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行天下》记录了徐国良从普通士兵到大校,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过程:当战士时下粪池掏粪,忍受恶臭的沼气;当班长时,十天练就爬杆技术;当指导员时,长年坚持睡班排,与战士同训练同劳动,身先士卒;当团政委时亲率部队抢险救灾,一夜行军八十里;当警备区政委时,率先改革干部提拔制度,使基层官兵有了干部提拔的推荐权、表决权,增加了干部提拔的透明度......
徐国良,原解放军大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先后出版论说公民道德的随笔散文6部:200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德行天下》、2007年和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诚行天下》《度行天下》、2012年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美行天下》,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文艺报》《中国出版》《中国经济时报》《人物》《海南日报》等报刊多次评论褒奖。其作品先后30多次在军内外获奖。
001 序:老兵的抒写
001 当兵第一关:学会“进出口”
006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011 入党那天挨了打
016 挨批是福
024 粪桶上的宴会
028 甘当配角的副班长
033 我心中的椰树
038 烧窑的裸兵
042 “倒退着”前进
048 绿色磁场
052 举着白旗进攻
060 硬秀才
066 无声号
070 拉犁的老班长
074 与老乡谈判
080 爱讨批评的通信员
085 穿兵服的连官
089 档案里的乾坤
094 文化市的山民
099 穷快乐
106 我在海口推“北京”
110 一片兵心
114 将军戏
117 本色兵
125 兵和酒
129 华阳礁上吃年饭
133 守礁迪斯科
136 妻子心中有座礁
143 三沙情
147 西沙,不应忘记这些女兵
152 小官也是一堵墙
157 “包公连长”
162 受阅之前
168 兵的雕塑
174 睡海
179 做着将军梦的无名星
185 该出手时
189 行走在戈壁
194 初舞
198 奋不顾脸的旅途
203 赶海的兵
208 夹窗帘
212 好酒名叫“打得赢”
216 生日树
220 我是海南人
224 加钗缘
228 燃烧激情的创作
233 书痴
237 从“屌兵”到标兵
253 纯情年代的性烦恼
262 兵聊
266 软实力
277 寿星们的牵挂
282 榆林大院
286 狱中党日
291 士官的老婆是连长
302 定力
311 远离战争的碎思
319 站车的福气
323 无愧的代表
20岁那年冬天,我穿上崭新的军装,入伍来到五指山下某炮兵团新兵一连一排一班。没想到当兵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屙屎。因为来部队途中吃了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加上刚到海南水土不服,进军营第一天就拉肚子。起床号一吹,我紧紧张张从床上爬起来,突然觉得肚子胀痛,屎一下子顶到了肛门口,急匆匆往厕所跑。上厕所的人多茅坑少,占到坑位的,悠闲自在地泻卸着负担。找不到茅坑的,捂肚弯腰,痛苦万状地蹲在地上,瞄着别人的蹲位直呻吟。
人有三急,首当其冲是憋屎。可是,占着茅坑的人哼哧有韵地享受排泄的快感,很难想到憋得要命的人两眼翻白渴求别人快点拉完的难受劲。此时此刻,我感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有个地方及时把屎屙出来。
五指山区的冬天,天亮得晚,且雾大,早晨6点20分还看不清人。连队规定起床不许开灯,我们这些刚来部队的新兵互不相识,看到穿军装的人好像都是一个样。营部和三个连队的老兵以及我们三个新兵排在一个大操场出操。我们这些头天刚到的新兵,分不清哪是自己的队伍,有几个懵懵懂懂钻到别的新兵排去了。天色一亮,见队列里的人一个都不认识,知道自己站错了队,又慌里慌张从别人的队伍里溜出来,往营部方向跑。
吃完早饭,班长林尤德把全班战士集合起来,用他那种特有的“班首长”口气和犀利的目光对我们新兵训话:“当兵,首先要学会拉屎,其次是学会吃饭。”
