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且表现为一定时代、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问题,具有考察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活化石"的方法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凉山彝区和肇兴侗寨具有比较价值田野点的深入考察,有助于揭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深层规约机制。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序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基本思路 1
第一节 “后普九”时代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困境 1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历史探索 7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研究设计 15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论 19
第一节 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评价 19
第二节 民生取向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念及文化规约 27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立场 40
第四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考察指标的选取 48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58
第一节 田野点选择的方法论及基本情况 58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具体问题 64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主要矛盾 97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105
第一节 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106
第二节 社会生计类型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144
第三节 社会变迁及社会结构差异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155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定位 173
第一节 文化差异与教育知识价值确立的逻辑 173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确立 182
第六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原则及具体策略 196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基本原则 196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具体建议 216
结语 233
参考文献 235
附录 237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