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第2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指导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内容涉及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主要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集体娱乐游戏以及0—2岁婴幼儿的游戏等。 《学前儿童游戏(第2版)》的特色在于突出技能型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幼儿园游戏相关的教育技能具体化为“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和“游戏设计与教学的技能”三个技能模块,通过若干实训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力求体现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学前儿童游戏(第2版)》可作为面向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 与《学前儿童游戏(第2版)》配套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已在“爱课程”上线,学习者可登录网站进行在线学习,也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部分教学资源。详见“郑重声明”页资源服务提示。 《学前儿童游戏(第2版)》所配二维码资源详见附录三。
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学前教育成为社会热点,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更是从10个方面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为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园位500多万个,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专业的幼儿师资人才需求激增,各地高校纷纷新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师范在读生规模不断扩大。
幼儿游戏的价值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其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的课程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仅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也逐渐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与共识。2005年6月,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课程研讨会在京召开之时,与会各院校单独开设“幼儿游戏”课程的还不多,把这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一线教改实践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幼儿游戏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尤其是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颁布后,“游戏回归幼儿生活”已成为我国幼儿园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
《学前儿童游戏》(第一版)教材与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成果丰硕,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肯定。2006年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于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2008年,由杨枫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1年,以《学前儿童游戏》(第一版)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特色专业课程与立体化教学资源包的精品化建设”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学前儿童游戏”获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并于2013年首批在爱课程网站上线,2016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2016年,《学前儿童游戏》(第二版)被评为“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总结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我们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以强化教育技能为核心,突出课程实训教学特色。在设计与安排“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内容时,我们打破了一般高校同类教材从理论到理论的课程框架,以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培养为核心,将教师与幼儿园游戏相关的教育技能梳理出来,具体化为“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和“游戏设计与教学的技能”三个技能模块,并将这三个技能模块分解成19个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
“游戏的技能”模块的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游戏能力,包括表演技能和建构技能,是帮助幼儿开展游戏的能力基础。“游戏指导的技能”模块的专业技能,是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记录、评价、引导幼儿游戏等项技能。“游戏设计与教学的技能”模块的专业技能,则是教师运用游戏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技能,包括创编和设计游戏方案与协调幼儿游戏活动等项技能。这种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的课程设计,开创了学前教育专业课模块化技能实训的先河,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实践取向,突出游戏指导的专业技能。对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等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是本次修订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精心选取了近年来一线教师在《幼儿教育》《早期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幼儿活动观察与反思、活动设计案例,来充实与更新本教材的幼儿指导案例,使之更贴近幼儿教育实践。
教材的立体化、精品化是本教材的特色和追求。在编写教材第一版时,我们按照幼儿游戏类别选取了丰富的游戏实例,精心制作了配套多媒体光盘。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师生都不知道配套光盘有什么内容及怎样使用,为此,在第二版修订时,我们专门制作了光盘使用说明和内容导航,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本书提供的各类资源。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教材功能升级和形式创新的成果,是以纸质教材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将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与纸质教材相融合的一种教材建设新形态,在纸质文本之外,获得在线的数字课程资源支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新旧媒体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次教材修订的重点之二,就是将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对接,结合“学前儿童游戏”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将课程核心资源在纸质教材中呈现,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平面教材与网络资源的链接,登录爱课程网站即可尽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全部课程资源。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杨枫教授主持教材修订工作,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秦奕博士参加了角色游戏部分的修订工作;湖北省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蔡丽骇副教授参加了表演游戏部分的修订工作,她精心准备了大量的表演游戏指导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崔雪雁老师参加了第七单元的修订工作,从教二十多年的崔老师有着丰富的幼儿游戏教学经验,她不仅认真完成了修订工作,还增添了一节幼儿手指游戏的内容。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没有全部采用蔡丽竑老师和崔雪雁老师付出的心血,在此深表遗憾。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一直关心、支持《学前儿童游戏》教材与课程建设,在此一并致谢。
如果说《学前儿童游戏》模块化实训体系的建立,是一种自觉的开创性尝试,那么对教材的第二版修订,则是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不断完善的一个必然结果。我们期待着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同行们,给予这门新兴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以更多关注,也期待有更多的英才参与到教材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工作中来。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第一节 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的词义
二、游戏的本质学说
三、游戏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特征
一、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二、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三、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学前游戏教育
一、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游戏教育及其模式探索
第二单元 角色游戏
第一节 角色游戏概述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 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角色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
二、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第四节 角色游戏指导与教学技能实训
项目一 角色游戏的观察与记录
项目二 角色游戏的教学指导计划
第三单元 表演游戏
第一节 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二、表演游戏的种类
三、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 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二、各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第三节 表演技能实训
项目一 手影表演技能
项目二 木偶表演技能
项目三 歌唱表演技能
项目四 综合表演技能
第四单元 结构游戏
第一节 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二、结构游戏的分类
三、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一、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二、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三、结构游戏教学指导范例
第三节 建构技能实训
项目一 积木建构技能
项目二 凸点型积塑建构技能
项目三 分割拼图的设计与制作技能
项目四 七巧板的制作与游戏指导技能
项目五 其他常用拼板玩具的制作技能
第五单元 体育游戏
第一节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二、各年龄班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三、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一、体育游戏的结构
二、体育游戏的分类
第三节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一、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
二、体育教学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第四节 体育游戏的创编
一、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
二、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方法
三、体育游戏竞赛方法的设计
四、体育游戏细节的设计
第五节 体育游戏教学技能实训
项目一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观摩与记录
项目二 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改编
项目三 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设计
第六单元 智力游戏
第七单元 其他游戏
附录一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建议)
附录二 《学前儿童游戏》书配光盘使用说明与内容导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