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定 价:138 元
丛书名:本书出版得到广东省东方历史研究基金会资助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刘本森 著
- 出版时间:2018/9/1
- ISBN:9787520132848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829.12
- 页码:52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以1898年英国租占威海卫为研究课题。研究侧重点有二:一是英国在租占威海卫问题上的政策与外交,这个问题落脚在怎样看待一个更大视野中的局部上。二是英国人在威海卫的遭遇和所作所为,落脚在英国在威殖民统治以及威海的近代化起步上。因此,该书结构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讨论威海卫与中英外交,内篇讨论英国人在威海卫。主要结论有三:一是英国租占威海卫是列强竞争时代来临时英国的被动行为,这一行动是英国如何面对竞争时代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出英国将如何在竞争时代维护其在垄断时代得到的利益。政府内部意见的不同反映了外交思想的不一致。二是归还威海卫反映出的英国外交的原则,即:即便是归还对于英国来说意义不大的威海卫,也需要通过每一个决定的做出获得一定的好处,英国在外交中很好地贯彻了利益至上的原则。三是如何看待英国在威海卫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威期间,尊重当地文化、采取不干涉主义是其治理特点,威海卫的大优点是处在和平之中。不过,尽管威海卫的公共事业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英国人在发展威海卫上做的并不好。1929年英国在威海卫的投入、支出,不及1913年德国在青岛的投入和支出。英国政府官员薪俸占到总支出的54%,加上办公经费,占到85%,这表明英国威海卫政府是个殖民政府。英国人在威海卫所做的一切,是近代化的一个起步。
在当前改革大潮中,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思想观念随之逐步改变,全国热气腾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举国公认,世界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而尚待完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在社会各个角落弥漫着“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的浊流。出版界也难遗世而独立、不受影响,突出表现为迎合市民心理的读物汗牛充栋,而高品位的学术著作,由于印数少、赔本多,则寥若晨星。尚无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往往求出书而无门,感受尤深。这种情况虽然不会永远如此,但已使莘莘学子扼腕叹息。
历史科学的责任,是研究过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现实。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数千年者,与此关系匪浅。中国是东方大国,探索东方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能更加直接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借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历史学科十分关心,但限于财力尚未充裕,资助项目难以面面俱到。我们是一群有志于东方史研究的中青年学人,有鉴于此,几年前自筹资金设立了一个民间研究机构,现为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创业伊始,主要是切磋研究。但感到自己研究能力毕竟有限.于是决定利用自筹资金设立“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资助有关东方历史的优秀研究成果出版。凡入选的著作,均以《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作为丛书的总名。
我们这一举措,得到了老一辈史学家的鼓励、中青年同行的关注。胡绳同志为基金题词,在京的多位著名史学专家慨然应邀组成学术评审委员会,复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允承出版,全国不少中青年学者纷纷应征,投赐稿件。来稿不乏佳作——或是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或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同类著作;或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百花齐放,绚丽多彩。这些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也增强了我们办好此事的信心。
资助出版每年评选一次。凡提出申请的著作,首先需专家书面推荐,再经编辑委员会初审筛选,最后由学术评审委员会评审论证,投票通过。但由于基金为数有限,目前每年仅能资助若干种著作的出版,致使有些佳著不能入选,这是一大遗憾,也是我们歉疚的。
大厦之成,非一木能擎。史学的繁荣,出版的困难,远非我们这点绵薄之力能解决其万一。我们此举,意在抛砖引玉,期望海内外企业界,或给予我们财务支持,使我们得以扩大资助的数量;或另创学术著作基金,为共同繁荣历史学而努力。
刘本森,先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取得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师从郭大松教授),201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茅海建教授)。博士在读期间,2013年9月—2014年8月,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师从方德万教授)。2015年7月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任教,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国政治与外交史、山东区域史的研究。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先行研究述评
三 本书的侧重与史料说明
四 关于行文的一些说明
外篇 威海卫与中英外交
第一章 列强的扩张与威海卫
一 化与英国的殖民扩张
二 英俄大博弈
三 列强在远东的竞争
四 威海卫的地理空间与历史沿革
第二章 英国租占威海卫决策的出台
一 远东危机与英国的反应
二 “积极政策”:借款与联俄
三 内阁的分歧与决定的做出
小结
第三章 “以威海租英”:清联英之议的实践
一 已有研究的介绍和分析
二 “联英之议”从地方走进中央
三 威海卫交涉的经过
小结
第四章 外交之外:时人对租占威海卫的观感和议论
一 英国的意见分歧
二 中国的反应
三 列强的反应与举动
小结
第五章 远东形势变化与威海卫的流转和交涉(1899~1907)
一 海军部接管威海卫
二 形势变化与威海卫的前途
三 日俄战争与归还威海卫
小结
第六章 一战前后远东局势与威海卫交涉(1915~1924)
一 日占青岛后英国对威海卫的考虑
二 华盛顿会议与英国放弃威海卫的声明
三 1922~1924年威海卫谈判
小结
第七章 英国对华政策调整与威海卫归还(1927~1930)
一 英国对华新政策
二 重启威海卫谈判
三 威海卫交接
小结
内篇 英国人在威海卫
第八章 英租之前:日本占领威海卫(1895~1898)
一 日本占领威海卫的原委与准备
二 日本威海卫占领军及其活动
三 军民关系:从对抗到缓和
四 清朝完成条约与日军撤离
小结
第九章 谣言与暴力:1900年威海卫税收与勘界纠纷
一 平静:1900年春天以前
二 谣言:高税收和投毒
三 暴力:中英交涉与姓之死
四 尾声
第十章 英国威海卫华勇营研究(1899~1906)
一 英国人成立华勇营
二 保障·训练·管理·生活
三 华勇营参与的主要军事行动
四 为谁而战:华勇营形象分析
五 解散华勇营的考虑与结果
小结
第十一章 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及其运转
一 行政公署的机构沿革
二 行政长官
三 法律·法·巡捕
小结
第十二章 威海卫的财政与经济
一 威海卫的财政
二 威海卫的经济
小结
第十三章 威海卫的公共事业
一 市政与公共卫生事业
二 医疗事业
三 教育事业
小结
第十四章 威海卫的社会变迁
一 威海卫乡村30年之变迁
二 商埠与商会的发展
小结
结论
一 英国政策考量与租占威海卫
二 归还威海卫与英国的外交思想
三 威海卫与英国的殖民统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