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科技伦理研究论纲

科技伦理研究论纲

定  价:30 元

丛书名:学术前沿研究

        

  • 作者:程现昆 著
  • 出版时间:2011/1/1
  • ISBN:9787303118144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82-057 
  • 页码:21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1
8
1
7
8
3
1
0
4
3
4
    《科技伦理研究论纲》除导言外共分五个部分。
    导言部分,分析了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的现状,认为科技伦理问題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理论热点、在科技伦理的基本含义、研究对象、号科定位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写研究却还远未充分展开。由此引出《科技伦理研究论纲》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部分,通过对科技伦理思想、科技伦理问题的由来的历史溯源,考察了科技伦理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具体分析了其形成的厉因。人类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与职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一般道德原则与职业实践结合的直接产物。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受到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制约。《科技伦理研究论纲》对科技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科学技术的内部和外部分六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使科技伦理研究的现实的必要性充分显现出来。这部分是全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资源。
    第二部分,在对目前科技伦理研究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的新的视角,对科技伦理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强调了科技伦理的独特本质,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当前科技伦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么从科技角度探讨科技的“两面刃”价值,要么从社会道德角度强调科学家的自律与规范,这实际上是将认识世界的活动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分割开来。《科技伦理研究论纲》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出发,将科技实践理解为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通过调节社会关系的活动相互渗透、互相耦合而成的整体,强调应将“科技伦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分析其中的人与其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应当将“科技与人”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视作科技伦理的本质,而这正是科技伦理问题之所以凸显并能够进行元理论层次分析的根本依据。只有如此,才能揭示科技伦理的独特内涵、与社会道德现象的共性和差异以及把握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这部分是《科技伦理研究论纲》立论的基石,也是关于科技伦理本质研究的理论创新,以下各部分都是这一本质的合理展开。
    第三部分,科学共同体作为“小科学”背景下的科技伦理的主要结构形式,必然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而传统的伦理学的规范和规则在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吋又往往显得空泛或失灵。《科技伦理研究论纲》从“大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包括科技伦理的专业共同体、科技伦理的职业共同体和科技伦理事业共同体的“大共同体”概念及其相应的由经济伦理、责任伦理和生态理性伦理组成的伦理结构,二者结构的协调一致就成为科技伦理的合理结构。上述科技伦理的层次结构,使得科技伦理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其内部制度保障的激励体系、道德规范的伦理责任与外部共同的价值目标的互动,明显地体现了科技伦理的层次性和生态性特点。科技伦理是以预防性、前瞻性的责任为主要内涵的,因而,责任也就成为了科技伦理结构的必要张力。这一部分是科技与人关系的展布并最终得以协调的根据。
    第四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态哲学、系统科学为基础,提出了建立“科学技术与人、自然、社会”的生态平衡的思想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控制为导向与以发展为导向相结合”的科技伦理价值评价的科学模型。《科技伦理研究论纲》在对“价值”所体现的主客体关系的属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伦理价值构成的“四维度”说,并依此确立了科技伦理评价的“四原则”。认为,科技伦理评价必须按照“以真为要、以善为本、以美为尚、以责为引”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表现为哲学的本体论式的“终极关怀”。同时,考虑到科技伦理的价值评价是一种属人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评价者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个人偏好之上,使得评价者在评价中提供的评价信息不够确切、不甚完全,具有灰色性,故《科技伦理研究论纲》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结合当代混沌理论、价值哲学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科技伦理的价值评价模型,而且进一步根据模型构成要素之间两两相交关系的程度,确立了结合系数,从而确保了量化评价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这一部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关于评价问题研究的一次新的尝试。
    第五部分,从现时代出发,对科技伦理的当代生成与发展予以理性关怀。由于科技伦理问题的多样性,人们对什么是科技伦理学存在极为模糊的认识甚至极大的分歧。这导致了科技伦理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科技伦理研究论纲》对科技伦理作为学科能否存在的根本问题一一学科性质进行了全面阐述并进行了学科定位,首次建立了科技伦理学的二级学科结构。从科技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到学科结构、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伦理革命以及科技的异化到科技的人化的现实运动逻辑,论述了当代的科技伦理不仅是伦理学演进的逻辑必然,而且是科技进步的现实实践必然以及人性自我展现的内在必然。
    总之,以“科技伦理”范畴为研究单元的新范式要求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实现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人文以及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跨越,实现科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密切合作。反之,如果我们忽视了“科技伦理”作为整体的研究视角,那么,不可能对科技伦理问题进行现实的说明,从而很难实现对现有研究的真正超越。可以说,这是一次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尝试。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