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现了冯桂芬的人生际遇——他前半生作为闲居高位的清廷官员,可以说是碌碌无为,知天命之际避战祸客居上海,因而开阔眼见,革新思想,写出了让他青史留名的《校邠庐抗议》;更道出了《校邠庐抗议》的开眼看世界,取其所长的眼光和主要思想。
郑雯,1985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哲学。发表《简论俞正燮的伦常观》等论文。
第1章 新桥巷的少年岁月
商人世家:冯氏家族
求学岁月
四赴会试
初探政务
第2章 辗转于京苏间的仕途岁月
供职翰林院
守制在籍:修志、均赋
协助镇压太平军
第3章 客居上海
迁居上海
力主借师助剿
对西方文化、制度的认识与反思
创办上海同文馆
第4章 苏州晚岁
推行减赋(上)——苏松太地区重赋的由来
推行减赋(下)——为减赋四方奔走
重振苏州教育事业
重修《苏州府志》
入祀乡贤寺
第5章 《校邠庐抗议》
《校邠庐抗议》的产生
《校邠庐抗议》的影响
第6章 为学与为人
兴趣广博
善于治生
第7章 冯桂芬思想浅析
经世派健将
冯桂芬对政治、外交改良的构想
冯桂芬对军事、经济改良的构想
冯桂芬的教育思想
冯桂芬思想特色与时代定位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在初次向清军官方表达“借兵助剿”建议失利后,潘曾玮转而与众人讨论“借兵助剿”之事。众人在听闻潘曾玮对借兵一事的构想后,对借兵表达了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找洋人借兵名声不好,潘曾玮认为借兵一事,在历史上早有先例,古人也曾找吐蕃、回纥、沙陀等借兵,古人尚且不担心名声不好,我们今天也没必要为此担忧。有人则提出找洋人借兵,可能后患无穷,潘曾玮就例举咸丰四年清政府联手租界洋人镇压小刀会起义一事,认为此番借兵也不存在什么后患一说。又有人认为如果找洋人借兵则可能所需费用颇高,潘曾玮认为,可以先与洋人议定出兵价格,洋人素来重视信用,不至于言而无信。众人提出了各种各样关于请求洋人出兵的疑义,都被潘曾玮否定了,可惜大家不认可请洋人出兵助剿一事。潘曾玮虽然力主其事,但终究感觉势单力薄。
此时潘曾玮想到了冯桂芬。一来,因为冯桂芬曾多年为数任江苏巡抚幕宾,与江南士绅建立了有良好的关系;二来,他对西洋制度、西洋之人有良好的了解,此番请他来协助自己,定能完成此事。冯桂芬并没有辜负潘曾玮的厚望,他在关键时刻临危不乱、思路清晰,指出关于借兵一事是否可行的关键点,力主与洋人沟通协商出兵,以解上海之围。与此同时,冯桂芬将向外国政府借兵一事告知好友吴云、顾文彬等人,大家都对此表示同意。江苏巡抚薛焕得知众乡绅皆同意向外国政府借兵,也表示对此事不发表反对意见。
于是,寄居上海的一众江浙乡绅曾玮、吴云、应宝时、顾文彬等四人与英国驻上海代理领事巴夏礼多次会面,磋商借兵助剿一事。经过多次会面商讨,巴夏礼答应借兵助剿,但条件是需要通过正式的官方交涉。关于这次乡绅出面与英国代理领事磋商的具体细节,被吴云记录在案。从这份记录中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清朝官兵已经无法抵挡太平军的进攻。倘若仿效旧时唐朝向回鹘借兵,契丹援助宋朝,虽然说后果叵测,但是面对无法抵御的太平军进攻,也只得选择借兵这一条路,先顶住太平军的进攻再做计较。巴夏礼虽然答应出兵帮助清政府围剿太平军,同样也心存担忧。一旦出兵帮助围剿,恐日后清政府借围剿一事寻衅英政府,所以他需要得到政府方面的书面首肯,才肯出兵助剿。
冯桂芬与众乡绅在得到巴夏礼方面的回复后,即商议如何向清政府请愿,大家合力写了一封《江浙绅士为借师助剿呈苏抚》信。在信中乡绅们对于现在江南形势作了详细的评估,认为一旦太平军数十万大军攻克杭州后,上海形势将更加岌岌可危。至那时上海贸易将被封锁至死,若战争旷日持久,困居上海的商民将更难支撑。再者,他们在信中指出,“借师助剿”是有历史依据的,也得到了英政府领事巴夏礼的支持。所以众人最后认为,对于“借师助剿”一事清政府应当迅速协商,制订计划,不应再有半分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