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第三版)(博学·经济学系列 )
定 价:4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博学·经济学系列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尹伯成 等
- 出版时间:2017/3/1
- ISBN:9787309126785
-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91.3
- 页码:37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第三版)》是一部从市场经济视角述评西方经济学史的教材。全书用15章篇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重点介绍了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中各种主要理论的来龙去脉。全书以文字表述为主,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便读者能对西方经济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概括性认识。《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第三版)》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青年学生自学之用。
这本西方经济学说史教材从2005年出版以来,得到广大读者和一些同行专家鼓励和好评,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2012年出了第二版。第二版至今又近五年。根据一些同志建议,现在又作了一些修改、调整和补充,出了第三版。与前面两版相比,这一版的修改、调整和补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本着删繁就简原则,将原有篇幅做了较多压缩与合并,从初版的27章、第二版的25章到这一版的15章。尽管全书基本观点、内容和框架未变,但文字和章节确实精简、合并了不少。这一方面是为了让读者能用更少的宝贵时间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是便于许多学校可以用一学期时间安排这门课程的教学。
第二,在删除和压缩一些内容的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补充了一些内容。例如,第三章“古典经济学的演变与挑战”中补充了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第十三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补充了大数据及其对经济学的影响,第十四章中补充了“超边际分析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要再次说明的是,这一版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框架思路仍旧未变化,依然是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考察西方经济学说的由来、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脉络。这既不同于专门叙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学说史,也不同于以往国内的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基本线索的传统经济学说史教材(包括我本人编写出版过的两本有关教材)。这样做绝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真理性,更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的意思,而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反映市场经济特性和规律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如何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本书对西方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评价标准可能就有别于国内流行的一些经济学说史教材。
参加过本书编写的有不少同志,其中主要有尹锋、刘康兵、赵红军以及我本人,因此如果此书有什么优点和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但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应由我负责。本书初版的编辑主要由盛寿云、徐惠平同志负责,而第二版起由岑品杰同志负责。
这一版由我和赵红军两人负责修改、补充。我负责第一、二、三、四、五、六、九和十章,其余均由赵红军负责。他过去也曾经是我的博士生,现在已成长为很优秀、很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尤其在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有相当高造诣。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尽管我们在编写中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如何从市场经济视角编写一本经济学说史教材,实在缺乏经验,因此差错一定不少。我们将继续听取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不断修改补充,以争取能奉献给读者一本能从中多少获益的西方经济学说史教材。
尹伯成,1936年生,江苏宜兴人,历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经济系副主任、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外国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工作,主编有《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经济学说史教程》《西方经济学说史》等*作十多部,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主要撰稿人之一。
赵红军,1970年生,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上海市浦江人才(2009),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曾经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在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南开经济研究》等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先后出版过《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2005)、《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2010)、《上海国际贸易地位变迁》(2015)等专*,《刨根问底经济学》(2012)、《鞭辟入里经济学》(2016)等多部畅销书。曾经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韩国仁川大学、土耳其Dokuz Eylul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经济学院等地访学与授课。
第一章 经济学的史前时期
第一节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发轫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亚当·斯密
第三节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大卫·李嘉图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的演变与挑战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演变:萨伊和马尔萨斯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演变:从西尼尔到约·斯·穆勒
第三节 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
第四章 边际革命
第一节 边际主义兴起背景及其先驱
第二节 奥国学派
第三节 数理经济学派
第四节 边际分析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第五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的奠基者——-马歇尔
第二节 约·贝·克拉克和费雪的经济理论
第六章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发展、修正与挑战
第一节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第二节 垄断竞争理论
第三节 希克斯对马歇尔需求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第四节 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挑战与修正
第七章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几个非主流经济学
第一节 制度学派
第二节 瑞典学派
第三节 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
第八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一节 《通论》与凯恩斯革命
第二节 就业理论
第三节 利息理论
第四节 工资论与物价论
第五节 经济政策主张
第九章 凯恩斯主义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新古典综合学派
第二节 新剑桥学派
第三节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十章 新自由主义诸流派
第一节 现代货币主义
第二节 供给学派
第三节 弗赖堡学派
第四节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学说
第五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新制度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节 新制度学派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节 新经济史学
第十二章 市场失灵与规制经济学
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公共物品理论
第三节 有关竞争和垄断的争论
第四节 收入分配不均及其对策思路
第五节 规制经济学
第十三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 博弈论产生、发展及其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大数据及其对经济学的影响
第十四章 经济学新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第一节 超边际分析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第二节 非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 法律经济学
第五节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第六节 演化经济学:生物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第七节 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第八节 几点评论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演进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脉络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思路演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