我一听就愣了,凡人都是用嘴吃饭,用屁眼拉屎,有什么好学的?班长看出了我们脸上的不屑,更加严肃认真地说,当老百姓时,什么时候想吃就吃,想拉就拉。当兵就不一样了,早晨起床,不是出操就是紧急集合。出操时,洗脸都来不及,就得跑步集合;紧急集合时,更是用秒计算时间,打背包的时间都不够,动作稍慢就会掉队,部队冲出去了,你知道朝哪里追?所以,绝对不允许也绝对没时间上厕所!晚饭后,不是农副业生产,就是集体文体活动,也不能请假。最适合上厕所的时间是午饭后,这段时间没有集体活动,而且长达两个多小时。
我当老百姓时,为了让屎尿拉在家里做肥料或交给生产队换工分,都是早晨起床如厕,从不在中午上茅房。现在要把屙屎的时间调过来,谈何容易。尿还好点,屎这东西,不是想屙就屙得出来、想憋就憋得住的。到了部队,屎尿都必须听指挥、守纪律,不允许它们自由行动。没办法,我得首先训练自己屙屎撒尿。我先把早晨、特别是上午想屙的屎憋到午饭后。憋了几次,不行。不但憋不住,还憋得午饭没法吃,差点屙在裤裆里。总结了一番憋屎的经验教训后,我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午饭后,不管有没有屙的,强迫自己上厕所,蹲在茅坑上,攥紧拳头,哼哧、哼哧使劲屙。实在屙不出来,也得放两个屁才走人。
半个月后,部队把我们这些新兵训练得一切行动听指挥了,我也把屎尿训练得基本听我指挥了。我们几个新兵谈起入伍后的体会时,我说:“坚决执行指示,按时拉屎撒尿。”有个战友批评我说:这两句话搭配不好,有政治问题。我立马改成“坚决执行指示,科学寝食如厕”。大家说,这是实话,比较文雅。
吃饭的问题,比较复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新兵来部队都面临吃饭问题。有些南方战士,不喜欢吃馒头面条,北方战士不喜欢吃稀饭米饭,湖南四川湖北贵州江西的战士,没有辣椒吃不下饭,山东的战士少了蒜头没胃口。有的战士因为不能吃,不但干不了活,搞不了训练,还饿出了胃病。能吃,是当好兵的基础。吃不好饭,别说上战场,连训练都没精神。当兵的吃不下饭,别想在部队混;吃不下饭,绝对当不成好兵;吃不下饭,就不要做好兵梦。
我是三代单传的独子,也没吃过太多的苦,还肠胃不好,经常胃疼。但我想,若是吃饭这一关都过不去,还能当好兵吗?于是,我心中时常念叨着教导员说的那句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再加上我的决心:千难万险只等闲,坚决吃好每餐饭。南北饭菜,东西饮食,我都下定决心吃,保证餐餐能
吃饱。
后来我发现,有的战士不是不能吃,是吃得太挑剔。吃包子只吃馅不吃皮,吃馒头要抠掉因蒸笼眼而突出的面疙瘩,吃鱼要吃有鳞的。吃食挑剔的兵,关键时刻很难吃苦。这种食习不利于战士成长,也不利于部队建设,更不适应未来战争。我当团政委时,有次去三炮连蹲点,发现每天早餐都有战士在桌上丢下包子皮和馒头疙瘩,便命令连队集合全体官兵重返桌旁,各自吃完自己丢下的东西。我带头吃了一块我邻座丢下的包子皮,然后叫干部带头吃,党员跟着吃,不吃完不许走人,并要求该连从今往后,谁浪费罚谁吃。此事传开,浪费大减。现在想起,有点左,但我就这德行,呵呵。
我认为,吃好不是富人的专利,当兵的也可享受,我从不反对有条件时适当改善生活,但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无论条件多么好,当兵的,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保证关键时刻冲得上,拖不垮,饿不死,打胜仗。关于吃饭与打仗的关系,部队首长讲过很多故事,我这些道理就是从那些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会吃的学问更大。从新兵到老兵,都面临会吃的问题。我当有线班长后才知道,在我们连队,训练最苦的是我们有线兵,饭量最大的也是我们有线兵。有时炊事班分完菜或包子后,想给连部桌上多加点,连长指导员手一挥:给有线排去!在营区吃饭,吃饱没问题。在野营拉练中,常有吃不饱的可能。我们指挥连有一百好几十口人,开饭时,锅边人头攒动,黑乎乎一堆,闹哄哄一片。我死要面子,打饭不敢向前冲,只好吃锅巴。因肠胃不好,吃了锅巴就胃痛。尤其吃面条时,不勇猛的人最后只能打到面条汤。因为没吃饱,训练时我常常饿得冒虚汗,有次差点从树上掉下来。副班长安枝说:“你这样下去怎么行?吃不饱就无法爬树架线训练,弄不好,还要出事故!从明天开始,打饭时你听我指挥!”
