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学丛书:还看红棉》遴选作者创作的散文随笔一百二十余篇,分为四辑,第1辑和第2辑是较长篇的散文和随笔,第三辑以生活感悟为类,第四辑包括旅游见闻、影视戏剧的观后感和读书心得等。以“还看红棉”作书名,是要以此纪念作者在澳门小城成长的单纯的日子,那是孕育作者其后生命的重要基因,要“还看”,才看出其中意义的深沉。岁月曾在作者心灵刻下的印迹,由文字来承载。
吴淑钿,出生及长大于澳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 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著作之外, 散文集有《书窗内外》及《常夜灯》两种。
第一辑
常夜灯·003
?附:由“本来无一物”到《常夜灯》亮起·008
城心·014
青丝物语·020
花甲者谁·025
道袍与裙褂
?——悼亡母·030
还看红棉·033
感觉山西·036
手指湖畔看日落·041
我站在秦代的石堤上·045
便着白衣惹红尘·049
浮尘·053
吴哥去来·058
至味·063
蓝天白蝶一长夏·068
人鞋之间·071
五十的半数·075
大学生之路·079
衔蝉居·082
琉璃寸方·087
第二辑
心上雨·093
我不是香港人·097
咖啡层次·101
赶上一个暮春·104
斗室逍遥·107
西安掠影·111
面包岁月·114
一份功课·118
送行·121
及格病人·124
里斯本行脚·127
梦寄杏坛·130
学气功记·133
五号仓·136
窗的启悟·139
有河则灵·141
姑婆·143
第三辑
白千层·149
扶桑花·151
杂花生树·153
黄金雨·155
蜻蜓·157
粥之情结·159
一盆果冻在途上·161
由饭说起·163
小笼包与饺子·165
行当·167
七分钟南音的功德·169
西西的熊偶·171
风味禅·173
日行一事·175
好好学习好好玩·177
一间屋·179
由声音切入·181
大学生的记忆体·183
小小猫魂在·185
圣洁的归宿·187
时间的门槛·189
独自成千古·191
会议杂题·193
拾起两毛钱·195
奢侈的草地·197
生命的学问·199
二璋·201
薯命·203
粉状人生·205
台风过后·207
云吞面·209
猫儿一路好走·211
独臂神尼·213
我很好·215
免俗的勇气·217
名累·219
请引起我的兴趣·221
下午茶与黑森林·223
出版有梦·225
门外说茶·227
闲话蛋糕·229
禅关万象与禅关幻象·231
千里共婵娟·233
祝好·235
一吃解千愁·237
万寿果·239
梨子·241
牛角梳·243
荒岛读《史记》·245
有缘是师生·247
人生欠缺·249
第四辑
挪威三多·253
姆明以外·255
走到土尔库·257
花展点滴·259
岁月如流·261
又见巴黎·263
鲜甜清水鱼·265
迷雾·金沙·飞剑·267
搭火车·269
火车站·271
古梦沉埋·273
鹅城散记·275
招提脚步·277
明信片·279
欧游二记·281
还他血肉·283
《屈原列传》的篇首·285
《屈原列传》的篇末·287
宋代卖废纸的诗人·289
后山先生的白发·291
伤春·293
芙蓉·295
辛夷生成是木兰·297
孟郊与负能量·299
两难·301
得失与公私·303
莺莺跳墙·305
《拷红》的经典意义·307
投庵·309
良会无多价·311
印度风味·313
裂缝与光线·315
《东京物语》的扇·317
望窗的身影·319
给坂东的掌声·321
看不见的东西被听见·323
成长的启示·325
两个镜头三代人·327
