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隐著,北宋医家,商丘人。中国宋代官修方书,简称《圣惠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是宋王朝组织编纂的第一部大型方书,全书共1670门,方16834首。包括脉法、处方用药、五脏病证、内科、外科、骨伤、金创、胎产、妇科、儿科、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方著作,很有临床实用价值,影响极大。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王怀隐,北宋医学家。宋州睢阳(河南商丘)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976984年)初奉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迁翰林医官使。978年,奉命与副使王祜、郑奇,医官陈昭遇等编修方书。992年书成,名《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100卷。太宗作序,颁行各州。 田文敬: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信息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卷第一
叙为医
叙诊脉法
分寸关尺三部脉位法
辨九候法
辨两手五脏六腑脉所主法
辨五脏六腑经脉所合法
诊五脏脉轻重法
辨脉形状
分别脉病形状
平寸口脉法
平关脉法
平尺脉法
辨七表八里脉法
辨阴阳法
辨荣卫经脉与漏刻相应度数法
辨脉虚实法
辨损至脉法
辨奇经八脉法
诊四时脉及太过不及法
辨妊娠分别男女及将产脉法
辨小儿脉法
辨脉动止投数法
扁鹊诊诸反逆脉法
辨七诊脉法
诊百病决死生法
诊三部虚实决死生法
察声色决死生法
论形气盛衰法
论女子盛衰法
论丈夫盛衰法
卷第二
论处方法
论合和
论服饵
论用药
……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