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斋说诗》一书,是著名诗人王国钦多年来“有感而发”的诗词评论集,共收入作者相关文章63篇及相关附录4篇。
作者将文章类分为9个部分:“说言志”“说经典”“说毛诗”“说名家”“说鉴赏”“说创新”“说入史”“说诗话”“说诗法”。其中,如《“诗言志”之言在“当下”》《中国诗圣的襟怀》《诗词:该如何对待毛泽东?》《平仄人生“高大上”,“毛氏唱和”尽奇观》《胡适和他的七首“白话词”》《试论“诗词入史”及与新诗的和谐发展》《通许一醉》《让当代诗词更具艺术尊严》及“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等文章,已先后在不同的读者群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向诗词创作的坚守者和开拓者致敬
——《知时斋说诗》序
何 弘
古人云: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王者,必得国人钦服始可为之。是谓王国钦。前面的话,虽系调侃,说的其实是正理。当今诗词界,差不多就是一方自足的天下,众生芸芸,百业兴旺。
在河南诗词界,国钦是名人、大家,有目共睹。而就度词新词来说,国钦是当然的“王者”,而且是“开国之王”。
我因受家庭影响,从小对旧体诗词就多一分喜爱。大学期间所选课程,诗词方面也多一些。比如宋词课,就是叶嘉莹先生亲自上的。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当代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与旧体诗词的缘分基本只剩一些亲朋间的应酬唱和。
这些年来,旧体诗词创作在民间却是日益红火,作者队伍也不是很多人主观臆测的以老干部为主,而是遍及老、中、青各年龄段各种职业各个阶层。诗词创作的这种状况,倒逼文艺主管部门(当然也包括我所在的文学评论界)必须对当下的诗词创作予以更多的关注。其中,国钦就是向我提意见最多的一个。他反复提出:当代文学评论不应该忽视诗词创作,当代文学史中关于诗词创作应该有相应的篇幅。我承认他讲得很有道理,我本人也对诗词创作情有独钟。只是旧体诗词创作相对而言作品分散,对评论者自身旧体诗词修养的要求较高,使我不敢轻易置喙。但无论如何,我对河南诗词界的活动开始逐渐参加得多了起来,对河南的诗词创作也有了更多的了解。2012年当《河南当代诗词选》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之际,我曾愉快地应邀为之作序。
实际上不止我本人,其实文学界、文艺主管部门以至全社会,对旧体诗词创作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增强,比如鲁迅文学奖已经把诗词作品纳入了评奖范围。多年以前,河南省的文艺成果奖就把诗词纳入了评奖范围——印象中,国钦是唯一以旧体诗词创作得奖的诗人。
在河南诗词界,国钦是一位优秀的创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热心的组织者,还是一位慧眼独具的鉴赏者和评论者。更与众不同的,他还是度词新词的开创者。
作为创作者,国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国钦的创作,其实是从新诗开始的。“文革”结束之后,高校恢复招生,国钦于1979年考入了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有个文学社团“羽帆诗社”,至今仍在坚持活动,从中走出了很多有名的诗人。国钦正是“羽帆诗社”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任社长。新诗写作的训练,使国钦在转入诗词创作后,能够用新诗的意象把现代生活作为诗词表达的重要内容,而不只是把精力放在字、词、句的锤炼和平仄的推敲上,避免使诗词创作变成缺乏现实意义的文字游戏。同时,国钦的诗词创作又合乎诗律词律,讲平仄、守法度,更注意意境的营造。如此一来,读国钦的诗词就会发现,其作品包罗了当代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现代精神,同时又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作为组织者,国钦是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和中华诗词学会的常务理事,河南诗词学会的副会长。他还曾经长期担任河南诗词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组织了大量全国性的诗词征文、评奖等活动,并主持编选了多种诗词选本。近些年来,我和国钦一起参加了很多诗词大赛的评审工作。国钦每次评选都非常认真,评出的作品都能得到社会和业内的认可。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对国钦在河南诗词界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到一地,总会有大量诗词爱好者对国钦赞不绝口。应该说,国钦和他的同道者对诗词活动不遗余力的组织,对推动河南的诗词创作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诗词鉴赏和评论者,国钦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更有着创作的切身体会,因此对作品的分析评论能够准确到位——这也是不懂创作的评论者所不及的。在诗词的鉴赏、评论方面,我曾读到过国钦的不少文章,确有见地。他这方面的文章曾结集出版,有着很好的反响。他即将出版的《知时斋说诗》一书,就涵盖了当下诗词创作理论、经典诗词作品和名家诗词赏析、诗词作法、诗词创新问题及当代诗词创作入史问题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律、提高创作和鉴赏水平、理解当下诗词创作的状况,都相当有益。因而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也是对河南诗词界诗词评论著作出版空白的一次填补。
作为诗词界大胆的创新者,国钦在近30年前就提出了度词新词的概念,不仅得到了许多创作者的响应,而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由于语言自身的演变,现代汉语在音韵方面与古代汉语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具体到诗词创作实践,关于用韵、平仄等问题,究竟该遵从古代的读音还是该依照当下的读音,诗词界争论不小。国钦在本书的“说诗法”部分给出了他的答案,其中不乏一些灼见。他认为:既要尊重中华诗词传统,不反对根据旧有格律进行创作,又须结合当下实际与时俱进。度词新词理念的提出,恰恰就是他对于适应新韵、旧韵“双轨并行”现实的一种创新实践。尽管这种理念目前还有一些人并不赞同,但作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它对拓展诗词创作的道路、寻找诗词创作新的可能,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期待他更多脍炙人口的创新作品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
在《知时斋说诗》即将付梓的时候,国钦嘱我为该书写几句话。我虽力有不逮,却义不容辞。因此,真诚地写下以上对国钦及其诗词创作和评论的一些看法。重要的不是一定要说些什么,而是要表达一份敬意。我认为,正是因为有国钦和他许多同道持续坚持的诗词创作实践,持续坚守着中国诗歌的优秀形式,中国伟大的诗歌传统才能一直绵延不绝。
借此机会,我要向国钦和他的同道致敬!向中国伟大的诗词传统致敬!