放过自己·329
生命的囚室·331
灯钗恨·333
后记·335
《澳门文学丛书:还看红棉》:
常夜灯
樱花吹雪过后,我在人群散尽之时,来到京都。
春之盛宴的帷幔刚卸到最后一层裙褶。游散于几处旧时走过的景点,在一片看不见的雨丝中,视线无端落在清水寺前一座小小的常夜灯上。实则那只是个几尺高的灰石灯座,处处寺庙的外围都站着好几个。然而这一刻,在新髹漆得近乎庸俗的清水寺旁,陡然石塔上“常夜灯”三字无端印入旅人的脑海。古都京洛间深海般的宁静,让我在打后的几天,常常无法自已地细味这淡淡的古雅;它沉淀在鸭川的浅濑中,游弋在平等院的飞天间,飘荡在美秀博物馆的空灵堂屋上。
然后,冥漠渺远的深深处,一盏清澈的常夜灯幽幽亮起,它像按掣不久的节能灯泡,在羲和敲日的玻璃声中,越发通明地照见一条来时路。
意识中的常夜灯,绝对是属于生命的东西。反正你绝不会因此想起现实中香港在东方之珠与环保公敌问的世界矛盾。生命中,能有一盏伴过终宵的明灯,人在黑暗中便有了方向,减少惶惑与迷失。常夜灯与晓星共沉,日暾中扶桑悠悠苏醒,潇洒再做一回春秋大梦。这叫美满。
那么,于我,“常夜灯”三字之所以扰攘深沉,从潜意识的心理角度看,是源自因欠缺而深植的巨大遗憾了。是的,比起今天万事有倚傍,一切早被计划好的新生辈,在小城,我们那一代,从来都欠缺一盏常夜灯。
小城本来便黑得可以,因为电费太贵,家中永远是夜来一盏五火孤灯吊在屋里。有一年,客厅忽然换上一支白光管,一众小孩兴奋非常,好几个晚上都喜滋滋地挤到厅中长桌上温习。事实上,我们每天的功课都早早便做好了,家长们从来不必督促我们用功读书。传统思想教育好像与生俱来便根深蒂固:上学就是读书,读书就要做功课。那时床底下有两个大纸箱,一个放玩具,一个放书本。两者都是代代相传,弟妹玩着我们小时玩过的玩具,就和穿着我们小时穿过的衣服一般理所当然。每逢开学,从纸箱中翻出各人那年要用的课本,用旧年的挂墙风景月历纸包装一下,再备齐简单文具,不外是每人铅笔毛笔各两支、间尺一把擦胶一片之类,加上几个练习本,如此便可念个一年半载。一天往返学校四次,享受各自的启蒙日月天。薄薄的教科书里只有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当然不知道,那是家中店里酿酒师傅每天蒸拨的米糟,它们自会慢慢发酵,成为日后生命的另一种基因。
离开河原町一带的闹市,京都夜里街头的黑,与小城一样。走在京都的黑夜里,我寂然感受遗忘已久的古淡气味。那时家里门前的马路上,中间站着几台简陋的街灯。T形灯柱的两边各瞪着一朵昏昏的白光,偶尔一辆笨重的黑色计程车驶过,就像黑白间谍电影里杀机重重的一组镜头;它从黑暗中冒出,在灯影下缓缓驶过,又没入漆黑。风雨来临前夕,近邻的租户会放一只水盆在灯柱下,不多时便跑出去检视战利品;一只只棕黑色像蟑螂的小甲虫,我们叫它水甲由或龙虱的,在盆内浮游挣扎。恶毒的租户无所不吃,这是他们当晚的夜宵。我们一班小孩只爱隔壁棺木店的工头汉叔。汉叔是个敦厚的中年单身汉,个子瘦削,喜欢小孩,闲时常与我们谈笑耍乐,任由我们在店里竖着的层层棺板和棺架间钻来钻去捉迷藏,把小木片都留给我们做自家的玩具,又教我们做各种小木工。他挥斧舞凿专心斫削一块块的棺板时,我们便在旁细细地看。棺木的气味一点不陌生,我们自然也知道那是亡者最后的归宿。买家都是几个一起来的,静静地挑好货物,又默默地离去之后,汉叔便会把客人选好的棺架抬出来,横搁店中,镶好底板,作最后的打磨和上漆,再嵌入钻钉,放进圆卷卫生纸般的几个木糠枕头。之后,把亡者的名字写在棺前头板上。只有在这些时节,我们才不再乱闯。“出货”的前夕,隔壁店内一盏昏黄孤灯伴着一副行将载着某缕亡魂出发的四散着浓浊呛鼻漆味的就绪棺木,是我们最早的生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