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隋朝时为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反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圈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朝代。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问,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是中国继秦汉之后的第二帝国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纪时期的结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的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各国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唐朝的建立和唐朝的开国始祖。
要了解唐朝的建立,就会先了解那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了解那些奇才异士:足智多谋的房玄龄、善于决断的杜如晦、战神传奇李靖等,不论哪一个都能让人如雷贯耳。而正是在这些人的辅佐下,李氏父子统领着千军万马,缔造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建唐之后,李氏父子更是励精图治,使百姓安居乐业。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让我们共同走进唐朝,去体味历史的酸甜苦辣。
本书以时间顺序为主,辅以人物线索,从文献资料、民间传说和学术论著等多个角度,详细剖析了唐朝开国的历史事件,解读李渊和李世民的智慧和谋略,以独特的视角,洞悉大唐帝国从萌芽、发展到腾飞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绝世风华,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文字,看清那个隋末唐初的风云井起、群雄逐鹿的时代,帮助读者感受他们当年的雄厚质朴、恢弘壮丽的岁月。
本书运用简洁的笔法,精炼的词汇,为读者讲述一个在新政权与旧王朝之间的谋略较量,和新王朝建立之后内部的斗争,以及新王朝的新政策是如何让天下的百姓获得一个安定满足的生活环境的。本书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精彩的谋略世界,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阅读和借鉴。
前言
第一章 强强联姻,步步高升
家氏族谱,十世先人
重视门第,强强联合
步步高升,暗中壮大
第二章 顺时应势,起兵反隋
兵不厌诈,雁门勤王
找寻生机,君臣博弈
人才宝贵,秘结豪杰
无路可退,李渊起兵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三章 札贤下士,能者归附
仗义执言,救出君集
投其所好,裴寂助兵
玄龄如晦,左膀右臂
平衡势力,招降尉迟
不计前嫌,相救李靖
莫问出处,狱中英豪
一代纯臣,茂公归附
第四章 父子联手,灭隋建唐
多疑可汗,对症下药
能屈能伸,先稳后杀
誓师出征,傀儡为帝
一鼓作气,直取长安
掩人耳目,上演禅让
第五章 扫平敌手,一统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李轨称帝,内乱致命
河东之争,刘武周死
东都之争,王世充降
唐平河朔,俘窦建德
唐平江陵,萧铣降杀
唐平山东,斩刘黑闼
江淮烽火,江南平定
第六章 兄弟夺位,智者无敌
引诱诋毁,收买人心
一时不察,被剪羽翼
居心叵测,制造意外
盈盈笑意,杀机浮现
危机四伏,昆明池战
玄武之变,一剑封喉
第七章 励精图治,回宫民安
厘定官制,指定田租
君臣论道,励精图治
人性管理,贞观之治
如今李渊留守太原,王仁恭独留马邑郡,孤立无援,因此突厥骑兵频频进犯马邑郡,隋朝边关将士深以为患。
李渊派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率领兵马前去援助王仁恭,但却屡战屡败,突厥人更加猖狂了。
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得知此事,游兴大败,于是他火速派人到北面来杀掉王仁恭,逮捕李渊,并押往江都治罪。
当时天下大乱,许多贵族巨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致使交通断绝。隋炀帝派到各地抓叛捕盗的兵马多数难以行进,来往传递信件的使者也不能安全通过,而唯独这次却是畅通无阻,使者在夜晚到达太原郡任所晋阳城。这天晚上,温彦将到城西门楼上去睡觉,刚好看到抵达城下的隋炀帝使者,马上报告了他的哥哥温彦弘,温彦弘急忙向李渊的住处赶去。
李渊当时刚刚睡下,听说隋炀帝的使者到了,大惊而起。李世民闻讯也赶到了父亲的身边。
听了温彦弘的报告,李渊对二儿子李世民说:“上天派这些人来催促我,看来我必须见机行事了。我之所以没有提早起兵,是因为你的兄弟们还没有回来,现在我即将遭遇横死,你们兄弟几个一定要齐心合力,举兵图存,不要和我一起遭受满门抄斩的祸事,家破人亡!”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李渊早已有反隋之心,之所以没有正式打出大旗来,一方面如他所说,是因为他的家属大多在河东郡;还有一方面是他需要一段时间来巩固太原这块基地,不能像杨玄感之流,草草起兵而终为隋军所败。
王夫之曾评论李渊:“高祖意念之深,诚不可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