2016年7月22日于郑州
何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王国钦,笔名溱洧、好雨,网名溱洧泱泱、好雨当春,号知时斋主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创新研究会执行会长,《天下诗林》主编,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著有《知时斋丛稿·守望者说》《知时斋丛稿·歌吟之旅》《知时斋说诗》《知时斋诗赋》等。
说言志
“诗言志”之言在“当下”
诗词:诉说不尽的“红色情结”
“不学《诗》,无以言”
——漫谈“以诗反腐”及提高个人诗词素养之途径
中华诗词是汉唐民族语言文学的艺术英华
——中华诗词纵横谈系列之一
中华诗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华诗词纵横谈系列之二
走向新世纪的中华青年诗词
——中华诗词纵横谈系列之三
说经典
《离骚》导读
千古一唱:《胡笳十八拍》的双重艺术主题
中国诗圣的襟怀
——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起
感受重阳
——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说毛诗
诗词:该如何对待毛泽东?
平仄人生“高大上”,“毛氏唱和”尽奇观
——从策划编辑《毛泽东诗词唱和》说起
人间至爱,荡气回肠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欣赏
可叹的幼稚,可贵的真诚
——重读毛泽东写于1958年的《七绝·刘蕡》
《毛泽东诗词》副编八首作品介绍
说名家
胡适和他的七首“白话词”
透过时光隧道,复活历史瞬间
——读《行中吟·马凯诗词选》
一支公仆生花笔,多少诗人未了情
——陈奎元《蓝天白雪集》读后
珠联璧合传佳话,樵韵龙吟柳影双
——序蔡厚示、刘庆云教授合著《双柳居诗词》
令人惊讶不已的《丑牛集》
——读郑欣淼作品《丑牛集》
爱国情怀军旅意,正声雅韵最悠扬
——略论李文朝将军诗词风格
说鉴赏
倾听地震中诗歌的声音
——感读《让我们不要遗忘》及其他地震诗文
行走在官员和诗人之间
——热荐尹宏隽诗词和他的《寸心集》
今古满江“第一红”
——序路尚挺先生专题唱和集《满江红》
序《诗路花雨》
序《鹿岗花雨》
序《悟金集》
序宗礼兄《曹雨诗文选》
序《半空斋吟草》
旧体新声解意多
——赏读陈廷佑先生绝句《看爹娘遗像》
追梦,我们共同的人生目标
——序孔祥敬先生最新诗集《追梦》
我想和朋友一起行走
——序张僧诗集《十月的行走》
《河南当代诗词选》导读
说创新
度词:为“自度曲”正名的最佳选择
——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之一
度词:当代诗词创新中的技术革命
——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之二
新词:一步到位的当代诗词新品牌
——度词新词问题答疑系列之三
衣宽终不悔,精彩理新妆
——序宋斌先生《衣宽堂诗联书印》
诗词创新:自编“教材”第一人
——序刘鸿岐先生《学习诗词快捷门》
关于新词是否“去格律化”问题给齐遂林先生的复函
说入史
试论“诗词入史”及与新诗的和谐发展
——兼与钱理群、王富仁、王泽龙、陈国恩等教授商榷(修订稿)
大名穿越来千古,广厦当归老杜魂
——“诗圣杯”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大赛筹备、征稿、评选工作报告
说诗话
让当代诗词更具艺术尊严
“推敲”元旦
戊子桃花诗话
春风又绿大河南
——特别关注:“大河之南”论坛倡导“大河诗风”
通许一醉
以诗歌的名义记住今天
《河南诗人》周岁华诞纪念
胸怀·胆识·眼光
诗人和诗
优秀男人在手中
说诗法
“诗词”与“书画”
——说写诗
“三大要素”与“一诗两制”
——说平仄之一
“平上去入”与“阴阳上去”
——说平仄之二
“声韵”与“押韵”
——说声韵之一
“新华诗韵”已呼之欲出
——说声韵之二
“入韵”“不入韵”的四种句式
——说律绝之一
从律到绝的四种“截取”句式
——说律绝之二
“变通”“拗救”及“避忌”
——说律绝之三
常见的“语法”与“修辞”
——说对仗之一
特殊的“形式”与“避忌”
——说对仗之二
“古绝”“古风”与“歌行”
——说古诗
“词牌”“词谱”与“填词”
——说诗余
附 录
雅颂重辉千古事,风骚更上一层楼(王国钦)
——“新纪元中华诗词艺术书库”总序
“知时斋丛稿”自序(王国钦)
《羽帆诗选》序(王国钦)
羽帆诗社的擎旗者,度词新词的开创人(姜红伟)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参与者、羽帆诗社第一任社长王国钦访谈录
后 记
“不学《诗》,无以言”
——漫谈“以诗反腐”及提高个人诗词素养之途径
