衣兜里装好电影票,拿着零食,挎着水壶,夏天还会带着大蒲扇跟擦汗的毛巾,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小孩子们或是兴奋地笑着、叫着,到处乱跑,或是拽着大人的手把他们拉到卖零食或小玩具的摊子面前,那时候最好的零食就是老冰棍跟葵花子。当大喇叭宣布开始检票的时候,人群便开始躁动起来,急忙拿出票,放在手里紧紧地攥着,然后争先恐后地往影院里挤,似乎慢了就赶不上了。好不容易挤进了影院里面找到座位坐下,这才会长长地松一口气,满心欢喜地坐在水泥座位上等待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