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战典6:新四军征战纪实
本书记述了韦岗战斗、官徒门战斗、夜袭虹桥机场、陈巷桥战斗、周家岗战斗、半塔集战斗、郭村战斗、黄桥战役、皖南1940年反“扫荡”、皖南事变、泰州战役、金牛山战斗、塘马战斗、苏中1941年冬季反“扫荡”、侏儒山战役、盐阜区1943年反“扫荡”、刘老庄战斗、苏中1943年反“清乡”、车桥战役、天目山战役、阜宁战役等二十二场战斗。
《战典6:新四军征战纪实》: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1万余人改编而成。“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新四军挺进敌后,汇成了抗日铁流,铸就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铁军”精神——设伏韦岗,脱手斩得小楼兰;奇袭官徒门,令敌胆寒又心惊;东进黄桥,以少胜多出奇兵;皖南事变,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的悲歌;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慷慨赴难垂青史……八年浴血奋战,新四军建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坚持和发展华东人民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战典6:新四军征战纪实》: 韦岗战斗——陈毅欣然赋诗: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官徒门战斗——新四军第2支队远程奇袭官陡门据点,在抗战史上谱写下光辉的一章。 黄桥战役——陈毅、粟裕痛歼素有“磨擦专家”之称的韩德勤部1.1万余人,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车桥战役——华中抗战史上对敌震动zuida的一次攻势作战,创造了华中地区新四军歼灭战的范例。 天目山战役——毛泽东高度评价: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阜宁战役——新四军在苏北战场上首次攻占有坚固工事的城市,成为全国大反攻之肇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在武装斗争中,成长于浴血奋战里,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八年的辉煌历程。
这支历经磨难、英勇善战、百炼成钢的军队自诞生起便展现出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军队从未有过的风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冲破艰难险阻,纵横山河疆塞,战胜了一个个强悍凶恶的敌人,创造了无数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上演了一场场气势恢宏的英雄活剧。众所周知,我军所走过的并非一条平坦大道,是极其曲折和无比艰辛的。其间经历过苦难,遭受过挫折,甚至陷入过绝境,充满着鲜血与泪水。八十八年来,我军历经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次战役战斗,既有陆战、海战、空战,也有山地战、平原战、丛林战;既有敌后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也有大兵团围歼战、追击战、攻坚战;既有进攻战、伏击战、奇袭战,也有防御战、遭遇战、突围战;既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经典传奇,也有英勇果敢、以柔克刚的战争奇观;既有酣畅淋漓的大胜,也有刻骨铭心的失利……这一次次战役战斗汇成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发展壮大史,令世人叹为观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熟悉历史、读懂历史、借鉴历史,才会认清昨天、珍惜今天、放眼明天,不会为浮云遮望眼;才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不会迷失政治方向;才会以史鉴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会在前进的行途中走弯路。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运筹,强调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领、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军队因战争而存在,军人以打赢而荣耀。当前,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任重道远,必须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认真学习和研究人民军队的战争史,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用辩证的眼光加以剖析,更好地把握治军规律、带兵要则、指挥方略,不断提高驾驭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勠力同心追寻强军兴军的光荣梦想。这也正是编写《战典》丛书的初衷。 本丛书按照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撷取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部队,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属各支部队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近300个战例,力求在浩瀚的史料中寻找那幅血与火、生与死的历史画卷和不朽传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林林总总的战役战斗,根本无法穷尽人民军队所走过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所书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所孕育的凝心聚魂的革命精神,只是力图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纪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崭新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还原历史真相,讲述传奇故事,展现英雄本色,揭示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的根本所在。 