为广泛传播优秀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国政府近年来已在世界各地建设了一百多座“孔子学院”。正是孔子这位古代中国的圣人,早在《论语》中就意味深长地说:“不学《诗》,无以言。”此前的《尚书·尧典》曾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后的《毛诗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在这里,《尚书》和《毛诗序》所称之“诗”泛指“诗歌”,孔圣人所说之“诗”特指《诗经》。他既是对《诗经》的实用价值进行了高度概括,也是对春秋时期四百年赋诗言志风尚的一种总结。在春秋时期的外交活动中,外交官们利用《诗经》所产生的特殊作用,也许是今人所不能理解的。首先,能够及时有效地参与、推动外交活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现场说服力;其次,以《诗经》为外交语言,能充分表现个人乃至国家的文化修养,可以含蓄地展示国家的软实力,包括君臣、君主之间的关系。当时的上层社会,往往开口“诗曰”闭口“诗云”,在含蓄、文雅的谈吐中显示着说话人的文化品位。这种赋诗言志的风尚,对我国后来的整个文化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仅《左传》就记录引用《诗经》二百多条,《孟子》《荀子》也常以《诗经》中的章句作为论据。所以孔子又说: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词是历代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思无邪”,对孔子来说是他对《诗经》在文艺理论意义上的基本评价。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忿而不戾,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但我更为认同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论语别裁》)那么,在我国历代数不胜数的优秀诗词作品中,历代诗人们是如何教人“不走邪路走正路”的呢?
包拯在我国的老百姓心中是一位真正的“青天”。在他60寿辰期间,他曾专门嘱咐儿子包贵一概不准收受任何寿礼。但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带头送礼的却是仁宗皇上。如此则让包贵颇感无奈:上为当朝皇上,下为自己父亲,接收拒收两难,便请代皇上送礼的公公写几句话,以劝说包拯收下这份特殊的礼物。公公觉得有理,提笔写下一首七言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徵。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包贵拿着这首诗和皇上的礼物送给父亲,包拯则在这首诗后续写了一首七言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不可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随即派人将皇礼退了回去。包公这种崇高的节操和无私的品格,让仁宗皇帝也是感慨不已。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廉吏清官,他在《石灰吟》中这样写道:“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既咏石灰却又不拘于石灰,以石灰在生产过程中的千锤百炼、烈火焚烧、粉身碎骨,比喻人们在坎坷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文字虽然浅白,但是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他还在另一首《入京》诗中写道:“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洁形象与境界,便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于谦那清廉耿直的浩然正气!
郑板桥也是一位清明耿直的著名廉吏。他的五绝《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简称《画竹》)历来家喻户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他的《燕京杂诗》也同样脍炙人口:“不烧铅汞不逃禅,不爱乌纱不爱钱。但愿清秋长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从其不参道、不学佛、不爱功名、不喜利禄的说明中,不是已经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高超的见识、旷达的胸怀?唯有严于律己,方可成为清官;唯有真正清官,才能如此爱民!唯有爱民如此,才见个人情怀!
陈毅将军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在作品《手莫伸》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将军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思考、警诫,希望能够成为某些贪腐干部常思常想的良药与警钟。
多少年来,包括以上这些优秀作品在内的诗词,不知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公正清廉而奋斗终生。在当下,我们倡导“以诗反腐”,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渠道。当然,“以诗反腐”只是反腐倡廉的一个间接手段,能够增加一些官员的精神自律意识——但意识决定行动,如果在诗坛上多一位诗人,那么在仕途上也许将少一个贪官!当我们的官员们都懂得用自律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动之时,也必将使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层面,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