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沿着“原理性阐释一现状性描述一成因性分析一对策性建议”的基本逻辑,将“为什么做”“现在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系统阐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理、现实状况和推进机制,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多年,始终都有一个非常深刻体会,相比艰难的科研探索创新以及复杂的内部治理,其实做“人”的工作才是最难的。而要做好“人”的工作,最难的往往不是各种具体的量化指标的提升,恰恰是那些无法直接精确考量的、作用于无形之处的工作。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要如何不被排斥地在学生的思想深处高效地做好引导、塑造工作,“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是最难立竿见影但却影响深远的重要工作,也是决定教育是否真正发挥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和激励作用的关键前提。
由此可知,对于高校而言,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创建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思想深处、无形之处的工作,应该是最不容忽视且必须高度重视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前时期,虽然对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根本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共识,但不可否认,这些思想深处、无形之处的工作成效并不乐观。而如果这些工作做不好,我们的学生会出现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状况,那么即使他们都具有强大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绝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即使他们不被一概而论称之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至少在“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而“为谁培养人”也得不到真正落实,更加遑论立足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了。
同样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绝不能脱离大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具体环境、环节等有形的具体工作,而成为独立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体系之外的独立单元,成为教师育人育才的额外负担,成为“空对空”的理论“说教”。无论是学校也好,还是教师也罢,无论是两课教师也好,还是其他专业课教师也罢,都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系,都必须深刻理解作为一名合格老师的真正内涵和要求,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搭载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事物从而润物无声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也让教育教学活动除了承担知识传承创新的功能之外,成为像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教育——“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事实上,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也是学校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中始终紧扣且重点探索的命题之一。自2013年以来,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调整人文学院,加强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建设,大力推动开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校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模式研究”等,既是作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立足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使命职责、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探索。特别是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空”“远”以及全面融入不够等问题,在如何选择好融入载体、融合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方面,让“有形”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能够成为落实“无形”的载体、手段和平台,让唯物主义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切实通过唯物主义的手段、载体和方式,改变其从理论到理论而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使理想信念、政治理论变得更加言之有物,更能够打动人、吸引入、影响人。
刘建伟,男,1978年3月出生,山东日照人。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政治学。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11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次。入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届“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
绪论
第一章 红色文化的形成、概念、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红色文化的概念
第三节 红色文化的特征
第四节 红色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红色文化融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和
必要性
第一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能性
第二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章 红色文化融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做法
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基本做法
第二节 具体评价
第四章 红色文化融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党的红色文化与价值引领思想为指导
第二节 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相结合
第三节 分众规划和精准教育相结合
第四节 理念倡导和生活践行相结合
第五节 保持原貌和发展创新相结合
第五章 红色文化融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重视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研发
第二节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第三节 推进校园价值观文化建设
第四节 创新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第五节 创建特色网络教育平台
第六节 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
附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校史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探索
一、红色校史
二、校史教育
三、基本经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