由于作者水平及查阅资料等因素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批历史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得到了军事图书资料馆等单位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由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进行审读把关,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包国俊副部长为丛书的最终付梓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李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军事术语与军事志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大校军衔,军事学博士。1970年生于山东济南,1989年入伍,三次荣立三等功。从事军事科研20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了20多部500余万字的军事著作,其中独立完成10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荣誉奖1项,全军军事科研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主要作品有:《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峥嵘岁月——毛泽东与巾帼英豪》《大围追——国民党军围堵红军长征揭秘》《赤都风云——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纪实》《湘江血泪——中央红军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纪实》《奉军》《胜道》《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研究》《论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软实力》等。
1.韦岗战斗 / 001
2.官陡门战斗 / 016 3.夜袭虹桥机场 / 023 4.陈巷桥战斗 / 035 5.血战繁昌 / 041 6.周家岗战斗 / 061 7.半塔集保卫战 / 074 8.郭村战斗 / 088 9.黄桥战役 / 112 10.皖南1940年反“扫荡” / 137 11.皖南事变 / 148 12.泰州战役 / 179 13.金牛山战斗 / 189 14.塘马战斗 / 199 15.苏中1941年冬季反“扫荡” / 216 16.侏儒山战役 / 222 17.盐阜区1943年反“扫荡” / 229 18.刘老庄战斗 / 241 19.苏中1943年反“清乡” / 253 20.车桥战役 / 257 21.天目山战役 / 263 22.阜宁战役 / 285 参考书目 / 294
1.韦岗战斗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迅速做出反应,通电全国号召民众众志成城,共同抵抗外侮。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表示愿“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15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庐山,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表示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与国民党共赴国难。两天后,蒋介石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灭亡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将陕甘宁辖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3个师,4.6万人。 一个月后,蒋介石发表谈话,确认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定。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北伐名将叶挺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1万余人。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 1903年,叶挺入本村小学读书,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转入惠州府立中学。同年10月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在校期间,叶挺刻苦攻读军事课程,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并广泛研读进步书刊,探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 1918年冬,叶挺从保定军校毕业,次年初到福建漳州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在第1支队任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随粤军回师广东,参加驱逐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役。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2营营长。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奉命率部守卫总统府前院,与叛军激战竟日,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 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合作后,叶挺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处处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不久奉命转往肇庆,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 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独立团担任先遣队,于1926年5月北上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部。6月间进至湖南安仁、攸县,击溃投靠吴佩孚的赣、粤部队4个团。后随第4军主力进攻醴陵、平江,猛打猛冲猛追,长驱直进,连战皆捷。 汀泗桥战役中正面部队进攻受阻后,他率部翻越大山出其不意抚敌侧背,大败守敌,并乘胜追击20余公里,夺取咸宁县城。继又率部参加进攻吴佩孚亲率重兵据守的贺胜桥,先以团主力突破敌军桃林铺防线,揳入其防御纵深,再以预备队相机投入,将反扑的优势敌人击退。在所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叶挺严令部队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连突破印斗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占领了贺胜桥。在武昌攻坚战斗中,叶挺指挥部队突入城内,经激烈巷战,配合友军攻下制高点蛇山,迫使敌军缴械投降。 叶挺因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起了重要作用。