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本立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2005年在为其八十华诞题词中说,他“业绩辉煌,高山仰止,师德垂范,教泽广布”;方肇伦院士称,他是“光谱泰斗、科技先锋”;田昭武院士则称赞他“为新中国光谱科学事业的开拓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本立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何以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赢得至高的赞誉,或许通过阅读本书,能给予我们思考与启迪。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绚丽多彩的光谱人生 黄本立传》:
故乡和祖父
广东新会是有名的侨乡,出洋的人非常多。这地方的归属,历史上几经变化,现在属于江门市(俗称五邑)下辖的三区(蓬江、江海、新会)四市(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中的一个区。
据考证,“新会”一名,最早出现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当时叫“新会郡”,它是从南海郡划分出来的,并与之平级,下辖新夷等县。
宋以后,南移的人越来越多,广东的客家民系形成于元朝初年,而客家人进入五邑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在五邑的不少地方,人们提到自己的先祖,都会“纪元必日咸淳年,述故乡必日珠玑巷”。这珠玑巷,如今位于广东南雄东北十公里处的古驿道旁,其实它是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的一个地名。但眷恋故土的中原移民,还是用老家珠玑巷的名称来称呼眼前的居留地。
江门市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历史上的江门,曾属新会县管辖,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交汇处,而蓬江北面的蓬莱山与南面的烟墩山,对峙似门,故名“江门”。鸦片战争后,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门镇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从此地位迅速提升,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贸易中心。1904年,江门设立海关,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1925年首次成为省辖市,以后又几经变更,时而成为新会的镇,时而成为独立建制的县级市。1983年,江门市脱离佛山专区,升格为地级市,并对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以及阳江、阳春实行管辖,时称“五邑两阳”,“五邑”第一次作为一级政区的主体而存在。随后,“五邑”的称谓在海内外更流行。1988年初,阳江、阳春从江门五邑地区分出,江门成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不管归属如何改变,江门都是一片富饶而神奇的土地,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在这片954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1年生活着420万五邑人,而侨居海外、港澳的五邑籍人士,也有370万,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可谓“海水到处,便有五邑华侨”。人数众多的五邑华侨,虽然后来有不少人定居海外,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从出洋伊始,就巴望着有朝一日赚了大钱,衣锦还乡,成就三大愿望:结婚、盖房、买田。有能力有抱负的人,还希望回乡办些公益事业,造福桑梓。经过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于使五邑的社会、民生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许多新的墟集,镇上的店铺、钱庄蓬勃地发展起来,造纸厂、电灯厂、肥皂厂、火柴厂兴建起来,各种酒店、旅社也出现了,呈现出繁华景象。
江门五邑人,素来有兴文重教的好传统。在这里,许多地方坚持“励学制”,也称“学谷制”,为学子们解决生活问题,使之安心读书,以激励族人子弟求取功名。这一带很注重对学童精神上的激励,有励志启蒙的“开笔礼”,还有褒奖考中的“举人碑”。一人中举,全村光荣,且争相仿效,于是崇文尚武成风,考取功名者越来越多,以致出现了不少“举人村”。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有一条传承几百年的祖训:“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尊师重教在这里早已成了民俗民风,使歇马村几百年来人才辈出,翰墨飘香。台山瑞芬平洲村是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和二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却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琢出举人碑18座,形成一片碑林。阿立家所在的振振里,虽然没有歇马村、平洲村那么出名,却也从未忽视教育,到新中国成立初,黄家祠堂门口还竖立着七八块举人碑,“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现在还有不完整的一块耸立在黄家祠堂门前。
阿立的祖父黄沛宏和为数众多的新会出洋人一样,当年,因家乡地少人多,为了生计而漂洋过海来到印尼的泗水。据说这地方本叫苏罗巴亚(Surabaya),而“泗水”是广东一个小地方的名字,迁居到这里的居民,如法炮制南移先祖之法,把祖籍地的名字安在居住地,觉得很是亲切,满足了思乡的感情需求。当然,他仅是个一般的生意人,并非什么名门望族,他初到印尼时做什么,已无法考证,只知道他在南洋做生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才踏上回国之路。尽管他在新会没有什么土地,全靠做生意养家糊口,但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家乡。打从出洋之日起,他就一心想着赶快赚钱,然后回国,盖房,娶妻,养家糊口,做些公益事情。所以,他总是很忙,做生意,开钱庄,相当于现在的侨汇,帮助乡亲把钱汇回家。后来还办实业,开锡矿。
时代变了,加上生活的重压,祖父早就没了读书做官的念头,他并不奢望子孙学富五车,高官厚禄,更不希望阿立中什么科举,但还是希望阿立认真读书,多长本事,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起码维持全家生计。当阿立刚到广州上小学不久就考了个第四名时,祖父很高兴,还赏了他两块钱法币。长大后的黄本立得奖很多,若非记在本子上,实在记不住。唯独这个非正式的奖,就像写在他心中,令他永难忘怀,也让他悟出祖父对自己的希望。
阿立从自己跟祖父有限的接触中感受到,他虽然没受过什么很高的教育,但遇事有自己的看法,好像很有学问。有一次,那是住在广州的时候,祖父买了一幅字画,是广东才子冯成修写的,内容好像是“退一步便是修身成功路”,属于治家格言和家训之类,意为人要忍让。他边欣赏边说:“如果是真的就好了。”当时的阿立觉得他很有学问,心里佩服得很。
阿立从来没想过祖父是否有无师自通的本事,但长大后的阿立明白了,祖父漂洋过海的经历,与各种生意人打交道的实践,都成了一种很实惠的教育,使他并不缺乏文化素质。祖父对家乡的眷恋,对所谓大英帝国子民身份的反感,其实都是中华文化熏陶的结果,而他在生意难做的情况下改做矿业,却是受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了解了黄本立的家庭与出身,就能理解他为什么既传统又能接受西方的科学思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