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围绕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传播路径的学术探索,内容包括中亚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优化实证研究、新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区域特征等理论思考、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留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调查等。本书从理论探索、实地调研和学术翻译三个方面呈现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探究。
以往同类书大多集中在语言本体研究、社会变量之于语言的研究等,该文集则侧重文化传播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尤其是,大量一手数据和信息为今后研究工作的深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文化传播(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人类学、文化学、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学科和领域研究的核心议题。文化传播也常常被学者称为文化扩散,是指人类文化由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散布的过程。由路径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由方向可分为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按其分类不同,研究的角度会有所差异。
从人类学、文化学的播化论学派观之,物质文明的地理分布是其研究的重点。它能反映文化移动的空间序列,侧重不同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诚然,文化的移动和传播是人类较为普遍的现象。拉策尔(FRatzel)、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弗格累布奈尔(FGraebner)、威廉施米特(WSchmidt)、威廉里弗斯(WHRRivers)、G埃利奥特-史密斯(GElliot Smith)和威廉詹姆斯佩里(WJPerry)等都从空间范畴指明了不同群体间的文化联系。然而,人类学传播论者难以回答文化特质的最初起源。
如果将传播学作为研究侧重点,我们很容易发现:它更为关注人类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它是将传播学理论作为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以传播作为研究文化的切入点。由此,研究任务不仅仅是洞察人类社会的文化行为,还重在研究其如何传播和分享文化。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撰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正式明确传播过程以及五个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成效(with what effect)。这就是经典的5W传播模式,它更重视传播的确定效果。
假如我们愿意将传播赋予时代的表述,即将其看作新闻传媒或文化媒介;那么,按照媒介社会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对新闻传媒的研究范式可以分为三种维度:第一,宏观维度讨论媒介和新闻生产系统与国家权力和资本机制的关系;第二,中观维度关注新闻职业和传媒机构的组织社会学;第三,文化视角偏重文化价值、传统和表征系统对媒介运作及其意义建构过程的影响。
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文化传播的三种符号形式即声音(语音)、形象和文字。最为经典的研究,如季羡林撰写的《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其中,前者主要是论证中国最古佛典翻译中的佛字,不是直接从梵文Buddba,而是间接通过吐火罗文A(焉耆文)的pt和B(龟兹文)的pud、pūd译过来的。语言中一个字的音译所呈现的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后文一方面讨论佛字对音的来源,另一方面则是从浮屠与佛的关系推测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此项研究,可以堪称是从语言学做切入点透视文化传播的典范之作。
汉语国际教育依托汉语热一带一路倡议和孔子学院设立的时代背景,秉持亲、诚、惠、容和民心相通的理念,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一带一路共同愿景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形塑国家正面形象、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国家凝聚力、促进国家产业创造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影响。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2009年7月,其前身是1990年3月成立的汉语教学研究部,2004年更名为汉语教育学院。目前,学院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硕士点,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下设对外汉语、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传播三个研究方向。截至2017年6月,我们有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49个国家的留学生。正是基于学术研究方向和语言教育对象的要求,学院从2016年至2018年设立中亚文化传播研究所,开展了为期3年侧重文化传播的学术探究。本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和学术氛围中所做出的努力。
《通往文化传播之路》是笔者近年来从事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的心得和感悟。尤其是在学院中亚文化传播研究所平台打造的基础上,在学院主管领导的支持下,在教师同仁的帮助下,基于对中亚文化传播的若干理论探索和实地调研所凝结的学术作品。文集内容有:《中亚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优化实证研究》《新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现状与前瞻性述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也有我所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之作。它们分别是贾玮琼的《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2016)、陈瑶婵的《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调查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韩留学生为例》(2017)、胡雅雯的《汉塔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2017)和李晓闻的《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课堂语言传播效果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非学历留学生为例》(2018)。
特别要说明的是,张倩汝的《新时期灾后移民的民族关系重建及其交往方式探研以新疆塔吉克阿巴提镇社区为例》和王倩的《新疆社会转型中塔吉克女性社会化程度研究》是对笔者田野调研的英文译介;冯雪的《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是对笔者撰文的俄语翻译。我们希望在文化传播方面实现多向互动,有更多的学术同仁共同助力!由于笔者和所带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有很多研究不到位、言说不清晰之处,还望研究者们不吝赐教!怀揣着对文化传播学术研究的赤诚之心,一路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是为前言!
2018年9月于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大厦
刘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 近年来,在《开放时代》、《世界民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转型与交往:一个工厂的劳工民族志》(2017年,独著)、《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2014年,独著),学术文集《新疆人类学民族学书斋与田野》(2016年,独著)、《新疆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独著)。 2017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跨境民族塔吉克族同源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研究,2010-2014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迁徙与文化适应调查研究,2014-2016年主持并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社会转型中维汉劳工交往调查。2012年《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荣获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三等奖,2015年《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荣获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理论探索
中亚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优化实证研究
新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现状与前瞻性述评基于俄罗斯学者视角的中亚国家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动态研究
从实求知志在惠民读周庆生《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
神话的谜思:二律背反与触及岩石兼谈列维-斯特劳斯《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
实地调研
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
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调查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韩籍留学生为例
汉塔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课堂语言传播效果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非学历留学生为例
学术翻译
Research on Reconstruc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among Post-disaster Migran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the
New EraA Case of the Community of Tajik Abati Town,Xinjiang
Research on the Degree of Tajik Women
Socialization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Xinjiang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о таджик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 воды в высокогорья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