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文素养关乎学生的未来,更关乎民族的未来。本书收录了纵观古今中文、涵盖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政治等领域多篇佳作,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有五单元,分别为:生命的意义、科学与艺术的启迪、理想的灯塔、思想的诞生、夫子的身影;下篇共有五单元,分别为:经典的再谈、阅读的品质、理性的火炬、文化的视野、教育的信条。每篇文章均专门撰有作者简介及读后感言,旨在引导读者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必备读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前言前言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在追求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陈思和、王晓明、朱学勤、张汝伦等知识界一批中青年学者便开始了人文精神寻思录的讨论,提出了人文精神的命题。这一思想随之影响到教育领域,当年的《教育参考》杂志先后多次就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组织研讨活动,持续多年刊发了系列的人文主题的教育论作。与此同时,钱理群、王尚文、商友敬、吴非等一批秉持教育理想的学者开始了《新语文读本》的编撰工作,并于新世纪初正式出版,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千万家庭提供了一套优秀的学生人文读本,该书系多次修订,影响广泛,至今畅销。
教育需要人文,学生需要人文,教师更需要人文。于是,教师的人文读物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为教师编写的人文读物确实不多,这是一方面的情形;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教师普遍不读书。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读书的老师不可能成为好的老师,也不可能发展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可以说,教师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不仅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品质,更是时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呼唤。有鉴于此,我们尝试以阅读引领教师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并于2003年组织编撰了本书。十余年来《教师人文读本》几经修订,颇受读者,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所谓人文,乃人之为人的文化状况,其核心是社会化的人。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自出生时人便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因此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个体得以参与人类共同的生活,分享并发展人类的文明,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所以,柏拉图曾经说,国家不是由石块或木料做成的,而是由公民的品性做成的。同样地,社会也不是通过强行实施一个改革计划就能改进的,而是通过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改善而得到改进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德斯鸠才会指出: 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暴政的原则是恐怖,而共和国的原则便是教育。
所谓改善人,意味着个体的理性、道德和精神等力量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我们认为,脱离人文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因此,陶行知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统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想要有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所以从我们国体上看起来,我们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今天,在一个创造力和知识发挥前所未有巨大作用的世界上,教育权不仅是个人参与世界生活的权利,也是国家和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显然,这一切离不开人文教育与教师的人文情怀,因此,人文应成为教师的基本存在状态。
教师的人文品质和精神可以从阅读开始。在一个躁动的世界里,捧起一册带着墨香的书,静心阅读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诚然,阅读在今天几乎无法带给我们任何世俗的功利,不读书却在世上行走、招摇过市者目不胜收。不读书,有何见不得人?每天,我们见到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行色匆匆。为什么熟悉又陌生呢?宋人黄山谷给出了答案: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原来如此。教书的人不读书,人文还有希望吗?教育还有希望吗?什么还有希望呢?
说到希望,有人质疑: 人文在今天真的有用吗?人文的作用非世俗所判。并且我们以为,能给老师们提供一点人文读物固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要让老师们有读它们的心情,这才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
著名教育专家张民生、尹后庆不仅挂名本书主编,并且给予了很多指导意见;于漪老师更是身体力行,荐目写读后感,内容精彩纷呈;特级教师陈小英、余党绪、谭轶斌等一众志同道合的优秀老师积极参与编撰,感佩之至;教育学家陈桂生、著名作家王安忆、知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华中理工大学杨叔子、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已故教育界前辈刘衍文先生、张 ??儐 之先生,以及魏国良、李镇西、程红兵等众多中小学特级教师推荐了许多选目,盛情可感,特此铭记致谢!本书执行主编商友敬先生为本书做出了奠基性工作,不幸早逝,令人扼腕,再次出版当是对友敬先生去世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最后,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王圣良主任对新一版修订付出的心血。
吴国平,1966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管理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先后从事过教育行政工作、教育编辑工作,主持《教育参考》杂志十年,2008年起供职于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要从事教育领导研究和儿童哲学研究等。2003年起兼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策划并组织了21世纪中国教育论坛、上海教育论坛等大型综合性教育热点的研讨活动。著有《行动与研究新课改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策划并主编了中国大陆第一套《教师人文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人文卷、科学卷、艺术卷、生活情趣卷,广西教育出版社)等书。
参与《国家中长期(2012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课题研究。
1前言
1钱理群我的教师梦(代序)
上编人的存在
第一单元生命的意义
3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5沉河生命
11纪伯伦在寺院门口
15屠格涅夫当我不在人世的时候
17史铁生拷问我的灵魂
29高尔基人
36罗家伦生命的意义
41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
45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54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第二单元科学和艺术的启迪
61沈致远科学是美丽的
66汤因比自然的奥秘
71梁从诫与自然为友: 一种现代公民意识
84刘巨德心通天宇的艺术与科学
89布鲁诺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
91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98林语堂人生的乐趣
104王安忆中国音乐在中国
110陈从周说园
117熊秉明从米格朗基罗到罗丹第三单元理想的灯塔
125司马迁报任安书
136陶渊明《形影神》诗和《自祭文》
141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
145联合国大会世界人权宣言
150罗斯福论四大自由
152钱满素林肯的恶梦
157伏尔泰平等
161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168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
171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第四单元思想的诞生
179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183蔡翔底层
192王晓明后一种可能
200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的演讲
204龙应台当权力在手
210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217资中筠爱国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