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助父称帝,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创立了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至今仍为世人传诵。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一位野心政治家助父起兵、建立大唐的雄才伟略;领略一位天才军事家横扫千军、定国安邦的神奇卓越;体验一位英雄帝王先发制人、高踞万邦之首的绝世荣耀;感受一位伟岸男儿心怀天下、成功缔造的煌煌盛世。本书作者以权威史料为据,正本清源,力求还原历史事实,重现特定时期、特殊背景下那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为读者奉上一段传奇、一篇史诗!
李世民志存高远,心怀天下,自幼聪明好学,除了苦读圣贤书、研读兵书战策之外,还酷爱骑烈马拉强弓,为将来能在沙场上横刀立马、建功立业做准备。
18岁的李世民见隋朝江河日下、大势已去,他便广交英雄豪杰,暗中谋划,与父亲李渊在晋阳发兵反隋。他胆略过人、骁勇善战,从此踏上了惊心动魄的铁血征途……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助父攻克长安,建立大唐王朝。
李唐王朝虽已建立,天下仍枭雄林立,各路反王割据四方,面对诡计多端、凶狠残暴的对手,李世民身先士卒,与部下同生共死,凭借过人的意志和胆略,经过9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平定四方,
只可共苦,不能同甘,这似乎成了帝王将相的终极宿命。一场争夺皇位的战斗打响了。在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的步步紧逼下,李世民决定铤而走险,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不惜成为背负弑兄囚父之名的逆子。
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助父称帝,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缔造了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至今仍为世人传诵。
剑影刀光业已暗淡,铮鸣鼓角早已飘远,时光带走了古道黄沙,岁月也熄灭了边城烽火,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王朝尽显各自的风流。现在,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翻开大唐这一页,去了解一位对这个王朝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
隋朝末年,隋炀帝不顾百姓疾苦,迁都洛阳,大兴土木,开凿运河,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同时,他对外频繁发起战争,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使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以致民变纷起,天下大乱。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几成蒿莱。在历史急需变革,还百姓一个安宁的关键时刻,一代英主李世民登场了。
李世民出身名门,父亲李渊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任太原留守,世袭唐国公,称得上是一方诸侯。李世民志存高远,心怀天下,自幼聪明好学,除了苦读圣贤书、研读兵书战策之外,还酷爱骑烈马拉强弓,期望有朝一日能在沙场横刀立马、建功立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业末年,隋炀帝北巡雁门关,不幸遭到突厥围困,孤立无援,一筹莫展。李世民受命前去营救,在对敌方扎营地势、兵力布署进行全面观察后,他向云定兴将军提出了破敌之策首先让突厥将士明白,围困天子必将受到大隋倾全国之力的围剿;接着下令全体将士白天在大营内外遍插旌旗,午夜紧擂战鼓,威而不发,造成隋朝大军压境的假象来迷惑对方。经过这番布置,突厥果真不敢贸然出战,后主动撤军了。雁门之围不战而解,使16岁的李世民出师告捷,一举成名。
转眼李世民已经18岁,他见隋朝江河日下、大势已去,于是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助父亲李渊在晋阳发兵反隋。胆略过人、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从此踏上了惊心动魄的铁血征途……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长安被攻克,李渊建立了唐朝。李世民因功勋卓著,被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晋封秦王。
李唐王朝建立后,天下仍然枭雄林立,薛举、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十八路反王割据四方,对大唐江山虎视眈眈,这让李渊寝食难安,决定让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李世民领兵讨逆。面对诡计多端、凶狠残暴的对手,李世民身先士卒,与部下同生共死,凭借过人的意志和胆略,运用心理战、水战、夜战,力挫群雄。他平西秦、攻陇西、夺太原,伐王世充、擒窦建德、灭刘黑闼……经过9年的浴血奋战,李世民终于平定四方,为大唐江山的稳因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天策上将。
只可共苦,不能同甘,这似乎成了帝王将相的终极宿命。在李世民扫平各路反王后,手足之间的争斗也随之拉开了帷幕。日益增长的声望和部下的推波助澜,将李世民一步步推到了风口浪尖,更重要的是,他本人也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王侯。而正陶醉于皇帝殊荣的李渊,既欣赏李世民的雄才伟略,又担心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开国之初,他不顾众臣的劝谏,执意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此时李世民门下人才济济,声望和野心与日俱增,太子李建成也感到了赤裸裸的威胁,更让他坐立难安的是,让李世民接班的呼声响遍朝野,于是,一场争夺皇位的战斗打响了。在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的步步紧逼下,李世民决定铤而走险,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不惜成为背负弑兄囚父之名的逆子。
李世民从一个野心少年,野蛮成长为一个实干家、军事家、阴谋家。他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与谋略,仅用11年时间便一跃成为李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末,大唐进入了全新的李世民时代。在用人上,李世民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不计前嫌,大胆启用李建成旧部魏征,使得贞观年间名相辈出,将星云集。在政治上,他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治贪反腐,厉行节俭,从谏如流,让百姓休养生息。在经济上,他既重农业,推行均田制,轻赋税,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百姓负担;又重商业,贞观王朝的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他还在丝绸之路上开镇设埠,使丝绸之路成为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在外交上,他秉承友善和谐相处的原则,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得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护。在军事上,他先后平定突厥、薛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短短几年内便缔造了一个皇皇盛世,成为继秦皇汉武之后又一个千古帝王,他开创的贞观之治
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在评价李世民时,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心怀天下、文韬武略,大唐在他的统治下,百姓富足、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君民和睦、四海宾服;有人说他是阴谋家,是篡改历史、美化自己的伪君子,是一个拥有多张面孔的冷血帝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正本清源,试图通过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客观反映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逼迫父亲李渊晋阳起兵反隋;从助父建立李唐王朝到玄武门辣手夺权;从开启李世民时代到创立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一位野心政治家助父起兵、建立大唐的雄才伟略;领略一位天才军事家横扫千军、定国安邦的神奇卓越;体验一位英雄帝王先发制人、高踞万邦之首的绝世荣耀;感受一位伟岸男儿心怀天下、成功缔造的皇皇盛世。同时,本书力求还原历史事实,重现特定时期、特殊背景下那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为读者奉上一段传奇、一篇史诗!
林文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出版的作品有《胡雪岩全传》《巴顿全传》《用意志战胜命运的传奇侍女:苏麻喇姑传》《钱学森的故事》《钱三强的故事》《李四光的故事》《邓稼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