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泣血长城

泣血长城

定  价:38 元

        

  • 作者:紫金 著
  • 出版时间:2016/1/1
  • ISBN:9787020111497
  •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53.1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9
7
1
8
1
7
1
0
4
2
9
0
7

第四章 爱情故事

我已经采访到的这些事情,是无法写入宣传事迹材料里的,因为,它们不适合在各种报告会上宣讲。要想让这些真实的故事重见天日,只能通过写作文学作品才能实现。但又谈何容易,文学毕竟不是只有感动,它还需要很多东西支撑。要想让世人皆知,就必须写的好。深刻的思考,精密的构思,都是不可缺少的。直觉告诉我,手里现有的素材还不足以支撑写作,只有扩大采访,寻找更多的线索,才有可能成就一部优秀作品。

事情到了这里,一个我总在下意识躲避的人,就再也躲不过去了,他就是张良的妻子,年仅二十五岁的女孩李娜。女孩和妻子本是两个概念,却在李娜身上成了矛盾统一体。说是妻子,因为,她和张良已经登记结婚。说是女孩,则是因为婚礼还没有举行,张良牺牲的那天正是他们相约去拍婚纱照的日子。那是一个女孩的人生开满粉色玫瑰的阶段,却被死神覆上了黑色的披风。

对于人世间类似的不幸,我向来脆弱至极。过去,有个同事病逝,撇下了十五岁大的女儿。那孩子爱唱歌,也唱得非常好,是少年宫里的合唱团员。曾几何时,同事带着七、八岁的她,我带着两岁多的女儿,一起乘班车上下班,车厢里总是回荡着那孩子清亮的歌声。在同事的追悼会上,唱歌的女孩非常坚强,自始至终没有掉一滴眼泪,我却握着她的手,哭得险些晕过去。那真是一件尴尬至极的事情,从此以后,我就尽力逃避类似场合。

为了写作,李娜成了我躲不开的磨难。起因来自郑占宏,他告诉我,张良和李娜的感情非常好,是一对在现今年轻人中罕见的情侣。这真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情,相爱到罕见的程度,别说在当今时代年轻人里,就是在我的阅读和生活经历中,也不过是天方夜谭般的梦想。这引起了我的采访欲望,于是,通过郑占宏联系李娜,她答应了与我见面。

约会的地点在我并不熟悉的西安路附近。我本想在市中心见面,可李娜在电话里说,她很少进入市区,哪里都不认识。我问:你熟悉那里?她说:西安路,因为总在附近的商场打工,所以很熟。我立即答应了。

在一个晚秋的黄昏,我开车来到了西安路的一座大厦前,这是我与李娜在电话里约会的地方。等了半天,却不见李娜。看了看表,已经过了约会时间,我拨通了她的手机,原来,她没有想到我会开车来,就去有轨电车站等我,已经在人流中转来转去,找了我许久。弄清了状况,李娜说,我马上到你那里。

过了一会儿,车子的后视镜里出现了一个女孩。个子不高,清瘦落寞,一袭黑衣几乎淹没了她,只有腋下紧紧夹着的黄色手提包显得格外扎眼。秋风吹乱了她的长发,零乱的发丝中,露出大大的眼睛、俏丽的脸庞。我不禁想,真是个漂亮的女孩子。

我下车,锁好了车门,她也走到了面前。我问:你是李娜? 她轻轻一笑,露出了可爱的小虎牙。我的心颤抖了,上前握着她的手,将她带到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坐定后,我问她:喜欢吃什么?她摇摇头。

我不敢看她布满忧伤的脸庞,低着头说:客随主便,我点什么你吃什么。见她太瘦,一定很久没有认真吃过东西,我就点了牛排和女孩子都喜欢的西式巧克力蛋饼。

李娜由衷地说:谢谢你,姐姐。

我说:我的孩子已经成年了,叫我阿姨吧。说着话,我还是不敢看她的脸。李娜也有些拘谨,低头摆弄着怀里的手提包。

我找到了话题:过一会儿要吃饭,你把提包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吧。

她本能地应了一声,却并不放下怀里的包,反而抱得更紧了,仿佛生怕被谁抢了去。

我不好再干涉,李娜也聪明,马上换了话题:这里真好啊,我还是第一次进咖啡馆。

我有些吃惊:不会吧,恋爱中的人都会到这种幽静的地方……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直接戳到李娜的痛处,连忙将后面的半句话咽了回去。

李娜似乎不在意,眼神迷离,好像回到了过去的时光里,嗫嚅道:是真的,这里太贵了,我们没有钱。

听了她的话,我不知说什么好。正尴尬间,服务员端来了牛排。李娜依然眼神迷离,将脸凑近了盘子:吃牛排也是第一次。

我的心碎了,拿过刀叉,准备帮她切牛排,发现煎得老而硬了,于是,喊来服务员:去换一份。他为难,我说:结账时,我会再付一份钱。服务员高兴了,端起盘子就要走,李娜慌着站起身,连说:没关系,没关系。

