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这位古代医药科学家,自唐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民众 的爱戴,并尊奉他为“药王”。历代文人墨客用以诗文歌颂赞美, 帝王官宦也都代有封谥。孙思邈生前活动的地方,仍留有皇帝的 褒崇和封赐,以及文人学士、社会贤达歌颂其医德医术的各类纪 念石碑。其为医家立碑祭祀的数量之多、级别之高,是有史以来 极为罕见的。可见,世人对这位“名魁大医,百代之师”的虔诚 崇敬。孙思邈“医济当时,方传万世”!
孙思邈是中国唐代名医,为中国医学和药物学做出了杰出贡 献。宋-林亿称:“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在中国中 医界,孙思邈可谓是罕见的传奇式人物。他具有“三省四箴的高 尚品德,白云苍狗的鄙视荣华,乐天知命的安于贫贱,鸥闲鹤静 的善于养生,五车三筐的博学多能,横锦散珠的写作能力,换心 移树的医学水平,折短剖圆的数术天才,妙理玄机的卜易绝技。 加上天悟神聪的禀质独厚,难老长生的期颐高寿”。“七岁就学, 曰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道合古 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一生三拒入仕:拒绝隋文帝杨坚在 登极前“征为国子博士”;拒绝唐太宗“召诣京师”授以爵位; 拒绝唐高宗召见授予“谏议大夫”。他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他 以奇特神异、名医名儒、似僧似道的姿态而驰名中外。
孙思邈精通诸子百家,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勤求古训,又 不泥古;兼容并蓄,以法类证。他竭毕生之精力,撰著《千金 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承唐前《内经》、〈〈难经》、 《伤寒论》、《脉经》、《甲己经》、《肘后方》、《本草药对》、〈〈小品》、《诸病源候论》等诸家之学说,参同代名医甄权、甄立 言兄弟,谢季卿、孟诜等之著述;在对唐前医药文献资料全面、 系统地整理基础上,博采众方,又吸收西域医学和民间验方,传 承和发展了中医药学,为中国医药事业作出了承上启下的巨大贡 献。
孙思邈是中国医学史上,首开系统地论述道德观和医学伦理 思想之医家,他提倡“大医精诚”,“他的医德学说为中国后世 医生的奉行准则,可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誓言》相媲 美”。他被推崇为一代医德宗师,他的医德思想在医学史上有着 极其重要的意义。
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的《千金方》是孙思邈 医药学术和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著作。《千金要方》中包含了内外 科、妇儿科、五官科、皮肤科、急救、食疗、养生、气功、按摩 等丰富的医学内容,涉及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 《千金翼方》,是孙思邈晚年对《千金方》的补充之作,其内容与 现代医学中的药物学、传染病学、食疗养生学、老年医学等诸多 领域相关,这充分反映出孙思邈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深邃的医学哲 学思想。
孙思邈的《千金方》,不仅对中国医药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 影响,在国际上,特别是对日本医学也颇有影响,日本曾以此作 为彼邦学习汉医的课本。同时《千金方》对丹波康濑撰写《医心 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医学家多纪元坚等说:“晋唐以降,医 籍浩繁,其存而传于今者,亦复何限,求其可以扶翊长沙,绳尺 百世者,盖莫孙思邈《千金方》者焉。”
前言
一、孙思邈生卒墓地考
1.生于何年史载纷纭
2.生于隋?开皇元年之说
3.生于梁?大同七年之说
4.卒于唐?永淳元年
5.墓葬何处史书无记
二、孙思邈所处的时代
1.社会和思想背景
2.隋唐朝廷重医学
3.前人医药学遗产
4.中外医药学交流
三、孙思邈的生平事迹
1.立志问医行济于民
2.结交医药家和文人
3.颇得帝王臣将赏识
4.撰写巨著两《千金》
四、千古流传的《千金方》
1.《千金方》的主要内容
2.《千金方》版本和流传
3.两序文采鸿儒气势
4.据典渊博史家风范
五、对前代医家的继承发展
1.渊源仲景医德思想
2.继承扁鹊学派思想
3.汇集经方学派大成
4.发展仲景学之贡献
5.编纂两书的《伤寒》
6.研究方法唐后典范
六、儒家《周易》的影响和运用
1.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
2.渊源《周易》的思想
七、印度佛教和医学的接受
1.佛教对孙思邈的影响
2.与道宣“林下之交”
3.《千金方》中的佛学思想
4.对印度医药学的吸收
八、中国道教及医术的吸收
1.道教对孙思邈的影响
2.“医道同源”的体现
3.《千金方》中的道教思想
4.对道教各派之吸收
九、对后世各派学说的影响
1.河间学派的药方
2.易水学派脏腑说
3.丹溪学派养精气
4.伤寒学派之中坚
十、《千金方》与日本医药学
1.鉴真携书东渡之说
2 对汉方学和习俗影响
3.日本医书所引《千金方》
4.日本研究人员和机构
5.现藏版本和日本翻刻本
十一、医学贡献和医文献史地位
1.医德——伦理学的贡献
2.医药科学的贡献
3.医文献中崇高地位
十二、中外历代评价和海外影响
1.中国历代医家之论
2.日本书序跋之推崇
3.生前逝后身份之说
4.海内外之影响
……
十三、孙思邈手迹诗文和炼丹四言诗
十四、孙思邈研究机构和成果
十五、孙思邈后人与医学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