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他升任第4军25师副师长、第11军24师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指使夏斗寅、杨森部袭击武汉。叶挺在叛军逼近武昌时临危受命,组织留守武汉的部队反击叛军,经3日鏖战,从纸坊镇打到汀泗桥,将叛军击溃,使革命中心武汉转危为安。 7月下旬,叶挺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指挥起义军骨干力量第24师英勇奋战,歼灭守敌第6军57团和第3军23团、24团。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南下途中参与指挥会昌战斗,所部第24师、25师担任主攻,率先突入会昌县城,重创国民党军钱大钧部,并将增援之敌黄绍竑部击退。 起义军进入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实行分兵后,叶挺与贺龙率第11军24师和第20军1师、2师向西进取东江地区时,于揭阳县山湖(即玉湖)附近地区遭遇国民党军东路军。激战3昼夜,因敌众我寡,伤亡很大。后转到普宁流沙又遭东路军大举进攻,当起义部队余部撤往海陆丰地区后,他与聂荣臻等伴同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乘船潜往香港。 12月10日,叶挺由香港到广州,旋即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当晚在总指挥部召开的会议上,他根据敌强我弱和敌军必将调动主力向我反扑的形势,提议尽快以缴获的武器扩大部队,趁敌军反扑之前主动撤出广州,保存实力,另图发展,但未被采纳。12日,在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敌人大举反扑的危急时刻,叶挺与聂荣臻一起果断下令撤退,保存了部分武装力量。 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指责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叶挺十分消沉,出走欧洲,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关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叶挺回到澳门,渴望参加抗日救国。1933年应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将领的邀请,曾到福建参加抗日反蒋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挺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积极参与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出任军长。随即赴延安会见毛泽东,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随后移驻江西南昌。1938年2月上旬,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步步紧逼,华中方面军为配合华北方面军进行徐州会战,打通南北联系,以第3、第9、第13师团由蚌埠地区沿津浦铁路北犯,敌后兵力比较薄弱。 15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指出: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是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地。 据此,新四军军部随即由南昌迁至皖南,各支队也奉命向皖南、皖中集结,准备向华中敌后进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三月的江南已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经过整整1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安徽省歙县岩寺,第4支队进抵皖中舒城。 新四军主力集结完毕后,一面加紧整训,一面研究向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问题。毕竟新四军面临的作战对手和作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四军的前身红军游击队善于山地游击战,与国民党军打了十年内战,彼此都非常了解。如今新四军走出大山,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平原水网地区,同陌生的敌人——装备优良的日本侵略军作战,不能说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转变。 4月24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项英,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并特别强调“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 接到电报后,叶挺、项英立即在鲍家村祠堂召开各支队领导会议,讨论组建先遣支队的问题。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会议决定从第1、第2、第3支队抽调部分团以下干部和侦察分队共400多人,组成先遣支队,尽快东进,实施战略侦察,摸清敌后情况。 一支仅有数百人的先遣队深入已经沦陷的江南侦察,在日军重兵控制的腹心地区活动,其困难之多、危险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谁来完成这一重任呢? 叶挺把目光锁定在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身上:“经东南分局和军分会研究决定,军部任命你为先遣支队司令员。你立即组建部队,争取尽早出发。” “是,保证完成任务!” 粟裕,1907年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 1924年春,粟裕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参加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粟裕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24师,任教导队班长。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警卫队班长,是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成员之一。 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粟裕跟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10月任连政治指导员。