我拦住了她,示意服务员端走了牛排。

新的牛排端上来了,还有巧克力蛋饼。我说:你先吃饭,我们慢慢谈。于是,她拿起了刀叉,吃着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西餐。

我看着她,真希望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眼前的这一刻,让这个可怜的女孩留在永恒的安宁与幸福中。

李娜毕竟只有二十五岁,单纯、透明,我的一点真心、真情,彻底感动了她。吃过了东西,就将几年来与张良相处的点点滴滴,全都告诉了我。

十七岁的时候,她从锦州来到大连,在西安路的长兴农贸市场帮姨妈经营小杂货摊。那时,张良正在附近的消防大队服役,常和同班的一个战士到李娜的摊子上买烟。一来二去,那个战士喜欢上了李娜,悄悄地告诉张良:我爱上了雪糕。两个人背地里一直叫李娜雪糕,是因为,他们每次去小杂货摊,都看见女孩在吃雪糕。

可喜欢吃雪糕的李娜不喜欢那个战士。背运的追求者只好求助张良,经常托他给女孩捎封情书,或者带点小礼物。张良憨厚,情场上拔刀相助,兢兢业业地替人家跑腿。只是见了吃雪糕的女孩,不抬头,也不说话,办完事就转身离开。这倒让李娜注意上了张良,不禁想,那些礼物和情书要是他的该多好啊。

十七岁的女孩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好任两个年轻的战士折腾。一个想追求,不敢露面;另一个来了走、走了来,却不追求。这美好的青春、美好的爱情,懵懂纯真,就像夏日夕阳里的一抹微笑……

故事终于有了进展。有一天,张良又来了,依然带着礼物,是一个用七色线编制的手链,上面还拴着小兔子形状的香包。李娜属兔,看见这份独特的礼物,立即爱不释手,摆弄了半天,又仔细地戴到了手腕上。张良在旁边看着,说:今天是端午节。李娜应道:嗯,我知道。张良憋了半天,又从嘴里挤出了一句话:希望它能保佑你平安健康。李娜还是没介意,说:麻烦你回去告诉那个战友,谢谢啦。张良彻底憋不住了,脸涨得通红,嗫嚅道:这,这是我送给你的。说完,转身跑得无影无踪。

说到这里,李娜的脸上露出了凄然的笑容,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日子里。

我也被这纯真、美丽的爱情打动了,不禁问:你喜欢张良什么?

李娜眼神迷离,好像又看见了自己的恋人:他永远穿着干净、整齐的军装,脸庞端正,一笑就会露出雪白的牙齿。说到这里,她有些难为情,顿了一顿,才道:还有,张良很专情,无论在什么场合,对不相干的女孩,连看都不看一眼。他说,今生只爱我一个人。相处这些年,他真的做到了,从未让我担心会失去自己的爱情。

听了李娜的话,我心下凄然,这是我在生活中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传奇。许多女人都在爱情中,可谁敢说从未担心会失去挚爱的恋人。李娜年轻、单纯,没有深刻的心机或者宽阔的胸怀,要想让这样一个女孩子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爱情,可想而知,张良会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情人。

在我的经验里,爱情其实很短。应该在年轻的战士送出小兔子香包手链的那一刻就定格了,剩下的则是漫长而了无志趣的琐碎生活。但张良和李娜却是个例外,相处几年后,依然还在热恋中。有一次,张良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不能与恋人见面,他就在艰苦的训练之余,每天写一篇日记,叠三只小鹤,从未间断。其中承载了多少思念与牵挂,令人唏嘘。

爱情虽美,却有着致命的缺欠。作为恋人,张良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钱。家在农村,父母多病,还有一个生活困难的哥哥和没结婚的弟弟。他自己只是个拿津贴的战士,随时都会面临复员后漂泊不定的命运。李娜不在乎,但只有一个女儿的父母却说什么也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女儿从此就有了一眼望到底的人生——贫困交加,艰难度日。

为了说服自己的父母,李娜决定回锦州。在火车站上,来送行的张良掏出了一张银行卡说,这里有一千元钱,你尽管用。我发了津贴,还会存进去。李娜听了,眼里就有了泪。那时,张良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津贴,还要时不时接济家里,天知道,他是如何攒下了这笔钱。

回到锦州,李娜用尽所有的办法,让父母了解自己的爱情,可两位老人就是不同意。李娜失望至极,大哭着说,如果你们不接受张良,我就从此没有这个家!说完,就乘火车跑回了大连。

跟父母闹僵了,姨妈家也不好住下去,张良成了李娜唯一的亲人和靠山。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张良因为在部队里表现优异,转为一级士官,每个月可以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领到银行卡的那一天,张良就将它交给了李娜,从此,喧嚣的尘世中,就多了一个美丽的爱情小巢。

显而易见,清贫是他们生活中难以摆脱的主题。李娜没有正式职业,靠打工度日,收入不稳定,大多要靠张良的工资生活。一千多元钱,租一间小房就所剩无几。张良又极富同情心,家里家外都想尽*努力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一会儿是父母要看病,一会儿又是哥哥遇到了困难,还未等喘口气,要好的战友又碰上了难心事。李娜说,跟张良在一起的这些年,他们的钱总是不够花。有一次,她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腿,却不敢去医院,躺在床上硬挺。张良休假回来,一见恋人的惨状,二话不说,抱起她就要出门。李娜一边挣扎,一边喊:我只有两百元钱,不能去医院!

