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2015的三年中,作者从东海之滨的青岛远赴鲁北内陆履职,并在此期间阅读、思考、归纳和反省40年来的人生况味,书写了1969年代的一代人所历经的心路历程。时间在内心的反复梳理中回环扭曲,循环缠绕,借助于人类历史的经典,浇筑个人化的块垒。痛苦与幸福,爱与失落,执着与困惑,在纠结与坚守中,寻找诗意生活的可能性。行文真挚细腻,如泣如诉,文辞雅致,富有张力。
一位行走着的阅读者的心灵独白。阅读,写作,生活,把每一段人生经历融入书籍,以断代的形式记录1969-2015国际风云对远处中国沿海一隅的某个个人的深刻影响。
20世纪60末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马尔克斯、唐山地震、数字化生存、改开风云、双创时代,新时代的冲击与挑战带给那代人的困惑和迷茫,坚忍、坚持和坚强。
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一个略显浮躁的社会,3年时间,150本书,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作者自序
2013 年初,因着工作的关系,我前往鲁北的滨州,并从此开始我的工作、隐居生活。
每天,我完成了白天的事情,做完当天的工作总结、计划好次日将展开的问题解决方案,已是太阳西沉。一天里,开放的时间已经过去,隐居的时间正在来临。我打开书页,开始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生活中物理的太阳落下了,而精神的太阳却在执拗地升起。或者,昨天的太阳已经沉入山谷,今天的太阳却即将升起。此时,如果没有记录下这些所看、所思、所感、所想,将来在历史的法庭上,我们又将何以自处、何以辩白?
我的日常生活,如同我在滨州的隐居,如同这本书的名字《书与事,开放的隐居》。
其中,我的工作是开放的,而阅读是隐秘的;书的形象是开放的,而书的内容是隐秘的;事情的概括是开放的,而事情本身是隐秘的;同样,书是开放的,事是隐秘的;文字是开放的,感悟是隐秘的。
这也是生活已被割裂而成的两个部分。
不知不觉中,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三年里,我在完成日常的职业工作之余,林林总总地阅读、翻看了三百多本中外书籍。阅读的生活是有章可循、有路径可依的。我记录下这些所思所感,作为给自己、以及对在鲁北三年时间的某种总结和回顾,或是某种因循的线路。正如我的师弟郭士清先生所说过的,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都应该有一种自觉、前瞻的记录意识和考古意识,都有义务记录下今天的一切,以便留存给未来的考古学家,并向他们预先证明:我们所处的世界,确实曾经存在过一个叫做太阳的东西,而不只是象他们所习以为常见到的那样,只有雾霾的白天。
将三年里阅读的经历汇集成书的想法,起源于2015 年接近年底的一个上午。那天,深秋的寒风乍起,空气清冽,萧瑟依旧。我一上午奔波几十里,把老迈的车子进行了保养,回到空无一人的工地上。荒草连天,折射出我所置身的区域经济的萧条。在这里,空气也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它的清洁与污染程度与经济的涨落之间存在着某种奇怪的反比关系。我的桌子上放着刚刚读完的西尔万·泰松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在他的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在贝加尔湖边隐居六个月的记录,每天散步,钓鱼,与零下三十度的低温对峙,阅读,并借助于与书的对话,实现与自己的和解。六个月,如同一生。
在我的面前,还有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及李总理夫人程虹女士翻译的自然主义经典《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凡响的地域和家族史。我在想,在经历了如许之多的城市的喧嚣和倾轧之后,一个人,是不是只能在自然主义的森林和湖泊中寻得安慰?
时间像是凝固了。
我忽然想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是在某个远方的城市隐居,经历着生活和职业的中年危机,并需要借助于工作和阅读来认识和发现自己。在阅读疲惫的时候,我看一眼女儿从遥远的另一座城市通过智能手机传来的经过加工和美化了的自己的美图,这样的休憩,让我在阅读的间隙里筛选灵感。我没有像西尔万·泰松那样隐居在西伯利亚的森林中,而是隐居在城市火热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并没有离群索居,我一边置身、并深深地融入社会,一边在社会滚滚向前的经济洪流中独善其身,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是我自愿选择的生活,也是我心仪的自在的生活方式。
开放和隐居,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也不是什么噱头。我在这样的纠结里没有崩溃,也没有发疯。我从中体味到了幸福和自由,它就是生活本身。
在欧文·斯通最为著名的传记文学《渴望生活·梵高传》中,斯通以近乎完美的文学艺术的形式,描述了走向绘画创作成熟期的梵高的形象。那时的文森特·梵高,精神上已经出现了癫痫的症状。他在田野里支好了画架,并在幻觉中看到了他心中代表着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的女神玛雅。他对玛雅倾诉着自己生活的艰难、以及对于绘画的热爱,而实际上他正在把那些发疯的颜料向着空白的画布涂抹。几个小时以后,筋疲力尽的文森特扑倒在田野的土地上,他的胡子上沾满了泥土。他脑海里的幻觉消失了,眼前的颜料却渐渐地干透。它被文森特卷起来,带回那座有着橘黄色墙壁的旅馆的房间。从那以后,直至文森特死去的很多年以后,直至今天、未来的几百年以后,甚至直至人类的末日,这幅画被收藏在卢浮宫里,它震惊世界,并走进永恒。
这一段文字,从我看到的那一刻,便一直在感动着我。
2016 年1 月,我与履职所在的单位签署的劳动合同即将在一个半月后到期。我提交了解除协议的申请。白天,我按照合同规定,有条不紊地整理好手头的工作和物品,与即将离别的同事们进行交接;夜里,我则在仍然可以使用的办公室里,整理三年来一千多个夜晚读书、思考、感悟、回忆的心得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凝结着我一直以来阅读和执着目标的小说《天外飞仙》。我并没有像文森特·梵高那样发疯,我与他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热爱阅读。对于我来说,我与这些元素是融洽、融合、和解的。归根结底,这些元素构成了我的生活。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女儿。滨州岁月,她的绘画与笑脸,与我案头的书籍一起,给我安慰,并陪伴我一起度过在鲁北平原上的漫长而短暂的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是为序。
唐玉雪
2016 年2 月1 日
唐玉雪,男,1969年10月生人,祖籍山东省莱阳市,1992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系。现居青岛,某公司职业经理人,兼职写作,曾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数十万字。
日过正午时,大梦初醒来
作者自序
12013 年2 月
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马尔罗:《反回忆录》
凯鲁亚克:《在路上》
今何在:《悟空传》《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13 年3 月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沃尔特·艾萨克森:《乔布斯传》
查克·马丁:《决胜移动终端》
凯文·凯利:《失控》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
2013 年4 月
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
波兰斯基:《波兰斯基自传》
范斯坦:《俄罗斯的安娜》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2013 年5 月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齐邦媛:《巨流河》
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
简帧:《水问》
2013 年6 月
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
刘海军:《束星北档案》
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
黄延复、钟秀斌:《一个时代的斯文:梅贻琦先生平生》
2013 年7 月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世界秩序》
2013 年8 月
茨维塔耶娃:《茨维塔耶娃诗选集》《茨维塔耶娃散文集》《茨维塔耶娃自传》
伊利亚·爱伦堡:《人·岁月·生活》(上、下)
夏加尔:《自传: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