他的战术动作很简单,只要鼓足勇气就能干:打饭时,他叫我把饭碗伸到他的腋窝下,他抓起饭勺,先给我打满一碗,然后再给自己打;打面条时,腋窝下容易弄脏衣服,他叫我将饭碗伸到他的裤裆下,他打上一勺面条,往我碗里一扣,叫我快吃,吃完如果没饱,再杀回马枪。
吃着副班长的腋窝饭、裤裆面,心里有种美滋滋的感觉,在后来的训练中,我真没挨过饿,执行任务时体力好多了。
当兵的日子使我懂得了,一个合格的士兵首先应该是生存的高手,为了保持足够的体力和战斗力,我们必须学会在任何艰难条件下找到能吃的食物,千方百计把肚子填饱。有个星期天中午,我们上山砍柴回来太晚,连队没有饭菜了。有个老兵说,不要急,我有办法让大家吃饱。连队种了不少红薯,老兵都有烧红薯的技能。他们在红薯地里挖好若干土坑,捡些干树枝树叶放进坑里,把坑四周的泥巴烧热烧透后,将红薯放进去,把坑四周的热土挖下来盖住红薯。半天后再扒开泥土,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焖烧红薯。周六晚饭后挖红薯时,他就烧了两坑红薯,本想星期天晚饭后去吃的,没想到中午就让我们用上了。
夏季拉练来到牙龙湾,给养员正为买菜发愁。一班长说,我教你们自产一道荤菜。那天晚上,他发动大家打着手电筒在沙滩和红树林中抓螃蟹,第二天做了一大盆姜葱麻辣蟹,那是正宗野味海鲜。台风过后,公路冲坏,买菜的车无法上山,在山上施工的战士们几天没吃到肉食。六班长说,我有办法。他带领大伙儿在山民的牛圈、树林和菜地四周捡来几桶蜗牛,做了一道红烧蜗牛。野战生存训练中,战士们更是各显神通。有的用竹筒装米,外面包上烂泥,烧出了竹筒饭;有的用香蕉芭蕉叶包米,外涂烂泥,烧出了蕉叶饭;有的捉到蚂蚱、山蛙,打到老鼠剥皮用铁丝穿起来,做成了山味烧烤。
我调到三亚警备区工作时,营区老鼠多,个头大,半尺有余,比猫还肥,管理科天天为灭鼠发愁。三营长甘日云说,消灭老鼠,小菜一碟,只要批准我使用气枪就行。老甘是广西壮族人,军训尖子,枪法好,多次参加过军事比武获大奖。为了保护连队仓库食物和饭堂卫生,他当班长时就开始研究老鼠的生活习惯。老鼠晚上出洞时,两只眼睛像两盏小绿灯,他瞄准这两盏小绿灯,一枪毙命,不放空枪。周末,他把这些战利品做成红焖老鼠肉,味道好极了。现在回味起来,我还有点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