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黄方言研究》作为一个单点的研究报告,重点描写了内黄方言的语音、语法系统,并收录了近五千条方言词语,客观展现了内黄方言的基本面貌。
《河南内黄方言研究》语法考察的两个视角尤为值得肯定:(1)重视语言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谓词变韵”一节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作者对变韵制约因素、动词的变韵功能类等方面的探讨,无疑会对豫北方言的变韵研究产生积极影响。(2)重视语用。针对词法、句法中的各类项目,作者都能联系语用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因而发现了不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实,深化了我们对中原官话的认识。
学军写就《河南内黄方言研究》,请我作序,我欣然应承。其实,我跟学军接触不多,但他给我印象深刻。我知道,他年近40才从语文教学“转岗”,改做方言,并“爱上”方言学,这需要勇气;而且做得有板有眼,写出了《河南内黄方言双音节动词的变韵》(《汉语学报》2015年第3期)等颇见新意的文章,令人敬佩。
翻阅学军的新著,我有两点突出的感受。
其一,注重事实。对单点方言的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深入调查,弄清事实。新著立足于摆事实,力求对内黄方言的基本面貌做出客观准确的反映。应该说,该著对事实的考察是深入的,描写也是精细的。不仅如此,在摆明事实的基础上还力求讲清道理,对一些特殊的方言现象尽可能地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书中对谓词变韵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其二,注重语法。以往单点方言的研究著作,往往详于语音、词汇,略于语法。客观地说,方言语法差异较小,语法规律比较隐蔽,因此描写起来相对困难一些。新著则在语法的考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比较系统,涉及到词法和句法的方方面面。二是比较深入,无论是对词缀成分、介引成分等词法现象的考察,还是对处置句、被动句等句法问题的描写,都能条分缕析,显出规律。三是兼顾语用,对好些语法现象(比如谓词变韵、复叠句式)的讨论都能联系语用,借以深化认识,反映了作者开阔的研究视野。
为了准确报告内黄方言的现时状况,学军历时数载,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艰苦的田野调查,着实不易。天道酬勤,终于收获了这份成果,令人高兴。在我的印象中,关于河南境内单点方言全面深入的调研报告并不多见,因此学军的这部《河南内黄方言研究》显得尤为珍贵。我相信,它对于河南方言基本面貌的揭示,对于深化学界对中原官话特点的认识,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李学军,男,1964年生,河南内黄人。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方言学会会员,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2007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语法学。在《方言》《汉语学报》《中国方言学报》《语文建设》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一部,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
绪论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地理人口概况
第三节 方言概述
一 内黄方言的系属
二 内部差异
三 方言调查情况
四 研究概况及本书的写作意义
五 本书使用符号说明
第一章 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一 声母表
二 声母说明
第二节 韵母
一 韵母表
二 韵母说明
第三节 声调
一 声调表
二 声调说明
第四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
一 声韵配合关系
二 声韵调配合总表
第五节 音变系统
一 韵母变化
二 合音
三 连读变调
四 轻声
第六节 同音字表
第二章 语法系统
第一节 词缀
一 名词词缀
二 形容词词缀
三 几个表音词头
四 语缀“儿”
第二节 谓词变韵(D变韵)
一 动词变韵
二 形容词的变韵
第三节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疑问代词
三 指示代词
四 指示叹词
第四节 副词
一 范围副词
二 时间副词
三 程度副词
四 语气副词
五 情态副词
六 否定副词
第五节 介词
一 引进处所、时间
二 引进关涉对象
三 引进工具、依据
四 引进原因、目的
五 引进施事、受事
第六节 连词
一 联合连词
二 偏正连词
第七节 助词
一 时态助词
二 语气助词
三 多功能助词“嘞”
第八节 句子
一 比较句
二 处置句
三 被动句
四 重动句与述补结构
五 疑问句
六 复叠句
第三章 词汇分类表
第四章 语料标音
一 情景会话
二 曲儿(儿歌)
三 谜(谜语)
四 谚语
五 歇后语
六 古气(故事)
七 民间小调
附录一 河南内黄方言动趋式动词的变韵
附录二 内黄方言常用变韵动词表
说明
附录三 内黄方言可进入“VD+NP受事+NP方所”结构的常用动词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