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复旦大学中文学科建立以来包括陈望道、胡裕树、范晓、游汝杰、戴耀晶等先生关于汉语语法研究代表性论文共计二十四篇。根据内容,分为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汉语语法描写与解释两辑;其中第二辑又分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书后附有“编后记”说明编选原则、学术源流等。
丛书简介:《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是一套为庆祝“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百年”所出版的丛书。该丛书是一套反映了复旦中文百年学术传统、源流,旨在突出复旦中文学科特色、学术贡献的学术论文编选集。
适读人群 :大中院校文科相关专业大中院校文科相关专业学生、研究人员,文学爱好者
复旦中文的汉语语法研究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都为中流砥柱。本卷共分“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和“汉语语法描写与解释”两部分,选目均为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文章,目的在于集聚复旦语法研究之辉煌,铭志而勉后人,传承复旦汉语语法研究的精神。
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的开始,追溯起来,应当至1917年国文科的建立,迄今一百年;而中国语言文学系作为系科,则成立于1925年。1950年代之后,汇聚学界各路精英,复旦中文成为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重镇,始终处于海内外中文学科的最前列。1980年代以来,复旦中文陆续形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1981年)、古籍整理研究所(198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5年)、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4年)等新的教学研究建制,学科体制更形多元、完整,教研力量更为充实、提升。
百年以来,复旦中文潜心教学,名师辈出,桃李芬芳;追求真知,研究精粹,引领学术。复旦中文的前辈大师们在诸多学科领域及方向上,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他们在学问博通的基础上,勇于开辟及突进,推展了知识的领域,转移一时之风气,而又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相互之间尊重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造成复旦中文阔大的学术格局和崇高的学术境界。一代代复旦中文的后学们,承续前贤的精神,持续努力,成绩斐然,始终追求站位学术前沿,希望承而能创,以光大学术为究竟目标。
值此复旦中文百年之际,我们编纂本丛书,意在疏理并展现复旦中文传统之中具有领先性及特色,而又承传有序的学科领域及学术方向。其中的文字,有些已进入学术史,堪称经典;有些则印记了积极努力的探索,或许还有后续生长的空间。
回顾既往,更多是为了将来。我们愿以此为基石,勉力前行。
张豫峰,1966年生,河南开封人。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200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卢英顺,安徽无为人,1962年生。1986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同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于1989年7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于1993年9月考回复旦大学中文系,再次师从胡裕树教授学习现代汉语语法,于1996年7月毕业,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
我对研究文法、修辞的意见
谈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
谈存续跟既事和始事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
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
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
汉语语法描写与解释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论现代汉语现实体的三项语义特征
论句法语义一体化分析中词义的地位
语法配价、参与者、价语及介词性价语
认知图景与句法、语义成分
使动句致使意义实现的机制及其语用价值
“都”允准任选词的理据
从存现句的形成看其结构原理
汉语句子否定的类型性质
关于“们”与“-s”
汉、英主要“事件名词”语义特征
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
论《春秋公羊传》的语法观
“即”“便”“就”虚化过程中的错项移植
汉语动量词不产生于先秦说
再论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基于语篇照应的视角
“所到之处”句式源流考
编后记
《革新与开拓/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现代汉语语法卷》:
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或结构体)由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的内部结构意义和外部功能意义,而语法形式则是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即表示语法意义的方式或手段。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紧密相连,是对立的统一,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也没有无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既然语法有三个平面,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当然也可以从三个平面进行分析。
句法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句法意义,表示句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可称作句法形式。句法意义是指词语与词语相结合组成句法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显层的关系意义,句法形式就是表示这显层关系意义的语法形式。比如主谓结构有“陈述一被陈述”的意义,动宾结构有“支配一被支配”的意义,定心结构有“修饰一被修饰”的意义,这些都是句法意义。词类的功能,也是句法意义。表示句法意义的句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用语序表示的,如“大大的眼睛”是定心结构,有“修饰一被修饰”的句法意义,而“眼睛大大的”是主谓结构,有“陈述一被陈述”的句法意义。有用虚词表示的,如结构助词“的、地、得”和连词“和、并、而”等,都是某种句法结构的标志,从而可显示某种句法意义。有用节律形式表示的,如“出租汽车”,“出租”重读是定心结构,有“修饰一被修饰”的意义;“汽车”重读为动宾结构,有“支配一被支配”的句法意义。有用词类形式表示的,如“新衣服”是“形十名”形式,“形”在“名”前一般构成定心结构,就有“修饰一被修饰”的句法意义。有分布形式表示的,词类的功能就是通过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显示出来的。此外,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
语义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语义意义,简称语义。表示语义的形式可称为语义形式。语义这个术语现在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广义地理解的语义,一种是狭义地理解的语义。前者包括词汇意义、逻辑意义、语法意义、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等,有的甚至把一个句子所表示的思想内容或者言外之意也看作语义;后者则专指语法领域中语义平面的意义。狭义的语义是语法意义的一种。这种语义是指词语和词语相互配合组成语义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隐层的关系意义。比如名词跟动词搭配组成的隐层的语义结构里,名词跟动词就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以“昨天我在图书馆里用电脑给小陆写信”这个句子为例,从语义平面分析,“写”是动作,其他名词分别是“写”这个动作的施事(我)、受事(信)、与事(小陆)、工具(电脑)、时间(昨天)、处所(图书馆里)。也可分析为这是一个动核结构,“写”具有“述谓”义,是这个动核结构的核心;“昨天”“我”“图书馆里”“电脑”“小陆”“信”具有“指称”义,是动词“写”所联系着的语义成分。
语义与词汇意义、逻辑意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词汇意义、逻辑意义是语义的基础,因此往往相合,例如“毛笔”“刀”之类,从词汇意义或概念意义上归类,可归人工具类;而在“他用毛笔写字”“我用刀切肉”这样的句子里,从语义平面分析,“毛笔”是“写”的工具,“刀”是“切”的工具。但是语义跟词汇意义或概念意义也有不一致的时候,例如在“他送我一支笔”“我买了一把刀”这样的句子里,“毛笔”和“刀”都成了受事,在“这支毛笔很好”“那把刀很钝”这样的句子里,“毛笔”“刀”都成了系事。产生不相合或不一致的原因,是因为词汇意义或概念意义可从离开语义结构的个别词获得,而语义只能在一定的语义结构中才能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