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学习维度论”的五个维度建立了相应的职后培训制度、模式、策略和评价体系, 以问题为聚焦点、以教研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 以幼儿发展为落脚点, 灵活地运用了学习维度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原理, 让教师在互动学习中主动感受、树立研究的意识, 在交流研讨中不断积累、提升, 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在研究思想、情感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研究问题的习惯, 在研讨活动中有了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整体提升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成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但从实践层面来看,我们面临诸多问题,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一是教师的专业性向问题。目前的教师职后培训对此似乎并不重视,或者说不很得力,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令人忧虑。二是幼教基本素养问题。如何在较短时间之内,大幅度提升幼儿教师的保教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是培训必须面临的问题。专家讲座式培训,很难将高深的理论和浪漫的教育思想落到实践层面,形成了“理论空转”现象。三是动力问题。政府主管部门、研修机构都是满怀雄心,而老师们是在“外促式”大框架下学习,动力不足。如何提高教师学习积极性,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四是工学矛盾问题。不可否认,对任何人而言,时间都是一个常量,可支配时间与有效支配时间有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又不至于让教师过于劳累,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伦理合目的性,是一大学问。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教育行政官员、学者以及研修机构和幼教单位,都在做着自己的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至于效果如何,我们自然以良好的愿望期待之。
新桥医院幼儿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在教师职后培训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以政策为依据,以理论为支撑,以教师动力释放为突破口,以问题为聚焦点,以小课题为抓手,以教研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落脚点的“七以模式”,构建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教师职后培训制度、模式、策略和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在互动学习中主动感受,在交流研讨中积累、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思想、专业情感、研究能力、保教实作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改善、提高,教师群体的成长大幅度提升了幼儿园办学水平。
新桥医院幼儿园的实践印证了这样的观点:“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实践,与自然界作为实体的自然事质不同。教育实践是人的观念、价值、行动所给予的,是意义行动。”反过来,意义行动又促进幼儿园的健康、深度、特色发展。
其经验对于目前幼儿园不同专业、不同群体、不同水平的教师进行园本式职后培训都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切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
本书作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园本策略创新之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理论性。本书以学习维度论为基本的理论支撑,并作出方法论的描述。学习维度论是由美国课程改革专家罗伯特·马扎诺(RobertJ.Marzano)博士提出的应用性教学原理,在这个框架中隐含五种假设:最好的促进学习的方式,应该能够反映我们所了解的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涉及五种思考类型,可以通过五个维度来表现;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包含明确的教学观念、教育态度和思维习惯,这些对于促进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过程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学习评价应该关注学习者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推理过程,而非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具体来说,学习维度论包括五个分类指标:维度一“态度与感受”,维度二“获取与整合知识”,维度三“扩展与精炼知识”,维度四“有意义地运用知识”,维度五“良好的思维习惯”。任何学习都发生于这五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之中,认知、情感与思维共同决定了学习的成效。学习维度论成为本书的一个理论视角。
方法论是对方法的总称。本书将“一致性”作为方法论,应该是有见地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既是国家、地区、社会、家庭的需要,也是从业人员的个体需要,要将其从国家层面的发展目标、政策导向落实到教育单位、教师个体身上,需要有一个具有一致性的思考与行走路线。这就是一致性作为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二是逻辑性。全书从幼儿园背景介绍入手,从理论视角、方法论到实践策略,建立专业发展规划、异步分层、多元化研修、成长科研、教育写作五个具体策略,形成系统的内在逻辑,具有一定的阐释力。
三是实践性。书中总结提炼的五种教师园本研修发展策略,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价值取向,学习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策略,认真、扎实地做下去,自然会有收获。书中所列举的众多案例,也会给读者以启示。
收起全部↑
陈薇,女,1971年4月出生,重庆市新桥医院幼儿园副园长,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一一保育员”考评员,《新桥医院报》及《娃娃画报》通讯员。总后勤部教师、骨干教师;第三军医大学教师、学习雷锋积极分子;新桥医院教师、十佳职工、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5年荣立第三军医大学三等功。
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多次组织、参与国家、市级科研课题,二十多篇文章获奖。并发表在《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幼教园地》《当代幼教》《家庭教育》《儿童与健康》《中国幼教》《教育策划与管理》《幼教365(管理版)》等刊物上。有2篇文章分别收录在《21世纪中国教育论文精品文库》《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教育》书中。曾参编《幼儿营养与保育》《新智能多元快乐成长课程》《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资源包培训文稿》《倾听花开的声音——重庆市沙坪坝区园本教研成果荟萃》等书籍。