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李娜的兜里只剩下两块钱。她委屈至极,趴在床上哭了一天。张良回到家里,见自己心爱的恋人如此伤心,沉默了许久,说:你换一个男朋友吧。话一出口,两个人都哭了。

这件事让张良深受刺激。从那以后,每逢恋人过生日,他都会想方设法送上最独特的礼物。时光荏苒,李娜又长了一岁,她也坚强、平和了许多。生日的那天,她照常去商场打工,晚上九点多钟,临近商场关门的时候,张良打来了电话:我在门口等你。

李娜喜出望外。张良是战士,晚上很难请下假,他居然赶来了。欣喜之余,李娜幻想着,也许恋人手里有一束花或者自己向往已久的生日蛋糕。但理智又在不断提醒她,那些东西太贵了,自己不该奢望。

欢喜的女孩像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来到了张良的身边。果然,张良的手里没有她最简单的梦想。李娜有些失望,但还是上前搂住了恋人的胳膊。

张良顺势抱起她:你太累了,我抱你回家。李娜知道他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比自己不知累多少倍,就想挣脱恋人的怀抱,但终是拗不过张良,只好随他。在寒冬的夜晚,在杳无人迹的黑暗中,两个真心相爱的年轻人,留下了最明亮的爱情脚印。

到了他们租住的楼房前,张良放下李娜说:你等一下,我先上楼。说完,就跑进了楼里。片刻后,一层层楼道的窗户亮了起来,随之传来了张良的喊声:你上来吧!李娜困惑了,慢慢走进去,慢慢上了楼梯。每到一个缓步台,地上就有一颗燃烧的心,直到家门口!原来,是张良用沙土画好了心的形状,再浇上少许汽油,点燃了,就成了一颗颗铺在恋人脚下、静静燃烧的心!

张良送给李娜最后的生日礼物,是一个条幅,上面写着:李娜,我永远爱你。这最普通的爱情誓言,被张良做成了荧光字,会在最深暗的夜中闪闪发光。这成了他在人世间为恋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不久,张良就牺牲了。那个会闪闪发光的条幅,将为他的恋人照亮每一个伤痛无尽的夜晚……

听了这些事情,我心潮澎湃。在这个年代,还有谁会真心相信爱情,相信纯真、美好的心灵。我却在人到中年之时,又与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年轻人相遇,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回了那个槐花盛开的傍晚。可我的年龄和阅历,毕竟早已让自己的心充斥了泥沙俱下的各种经验,于是问李娜:难道张良就没有缺点?

单纯、直率的女孩立即说:有,他的缺点就是太富同情心。即使再为难,也无法拒绝要求帮助的人。有一年秋天,他的嫂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的秋菜收了,想拉到大连来卖个好价钱。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妇女,不懂城市的艰难,只幻想着多挣一点儿钱。张良不忍拒绝,就答应了。秋菜从家乡拉来了,困难也跟着一起拉了过来。大连遍地都是卖菜的农民,那里还有立足之地。哥嫂急的发疯,张良也无法帮忙,总不能穿着军装去街上吆喝。李娜只好站出来,每天打工之余,再去卖菜。从未干过粗活的漂亮女孩,风里、雨里,抱着秋菜到处上门服务,总算帮哥嫂渡过了难关。

要结婚了,张良的父母倾其所有拿出三万元,做了李娜的彩礼钱。两个清贫惯了的年轻人,面对这笔巨款,憧憬无数。可现实又是那么猝不及防。张良的哥哥忽然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亟需用钱。于是,一万元马上救了急;钱包还未合上,张良又说,战友的母亲得了重病,没有钱住院,我们帮一下吧。李娜只好再掏钱,两个人的婚礼为此又短了五千元。在相处的几年中,除了借钱给别人救急,他们从未有过几百、几千的花费。

能与心爱的女孩结婚,是张良今生*的愿望。他平时不喝酒,但每逢参加战友的婚礼必醉,回到家里,就抱着李娜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婚。就这样熬着、盼着,终于,两个人到了结婚的年龄。李娜的父母也屈服了,他们迎来了登记的日子。

在明媚的五月天里,张良换上了新军装,还特意借了一辆车,带上心爱的恋人奔向婚姻登记处。老天仿佛要考验张良的诚意,让一个包青天般的女办事员接待了他们。

黑着脸的女人,面对两个年轻人,就像遇上了即将入境的恐怖分子,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审查每项手续,恨不得用放大镜找出蛛丝马迹。终于,她的努力奏效了,张良德士官证因为洗衣服的时候忘了掏出来,致使钢印略有模糊,兢兢业业守着国境线的女人立即警觉起来,指着士官证上的钢印说:这个是怎么回事?

张良马上诚恳地、带着央求的口气,介绍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