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研究——一种基于民族伦理控制的扩展分析
定 价:58 元
- 作者:杨志明
- 出版时间:2016/1/1
- ISBN:9787516184509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63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从当代社会背景、边疆社会稳定和社会控制的现状及问题出发,在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的指导下,围绕民族伦理控制这一中心线索,展开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体系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进而对边疆社会现代非正式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理论探索。
杨志明,男,白族,1963年生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召集人、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完成)和三等奖2项(独立完成)。
导言
第一章 开展研究的社会背景和问题意识
第一节 当代社会稳定、社会控制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 国内社会稳定、社会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一 国内社会稳定的现状和问题
二 国内社会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状和问题
一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状
二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一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控制的现状
二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控制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社会稳定”“社会控制”概念分析
第一节 社会稳定的概念和特征
一 社会稳定概念的界定
二 社会稳定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概念和机制
一 社会控制概念的界定
二 社会控制机制
第三章 边疆社会的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
第一节 边疆社会正式控制的历史沿革
一 边疆社会正式控制的内涵
二 古代国家对边疆社会的正式控制
三 近代国家对边疆社会的正式控制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边疆社会的正式控制
第二节 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的主要因素
一 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的内涵和形式
二 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因素的本质
三 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因素的秩序构建功能
第三节 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与正式控制的关系
一 边疆社会正式控制的功能分析
二 边疆社会非正式控制的功能分析
三 边疆社会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的互补
第四章 民族伦理控制与边疆社会控制
第一节 民族伦理控制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 民族伦理控制的概念
二 民族伦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民族伦理控制的主要途径和特征
一 民族伦理控制的主要途径
二 民族伦理控制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民族伦理控制在边疆社会控制体系中的地位
一 民族伦理控制是边疆民族社会正式控制的必要补充
二 民族伦理控制是边疆民族社会非正式控制体系的基础
第五章 民族习,匿法与边疆社会的伦理控制
第一节 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一 民族习惯法的概念
二 民族习惯法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民族习惯法与社会控制
一 民族习惯法的社会控制作用
二 民族习惯法的社会控制范围
第三节 民族习惯法中的伦理因素
一 生命伦理因素
二 生态伦理因素
三 婚姻、家庭伦理因素
四 公共伦理因素
第四节 民族习惯法的伦理控制机制
一 民族习惯法实现伦理控制的载体
二 民族习惯法实现伦理控制的方式
第六章 民族宗教与边疆社会的伦理控制
第一节 民族宗教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一 民族宗教的概念
二 民族宗教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民族宗教与社会控制
一 民族宗教的社会控制作用
二 民族宗教的社会控制范围
第三节 民族宗教中的伦理因素
一 生命伦理因素
二 生态伦理因素
三 社会伦理因素
第四节 民族宗教的伦理控制机制
一 民族宗教实现伦理控制的载体
二 民族宗教实现伦理控制的方式
第七章 民族教育与边疆社会的伦理控制
第一节 民族教育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一 民族教育的概念
二 民族教育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民族教育与社会控制
一 民族教育的社会控制作用
二 民族教育的社会控制范围
第三节 民族教育中的伦理因素及其控制机制
一 生态伦理因素
二 生命伦理因素
三 礼制伦理因素
四 交际伦理因素
五 族际伦理因素
六 政治伦理因素
第八章 边疆社会现代非正式控制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边疆社会现代非正式控制体系的依据
第二节 民族习惯法与现代边疆社会控制
第三节 民族宗教与现代边疆社会控制
第四节 民族教育与现代边疆社会控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