周永,女,1967年8月出生,重庆市新桥医院幼儿园园长,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担任新桥医院小儿科特殊儿童行为咨询专家、新桥片区大组长。总后勤部教师,新桥医院党员、十佳职工、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12年荣立第三军医大学三等功。
从事幼教工作30年,始终坚持“健康快乐、幸福童年”的教育理念。参加过国家、市、区各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改科研经验,20多篇文章获奖并发表。带领全园教职员工从规范管理、队伍建设、教改科研、保教质量、办园条件等方面,推动幼儿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团结、凝聚、实效、创新”的工作局面。
导言
第一章 学习维度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新视角
第一节 学习维度论释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基础
第三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维度论
第二章 一致性:园本研修的方法论
第一节 教育政策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目标与路径
第三节 规划与成效
第三章 专业发展规划:提振教师精神的园本策略
第一节 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成长导航
第二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 五种同本规划模式举例
第四章 异步分层:因材施教的园本策略
第一节 异步分层内涵解读
第二节 异步分层培训
第二节 园本异步分层实践
第五章 多元化研修:文化自觉的园本策略
第一节 教师研修多元化选择
第二节 基于内容的研修举隅
第三节 基于组织方式的研修举隅
第六章 成长科研:从“外促”走向“内生”的园本策略
第一节 概念解读
第二节 教师成长科研机制建设
第三节 园本操作述描
第七章 教育写作:“解放教师”的园本策略
第一节 教育写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教育写作类型概览
第三节 教育写作案例分享
后记
《基于“学习维度论”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综述
我国政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一系列的政策条文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做了宏观规划上的实施引导。在政策的指导下,国家和各地区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就我国而言,1904年清末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蒙养院的对象为3岁至7岁之间的儿童,蒙养院的位置设定在“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蒙养院的课程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师资为乳媪、节妇。
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由教育部正式颁发,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规范幼儿园教育办理的重要法规,同年7月,关于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定的政策-《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颁布。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文件的制定和试行,明确了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教养原则、活动项目和幼儿园体制等,为改革旧制学前教育,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并没有对幼儿教师做过多描述。
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召开了全国幼儿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有关幼教的专门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1990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开始试行,经过六年的试行,国家于1996年3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的形式,正式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程>于199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式法规。《规程》明确了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强调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通过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其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保障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规程》对幼儿园的地位、任务、目标、学制、人园和编班、课程选择、活动安排、卫生保健、园舍设备、工作人员以及职责、经费管理、与家庭社区的关系等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和阐述。关于幼儿教师方面,<规程》提出:“幼儿同工作人员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此外,《规程》还强调“要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1995年,国务院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了《教师资格条例》,对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一1:作的教师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条例使得教师准入机制更为规范,其中有关幼儿教师资格获取条件的阐述包括“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每年举办一次”“幼儿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201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颁布,明确规定了对幼儿一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内容类型,同时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并对每个部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规定。《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此外,《纲要》对幼儿教育的实施范围进行了扩展,由单一的幼儿同教育转向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通过教学场域的相互衔接,综合利用教育信息和资源,为幼儿成长和发展提供连续、丰富、和谐的外部环境。同时,开始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个性化差异,融人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的教学学科,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健康”课程中要求“幼儿教师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和生长发育规律,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