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属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性质的通识课程教材。基于当前职业教育所呈现的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我们立足地域实际、校情、学情,以培育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保持人文性与基础性、突出实用性与工具性为基本要求,满足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文化素养的诉求,编写了这本《大学语文》教材。
作为校本教材,《大学语文》在吸取和借鉴同类高职教材的优点外,还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编写理念上,我们强调选文的“有用、实用、够用”原则,重视经典篇目的同时力求新颖。在体例上,《大学语文》采用了文体分类方法,将戏剧与影视融合为一个单元,新辟“职场文选”单元。而课文则依次按照“文学作品-课文导读-思考与练习-拓展阅读”的形式进行编写。其中“拓展阅读”部分采用了二维码技术,将篇幅长、容量大的文章通过二维码实现了网络链接,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厚度”,创新了学习形式。在内容上,《大学语文》不回避经典作品、通俗作品、“网红”作家或作者,如古典小说《红楼梦》、歌词《追梦人》《千里之外》以及莫言、任正非、乔布斯等作家或作者。教材中还有一些体现地域文化色彩的文章,如王阳明在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所作的《教条示龙场诸生》等。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了“国学”和“网络文学”等现实感强烈的话题,并在附录设专题讨论,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引导。
本教材属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性质的通识课程教材。基于当前职业教育所呈现的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我们立足地域实际、校情、学情,以培育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保持人文性与基础性、突出实用性与工具性为基本要求,满足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文化素养的诉求,编写了这本《大学语文》教材。
作为校本教材,本书在吸取和借鉴同类高职教材的优点外,还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编写理念上,我们强调选文的“有用、实用、够用”原则,重视经典篇目的同时力求新颖。在体例上,本教材采用了文体分类方法,将戏剧与影视融合为一个单元,新辟“职场文选”单元。而课文则依次按照“文学作品一课文导读一思考与练习一拓展阅读”的形式进行编写。其中“拓展阅读”部分采用了二维码技术,将篇幅长、容量大的文章通过二维码实现了网络链接,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厚度”,创新了学习形式。在内容上,本教材不回避经典作品、通俗作品、“网红”作家或作者,如古典小说《红楼梦》、歌词《追梦人》《千里之外》以及莫言、任正非、乔布斯等作家或作者。教材中还有一些体现地域文化色彩的文章,如王阳明在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所作的《教条示龙场诸生》等。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了“国学”和“网络文学”等现实感强烈的话题,并在附录设专题讨论,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引导。
本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和一个附录。根据编写老师们各自的专业特长和倾向,我们的编写分工如下:诗歌部分由郭春媛、姜健两位老师负责,散文部分由董玲、邹芳两位老师负责,小说部分由王晓珊、唐溢两位老师负责,戏剧与影视文学部分由黄朵、张馨予两位老师负责,职场文选部分由李国荣老师负责,附录部分由董普松老师负责。在具体编写中,我们参考了一些同类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此作出说明,并对这些教材的作者表示感谢。
在编写中,我们竭力避免“繁难偏旧”,力求新颖实用,目标是编写一本高质量、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但因时间紧迫,教材中仍有许多可以完善和提升的地方未付诸实施,如按专业类别增设实用的科技文,增设常用应用文写作内容,等等。因编写者能力所限,教材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望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第一单元 诗歌
黍离
九歌·湘夫人
咏怀诗(其一)
黄鹤楼
古风(其十九)
秋兴八首(其一)
无题四首(其一)
兰陵王·柳
贺新郎
金缕曲·赠梁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烙印
断章
相信未来
当你老了
榕树
歌词二首
第二单元 散文
《论语》六则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上善若水章
郑伯克段于鄢
冯谖客孟尝君
大同
言忠信,行笃敬
廉耻
教条示龙场诸生
容忍与自由
怀念李叔同先生
秦腔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爱情不风流
书友
热爱生命
第三单元 小说
红楼梦(节选)
示众
菉竹山房
陈小手
活着(节选)
麦琪的礼物
老人与海(节选)
第四单元 戏剧与影视文学
西厢记·长亭送别
倩女离魂(节选)
牡丹亭·游园
……
第五单元 职场文选
附录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进门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抑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最不易忘却的,是有一次上弹琴课的时候。我们是师范生,每人都要学弹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风琴及两架钢琴。风琴每室两架,给学生练习用;钢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架放在弹琴教室里。上弹琴课时,十数人为一组,环立在琴旁,看李先生范奏。有一次正在范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很臭。钢琴及李先生十数同学全部沉浸在亚莫尼亚气体中。同学大都掩鼻或发出讨厌的声音。李先生眉头一皱,管自弹琴(我想他一定屏息着)。弹到后来,亚莫尼亚气散光了,他的眉头方才舒展。教完以后,下课铃响了。李先生立起来一鞠躬,表示散课。散课以后,同学还未出门,李先生又郑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去,还有一句话。”大家又肃立了。李先生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接着又一鞠躬,表示叫我们出去。同学都忍着笑,一出门来,大家快跑,跑到远处去大笑一顿。
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更严肃。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原故。
李叔同先生为甚么能有这种权威呢?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他父亲生他时,年已七十二岁。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他是一个翩翩公子。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而交游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所以后来他母亲死了,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日:“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对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他出家时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拾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