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湖北省特级教师黄群芳主持编著,组织武汉市“黄群芳名师工作室”的一批骨干教师(来自武汉市20余所学校)集体研究编写成书。全书共分三个板块22篇文章,组织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体验,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收获成长。旨在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圆心、以课堂为半径的单一甚至狭隘的语文学习模式。而作为课程来开发和实施,有别于平时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适用于初中阶段七、八、九年级的学生阅读,也可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参考。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门制定的中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篇目,针对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而编写的,有利于提高中学生顺利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较大的价值。
“海量阅读”课程自开课以来,历时4年,可以说已经日渐成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海量阅读有效地解决了影响学生阅读的三大顽疾,即学生没有时间读书、没有好书读、不知道如何读书。
(2) 海量阅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阅读,学生获得了广博、多元化的知识,增加了和语言接触的机会。阅读是一个将语言内化成自身能力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提高了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通过读书,学生陶冶了情操,领悟了道理,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相信,和同龄人相比,海量阅读让我校学生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读书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阅读让他们学会了思考,阅读塑造了他们的人格,阅读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海量阅读促进了教学相长。
海量阅读是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学会亲近文本,学会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会更加系统地阅读经典、名著,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从书本知识中获得全新的体悟。
(4) 海量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过程。
(5) 海量阅读促进了学校文化和教学成果转化。
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读书,阅读课成了他们喜欢上的课程,全校已然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同时海量阅读给整个学校的班风学风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十、 后期改进
当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有不少困惑。
(一) 关于书目的选定问题
3年下来,学生阅读的书籍有100多部,这将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书目的选定上,我们一直颇费心思,不仅要选出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经典,而且要考虑课内外衔接,还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从目前我们不断调整的篇目来看,仍有一些书目是学生不大愿意阅读或是有些学生难以读懂的。面对不同阅读水平和阅读经历的学生群体,如何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是我们还要研究的课题。接下来,我们会将阅读书目范围进一步扩大,把书目分为精读书目、泛读书目和自选书目三个层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二) 关于名著的导读问题
初中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读书的能力其实是很有限的,如果在海量的阅读中缺乏有力的指导,诸如方法的提醒和内容的点拨等方面的指导,恐怕很难有让人满意的效果,甚至能否坚持都是问题。目前我们的名著导读指导还是不够的,我们将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心力去研究和开发。后期我们将开发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名著导读课,如不同体裁的导读课(小说导读、散文导读、诗歌导读、戏剧导读)、不同阅读时段的导读课(读前导读、读中导读、读后导读)和不同阅读方法的导读课(精读课、略读课、跳读课)等。我们准备把这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教学案例编撰成书,用以指导教师的导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过程。我们相信,如果指导跟上了,海量阅读一定会变成真正有效且充满快乐的阅读之旅。
(三) 关于教师的评价问题
课程开设以来,我们的重点放在课程实施和学生评价上,对海量阅读课程授课教师的评价还没有正式启动。因为授课教师同为语文教师,评价主要还是与语文学科成绩挂钩,这必然会导致有些教师仍旧重课内教材教学轻课外海量阅读,有的教师甚至会占用海量阅读时间让学生做题。后期我们将把学生海量阅读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海量阅读作为教师常规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备课、上课、开展活动频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按一定的分值比例计入绩效成绩。
黄群芳
上编七年级阅读导读
《名人传》2
《追风筝的人》12
《家》23
《老人与海》33
《小王子》44
《童年》57
《消逝的古国》66
《狼图腾》75
中编八年级阅读导读
《简·爱》88
《热爱生命》101
《红星照耀中国》110
《活着》123
《决战朝鲜》134
《射雕英雄传》143
《昆虫记》152
《巴黎圣母院》163
下编九年级阅读导读
《瓦尔登湖》176
《苏东坡传》184
《把栏杆拍遍》194
《史铁生散文选集》204
《智慧和信仰》214
《中国在梁庄》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