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4年7月,粟裕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同刘英率500余人突破封锁线到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 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粟裕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采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方针,挫败了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两次兵力各达40个团的大规模“围剿”,使浙南游击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粟裕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 尽管粟裕刚到皖南几天,一路风尘尚未洗去,但在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面前,他毅然受命,再次担当起了抗日先遣的重任。 第2支队司令员陈毅清楚粟裕肩负的使命艰巨,就把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副官和测绘参谋都派到了先遣支队。粟裕十分感动:“陈毅同志把强兵能将都调来给我了。” 4月28日,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时节,粟裕率领先遣支队誓师东进。 先遣支队向敌后开进愈深入,战争的气氛就愈紧张、愈浓烈。粟裕深知先遣支队的成败关系重大,时刻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这一天,先遣支队到达南陵县城,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见天色渐暗,粟裕便命令部队在东门外宿营。连日的行军劳累使指战员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子夜时分,一阵急促的号声突然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先遣支队紧急集合。 粟裕站在队列前,严肃地说:“同志们,我们是负有光荣任务的部队,群众所以欢迎我们,是因为我们不是从前方溃逃下来的,而是向敌人开进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定受到了敌特、汉奸的监视。这里离敌控的芜湖很近,说不定我们的行踪已经被敌人发觉了,敌人很可能对我们发动空袭。因此我们决不可高枕无忧,必须立即转移。” 在漆黑夜幕的掩护下,先遣支队悄然转移到离南陵不远的麒麟桥一带山村宿营了。 果不出粟裕所料。天刚刚放亮,远处便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不一会儿,几架日军战机飞临南陵城东门上空,一阵狂轰滥炸,顿时地面腾起滚滚浓烟,燃起熊熊烈火。 先遣队员们交口称赞:“粟司令员真是料敌如神!” 南陵的老百姓见先遣支队毫发未伤,不知其中缘由,啧啧称奇,都说新四军是神兵天降,小鬼子的飞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先遣支队在敌后不仅作战略侦察,还担负起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 此时,日军已相继占领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和战略要地,气焰无比嚣张,肆意奸淫烧杀,汉奸土匪更是遍地横行,帮会、流氓也伺机而起,富庶、美丽的江南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痛苦呻吟,人民苦不堪言。尤其是南京失陷后,国民党军一溃千里,江南已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人民也有半年多没见到中国军队了,感到无所依恃。 粟裕率先遣支队走到哪里,就把群众工作做到哪里。他要求支队全体指战员必须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做到秋毫无犯,自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时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模范行动向江南民众表明新四军是人民的队伍,是抗日的队伍。 很快,新四军的美名传遍江南。民众由起初的不了解共产党、新四军,迅速转变为“遇到新四军,亲如一家人”,并踊跃加入新四军,投身抗日洪流。 国民党党员、安徽省当涂县采石镇邮电局长刘一鸿毅然率部参加新四军。他激动地对粟裕说:“我为何要投奔共产党,道理很简单,蒋介石不抵抗,国民党太腐败!我是中国人,不甘忍受日寇的蹂躏欺侮。我要抗日,所以我到新四军来了。我要把鲜血洒在疆场上!” 5月4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军部: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 陈毅立即率第1支队由皖南东进,沿着先遣支队开辟的路线向敌后挺进。6月8日,第1支队与先遣支队在溧水剧新桥胜利会师。 美国现代著名记者兼政治评论家西奥多·怀特当时正在中国,对朝着江南开进的新四军无比惊诧,就这样一支仅有两千人的队伍,几乎没有武器,其中2/5的战士只有3颗手榴弹;1/5的战士肩上背的只是原始武器——大刀。那些有枪的,也大都是笨拙的“单打一”。怀特不相信这样的部队能够打胜仗,称此举是“忘我的冒险,不可思议的奇迹”。 怀特只是看到没有装备的新四军,并不知道这批新四军个个是游击队员出身。他们之前所参加的战斗几乎全是以劣势对优势,他们赖以制胜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胆量和自己铁的身躯,他们最不怕、最拿手的就是肉搏战。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新四军向苏浙皖边挺进,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纲领,号召各阶层民众组织起来抗战,犹如黑暗中的一缕光明,照亮了江南人民。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将希望寄托在英勇挺进的新四军身上。 但当时,江南老百姓对抗战胜利普遍缺乏信心,对新四军也缺乏深入了解,心中不免嘀咕:“新四军好是好,可是队伍少,武器差,能打败日本鬼子吗?”国民党军更是瞧不起装备极差的新四军,很不客气地说:“你们军队有优良纪律,作为一支政治宣传队是好的,如到东线去打仗,那请听下回分解好了!” 的确,刚刚完成改编的新四军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是武器装备更是差到极点。粟裕的先遣支队只有两挺轻机枪,其余的武器五花八门,破旧不堪,有的缺少瞄准器,有的是长枪锯成了短枪,有的是埋在地下许久才挖出来的。 但粟裕认为:苏南的形势和民众的情绪已向先遣支队提出了一个责无旁贷的问题,那就是尽快打一个胜仗!因为江南百姓需要用胜利来激发抗日热情,鼓舞斗志;新四军指战员渴望用胜利来煞一煞日寇的嚣张气焰。 这些日子,粟裕一有空闲就对着作战地图凝思:新四军深入江南敌后的第一仗必须打胜,不许打败!这一仗怎样打,选在哪里打? 人们都知道粟裕爱看地图,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有人问他:“您天天看地图,这上面究竟有什么奥妙?” 粟裕回答:“奥妙无穷啊!熟悉地图,熟悉地形,是军事指挥员的基本功。不谙地图,勿以为宿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粟裕的目光渐渐停留在地图上一个叫“韦岗”的地方。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