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不仅讲究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的膳食原则。既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也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要摄人足够的豆类及豆制品,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如此才能有效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升机体各方面功能,确保健康与长寿。
另一方面,食物不仅能为机体提供营养,食用得当还可增强身体抵抗力,疗疾祛病。利用食物“药食同源,性味归味”的特性,用于某些病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人体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康复,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且对人体基本无毒副作用。
因此,了解食品对健康的影响,探索食品营养健身、疗疾祛病的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对改善我们的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
本书编写过程参考借鉴了有关文献资料和互联网资讯,并得到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因食品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无法穷尽,因此只能对生活中常见部分进行讨论,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普生,主任医师,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汕头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30余年,先后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著作有《社区医生预防接种工作手册》《健康保健大视野》《痛风解码》《百问百答你关心的高血压》《百问百答你关心的糖尿病》等。
《饮食健康一看就会》:
第一节秋季健康饮食的特点与原则
一、特点
1.秋季天气转凉,有些凉性食物食用要适量。如瓜类水果西瓜、香瓜等。天气完全转凉后,脾胃虚弱的人少食为好,如老年人和孩子。
2.中医学讲秋属燥,而燥气通于肺,最易伤肺,所以秋天最需要养肺润肺。饮食养生方法要以清热滋润为主。养肺的蔬菜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等。水果如秋梨、山楂、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荸荠等。果仁类如核桃、杏仁、花生、松子、芝麻等。其中杏仁养肺最好,维生素A含量最高。
3.秋天干燥,要少食辛辣,有利于对肺的养护。
4.秋天干燥易便秘,应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饮食养生应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汤,但粥汤的内容有所不同。传统养生学认为燥邪最易伤肺,在煮粥时加些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口燥咽干,大便于结者食用。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亦有同等作用。坚果类食物可润肠通便,如杏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麻子仁。要多喝水,清晨5-7时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5.秋天易得口腔溃疡,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香菇、紫菜、番茄、豆芽、豆角、豌豆、油菜等。
6.秋冬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因为人秋之后,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会逐渐增高。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还是要少食,因为秋初炎热未完全退尽,过食大热食物不利于健康。
秋季到来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矿物质。
二、原则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养收”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重点。
(一)养肺为要
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多食芝麻、核桃、糯米、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如果辛味食品吃得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荸荠等。
(二)宜多喝粥
秋天早晨多喝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等。
(三)宜补充健身汤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等。
(四)宜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五)规律饮食,不吃不洁食物
进餐过早或过晚,可口就吃得多,不可口就吃得少,或任意吃冷食、零食,使胃肠的工作量紧一阵、松一阵,容易造成胃肠疾病。饮食不卫生,腐败的食物吃了容易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