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经络总论和腧穴总论。每章设有学习目标、临床情境及知识达标检测,体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工学结合”的导向,保证教学内容“必需、够用”。本是适合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使用。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和医疗康复机构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全国近百所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以高素质康复治疗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随着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及项目课程的开发,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必须跟上项目课程模式改革的步伐。《中医康复技术》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打破了原有教材编写的体例、模式,按照项目课程内容安排的要求,采用全新的编写方法,充分体现了项目课程内涵中的能力观、结构观、综合观、过程观、策略观。教材编写思路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临床情境为驱动,以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技术实践知识,“简化”技术理论知识,最终“例化”于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融合,处理好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必备知识与拓展知识、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的关系,达到整合项目课程内容的目的。学生学习时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项目,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学习目标,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学生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学习过程成为以行动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经络腧穴篇,内容包括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及经络腧穴技术;下篇为中医康复篇,内容包括针灸总论、推拿总论及中医康复技术。为了防止因项目设置过大、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较大的项目又分解成若干任务,每个项目或任务后均附有知识达标检测、能力达标检测,完成每个任务需2~4个学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项目的组织编排上采用并列式。在具体编排时,以高职学生心智发展状况为前提,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呈现方式,同时将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渗透到教材中。
编写《中医康复技术》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实属探索,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而殷切期望广大师生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修订时加以改进。
收起全部↑
上篇 经络腧穴篇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经络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作用及病机病候
第四节 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概念、起源与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与作用
第三节 经穴的主治规律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技术
项目一 手三阴经划经点穴
项目二 手三阳经划经点穴
项目三 足三阳经划经点穴
项目四 足三阴经划经点穴
项目五 任督脉划经点穴
项目六 经外奇穴点穴
下篇 中医康复篇
第四章 针灸总论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第三节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 推拿总论
第一节 推拿疗法的特点及作用原理
第二节 推拿治疗原则及基本治法
第三节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
第四节 推拿体位与推拿介质
第五节 推拿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第六节 推拿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第七节 推拿功法
第六章 中医康复技木
项目一 疼痛患者的康复
项目二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
项目三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项目四 脏腑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项目五 亚健康状态患者的康复
附录 传统运动保健疗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